城市交通现状调研与交通信号灯优化设计.doc
《城市交通现状调研与交通信号灯优化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交通现状调研与交通信号灯优化设计.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市交通现状调研与交通信号灯优化设计摘要交通系统是一个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建立数学模型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无法用现有的数学方法加以描述。而模糊控制是一种无需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它能模仿有经验的交警指挥交通时的思路,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本文设计了基于PLC的交通信号的模糊控制系统。 根据交通流量来决定信号灯配时的模糊控制系统,用PLC实现单个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模糊控制的方法,以单个十字路口4相位交通灯为例,把PLC作为一个模糊控制器。能根据不同的交通流量进行模糊控制决策,优化信号灯的配时,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交通流量不均衡、不稳定带来的问题。通过对交通流的调节、诱导以达到改善人和
2、货物的安全运输,提高交通效率。关键词:交通信号,交叉口,模糊控制,PLCStatu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and design of traffic signal optimizationAbstract: Transport system is a Randomness, fuzzy and uncertainty of complex systems, the establishment of mathematical models very difficult and sometimes even is unable with the exis
3、ting mathematical method to describe. The fuzzy control is a kind of mathematical model do not have the control method, it can mimic an experienced traffic police directing traffic at the time of thinking, to achieve good control effec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PLC based on the fuzzy traffic si
4、gnal control system.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flow decided that the signal light timing the fuzzy control system, realizes the single crossroad street intersection street-traffic control lights fuzzy control method with PLC, take the single crossroad street intersection 4 phase traffic lights as an e
5、xample,the PLC as a fuzzy controller. Can ac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affic flow to carry on the fuzzy control decision-making, optimizes signal lights timing,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traffic imbalance and instability problems caused. Through to throughflow adjustment and induction,to a
6、chieve improves the person and the cargo safe transportation, raises th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Keywords: Traffic control signals, intersections, Fuzzy control, PLC目 录摘 要1目 录3第1章 前 言51.1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的背景及意义51.1.1研究背景51.1.2研究意义61.2城市交通现状71.3解决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发展智能化交通81.4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91.5交通信号灯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01.
7、5.1交通信号控制理论现状101.5.2发展趋势121.6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2第2章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理论和交叉口现状132.1 交通信号灯的产生132.2 信号灯的含义132.3 交通信号的控制方式152.4 信号灯设置的依据162.5 交通信号灯的安装与排列162.6 交通信号控制的主要术语和参数172.7 交叉口交通现状分析20第3章 模糊控制223.1控制理论223.1.1 控制理论的发展223.1.2 传统控制理论的基础与其缺陷233.1.3 模糊控制的提出243.2模糊控制的一般原则及与传统控制的关系253.2.1 人脑所固有的模糊思维253.2.2 模糊控制理论253.2.3
8、 模糊控制与传统控制的关系273.3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策略273.4交通信号模糊控制思想28第4章 基于PLC的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334.1可编程控制器334.1.1 PLC的产生与发展334.1.2 PLC的主要特点354.1.3 PLC与其它控制系统的比较354.2 PLC的编程设计374.2.1 确定I/O点数及PLC的选择374.2.2 I/0点地址分配384.2.3 控制流程图404.3硬件设计414.4软件的调试44结论与展望47结论47展望47致 谢49参考文献50附 录151附 录251第1章 前言1.1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机
9、动车日益普及,人们在赚取由机动车辆所带来的巨额利润以及充分享受汽车巨大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加剧和燃油损耗上升所带来的困扰。国内外城市中的交通阻塞主要发生在交叉口,交叉口是两条道路相互交叉而产生的作为方向转换的枢纽,是道路网中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交通阻塞和事故的多发地。世界上一些大城市如纽约、巴黎的市中心高峰时车速在16公里/小时左右,公共汽车速度则更低。在日本东京市内,早晚高峰时车速仅为9公里/小时,最低时只有4公里/小时,出现了乘车比步行还慢的情况,而机动车在市中心的旅行时间约1/3花在交叉口上。日本全国每年由于交通拥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兆3千亿
