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docx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与法治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授课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计划学时:42学分:31,课程性质、地位、作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使大学生努力成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与法治是
2、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从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配合专业教育,着重解决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和较完善的职业纪律素质,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O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课程,是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先导课程。本课程主
3、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2)课程任务通过学习此门课程,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此门课程是以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为主线,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修养,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为新时代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2.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结合
4、我校高职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培养学生的中国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2)素质目标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身体、心理、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1)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初步掌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定理想信
5、念;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2)具有职业精神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夯实专业基础,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强化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和职业,都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
6、现自身发展的信念;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3)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树立宪法法律至上,形成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4)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行,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努力成为弘扬社
7、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热心公益事业,弘扬集体主义精神;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有序参与公共事务;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融、知行合一。5)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问题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3)知识目标明确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习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理论,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确立和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将职业理想、责任与对祖国的
8、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2)学习和弘扬中国精神,明确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掌握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3)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及道义力量,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4)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了解并遵守公民的道德准则,做一名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青年学生。5)学习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明确培养法治思维的方
9、法,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和意识。(4)能力目标D能够清晰了解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尽快适应人生新阶段,提高独立生活能力。2)能够深刻认识和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初步培养大学学习生涯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3)能够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著提高学习、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4)能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明确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提高分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5)能够科学把握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内容,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成为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主力军。6)能够自觉弘扬
10、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能够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觉的意识,提升道德素养,初步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8)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提高依法处理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3.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是注重以思想理论为引领。充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青年人生成长、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之为教学展开的根本遵循,彰显本课程教学的思想和价值引领性。二是注重以鲜活实践为素材。本课程思想性强,实践性亦强。要善于将生动的社会现实中所蕴含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引入教学活动,活化、具体化教材阐述,让小课堂贯通大社会、引入大世界。三是注重以深厚文化为依托。
1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贴切地引入相关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好文化育人的作用,以优秀文化涵养青年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四是注重以成长需要为接口。要自觉考虑青年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关注其心理特点、思想脉动、精神需求,在回应需求、解疑释惑、砥砺心志中引导成长。五是注重以提升素质为指向。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服务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的不断提升,与此相应,教学活动要在唤起学生起而行之的激情上下功夫,在促成学生躬身践履、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将思想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青年
12、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切入点,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线,以思想引导、道德涵化、法治教育为主体内容,最后落脚到行为的养成,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该课程包括三大知识模块: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等内容,旨在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承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道德教育。包括“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等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理解道德的本质和作用,继承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道德与法治 思想道德 法治 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