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建立流动党支部实施方案.doc
《城郊建立流动党支部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郊建立流动党支部实施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郊建立流动党支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以形成党组织与党员联系密切,流动前、流动期间、流动后各环节全面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着力,服务、教育和管理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有效,流动党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员意识明显增强,作用发挥明显好转。二、主要原则 一是坚持双向管理、共同负责。实行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
2、配合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协作、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动态管理。随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强化跟踪管理,把每一个流动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经常性管理之中,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教育管理,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责任感。 三、主要措施 (一)集中排查摸底。在原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各管理处党(总)支部要对各党(总)支部流动党员情况进行详细、彻底的调查摸底,排查清楚流动党员流向单位与地域分布,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台帐,掌
3、握流动党员具体居住的地址、联系电话、年龄、职业和工作生活状况、思想状况等,保证流动党员“离村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并将情况上报城郊党委组织办。(二)合理设置党组织,不断拓宽流动党员管理渠道。对于流动党支部的设置应本着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把党员流动与地域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因地制宜,灵活设置,不断探索,党员外出流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以下几形式: 1、委托管理。按照有关党员流动管理的规定,对外出时间六个月以上,不宜接转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应进行登记,填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 2、延伸管
4、理。对外出地点相对固定,人员比较集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都要建立独立的党支部;党员不足 3名的,采取联合、挂靠等方式建立党支部。设立的流动党员党组织要做到“三有”:即有人负责、有章理事、有活动载体。 3、网络管理。搭建网络平台,利用qq、电子信箱等与流动党员进行交流,了解流动党员就业求职、法律维权等信息,并随时为流动党员提供相关的服务。 (三)构建管理平台,实行流动党员跟踪管理。为了使流动党员真正享受到应有的地位,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信任和依赖,我们应站在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的高度,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措施,从而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流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郊 建立 流动 党支部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