10、日元(合人民币9000多亿元)。作为经济和科技都很发达的美国,每年因为交通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也高达2370亿美元,而美国交通事故约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交叉口。我国国内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每年由于交通拥挤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600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2%。如果我们不及早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治理,则城市交通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正常的发挥1。显然,解决上述交通问题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修建更多的路桥以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然而,修建路桥的巨额资金和城市有限空间的严格限制,使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在现有道路条件下,提高交通控制和管理水平,合理使用现有交通设施,充分发挥其能力
11、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城市交通控制包括的内容很多,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诱导系统、汽车综合控制、自动化公路等,本文主要研究道路交通信号控制即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目前国内大部分的交叉口信号控制器来源于英国的SCOOT(Split Cycle and Offset Optimization Technique)系统、澳大利亚的SCAT(Sydney Coordinated Adaptive Traffic)系统和日本的京三系统,均采用定时控制和自适应控制。实践证明,这些系统不仅不适应于中国的混合道路交通情况,且无法适应于连续流与间断流的协调控制、公交优先控制,更无法适应于中国城市发
12、展智能交通系统的需要。所以有必要针对有中国交通特点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进行研究2。1.1.2研究意义交通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命脉,对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工业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城市交通问题是困扰城市发展、制约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人们对交通有效控制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我国已于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人”、“车”、“路”、“环
13、境”四方面的管理规则。它以法律的形式来维护基本的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据有关资料介绍,1978年至1995年全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是道路增长速度的80倍。城市道路增长的有限与车辆增加的无限这一对矛盾是导致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原因。为适应交通量猛增的趋势,缓解道路交通拥挤状况,国内许多城市采取延长道路、加宽路面、建高架桥等措施,收效虽明显但又是有限的。从供求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仅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要最大限度的提高现有路网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强对交通需求的管理,加强对城市道路网的智能管理与优化控制。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是通过对交通流的调节、警告和诱导以达
14、到改善人和货物的安全运输,提高运营效率。其目标在于改善交通流的质量,更好地利用现有运输能力,提高交通流的安全性、快速性和舒适性。交叉口是组成城市道路网的基本单元,对其进行研究是开展城市交通系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城市交通控制分为单交叉口控制和多交叉口协调控制(即按控制范围分为点控、线控和面控),并非后者比前者控制效果好,它们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单交叉口控制不但更适于那些孤立的交叉口,而且还担负着线控、面控控制方案的落实。我国城市建设资金短缺,而协调控制一般投资较大,这就限制了其使用。所以我国目前各个城市的绝大多数交叉口都在使用着单交叉口控制方式。如何赋予单路口控制方式一些新的策略,使之能对于大量
15、的交叉口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其通行能力及交通安全,对解决我国目前城市交通问题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也可为协调控制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3。1.2城市交通现状据一项对美国主要城市交通状况的调查结果,在1982年至2000年间,美国城市在上下班高峰期间的交通堵塞状况不断加剧,由交通堵塞造成的时间和汽油浪费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亿美元。一位在美国市区驾车上班者在2000年全年平均在路上遇到塞车的时间长达62小时。根据欧美的经验,交通拥挤造成负面影响中,交通事故、汽油过量和时间成本约各占三成。以广州为例来讲,现在市区平均车速只有每小时12公里,而建设内环路目的是使车速增加到22.5公
16、里。用这个目标速度代入欧美标准计算,广州人为交通堵塞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总值:每年耗费1.5亿小时,减少生产总值117亿元。相当于该市整个生产总值的7%!117亿的庞大数字提醒我们,如果我国的交通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那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将更加巨大4。我国大城市道路建设先天不足。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大城市,道路面积率高达35%-40%,而北京只有20%。缓解交通拥堵,加快道路建设是当务之急。据悉,到2010年,北京将投资500亿元用于城市道路建设,到2005年,北京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就达到600公里。但一味发展城市道路,也会刺激私家车超常规发展,两者发展速度的失衡,最终还是逃不出“拥堵
17、修路再拥堵”的怪圈。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有很多。中国各大城市的交通系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与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相比,三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都比国外大城市小,尤其是高峰时段的公共交通分担率更小。由于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普遍不发达,因此总体的城市交通效率不高。北京、上海和广州交通拥挤都很严重,但引起拥挤的原因不完全一样。北京和广州的机动车保有量过多,道路负荷大,是引起拥挤的根本原因;而上海的拥挤是因为交通量时空分布不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严重等其他原因造成的。从我国目前各大城市的交通结构看,普遍存在常规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不足,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18、发展滞后、自行车交通分担率过高、小汽车发展势头强劲的不协调现象。因此,要准确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各自的使用条件和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点,使其合理分工,才能发挥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1.3解决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发展智能化交通城市交通矛盾的日益突出,已开始影响城市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家提出了许多建议,如限制私人购车,增加道路宽度,建立交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等等。这些措施和办法虽然短期内也能缓解交通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城市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这些办法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外,还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特别是像北京这样的著名历史文化古城,一味地扩展路面,不仅使古建筑和古迹遭到破坏,也破坏了城
19、市独有特征。那么解决城市拥堵的最科学又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哪里呢?最行之有效的良方或许就是大力发展智能化交通。智能化交通系统(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从而实现运输方式和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在国外已经有了4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交通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发达的交通网络基上,应用卫星定位系统,对所辖区域的交通流量实施有效控制,使有限的交通络功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极大发挥城市的载体功能。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欧、美发展智能化交通明显加快。主张采用智能交通系统的人士说,这种技术大大提高交
20、通效率而节省大量的燃料和时间;除此之外,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减少交通事故,减少因事故造成的部分经济损失。在与世界发达国家机动车人均拥有量差距还很大的情况下,我国一些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排在世界前列,一些特大城市的交通污染在世界上已名列前茅,1998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7.8万人,占全世界交通死亡人数的1/6,死亡率世界第一。美国有两亿辆机动车,1998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足4万人。为了解这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要增加交通设施的投入,加速交通供给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合理科学地使用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要达这个目的,采用ITS是根本的措施之一。换言之,在中国推行智能交通系统,势在必行
21、 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研讨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上透露。我国将投资20亿元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济南、青岛、杭州、中山10个城市进行交通智能化改造,到2006年,这10个城市将全部实现交通的智能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迅捷、高效的交通系统己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为实现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应的交通运输体系,我国政府已将智能交通系统列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5。成都市交管局有关人士介绍,不久成都街头将出现长“眼睛”的感应红绿灯,该系统通过道路上的监控电视镜头、微波检测器和埋在地底下的线圈检测器采集记录分析交通流量、车速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
22、发出或调整控制信号,实现信号的优化配时,减少绿灯空放。由于土地面积有限,不可能完全依赖交通基础设施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迫切需要利用高新技术,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潜力。发展智能交通,就是提供一个快速、安全、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要。此外,发展智能交通对交通安全、节省能源、城市环保等方面还有无穷妙用。1.4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目前国内外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不论从何种角度出发,有一点是共同的:智能交通系统是用各种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提高交通效率,增加交通安全性和改善环境的技术经济系统。日本、欧洲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23、对当地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见表1-1:美国、欧洲、日本同我国在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方面的对比表)。从各国的发展来看,智能交通系统实质上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它能使交通基础设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使社会能够高效地使用交通设施和能源,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它不但有可能解决交通的拥堵,而且对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的处理与救援、客货运输管理、道路收费系统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6。表1-1美国、欧洲、日本同我国在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方面的对比表1.5交通信号灯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5.1交通信号控制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交通 现状 调研 交通 信号灯 优化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