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理论)医学护理类.docx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理论)医学护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理论)医学护理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医学护理类理论知识一、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二)考试时间120分钟。(三)分值分配满分150分,分值分配为:1 .必考模块:医学基础综合知识,分值约90分。2 .选考模块:相关专业知识,分值约60分。考生可根据中职所学专业在三个备选项目中自主选择其中之一。项目一护理专业知识。项目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项目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四)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五)考试能力要求本大纲在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熟悉、掌握。二、考试内容及范围必考模块:医学基础综合知识【人体形态】一、运动系统(一)骨和骨连结1 .
2、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掌握骨的构造;熟悉骨的分类;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3 .掌握关节的基本构造;熟悉关节的辅助结构;了解关节的运动。4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掌握椎间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熟悉颈椎、胸椎、腰椎和舐骨的主要形态特点;熟悉椎骨间的连结;熟悉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5 .掌握胸廓的组成、胸骨的形态;了解肋的形态、肋骨与胸椎、肋软骨与胸骨之间的连结。6 .掌握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和主要形态结构特点、颍下颌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熟悉颅的整体观、新生儿颅的特征。7 .掌握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组成、排列;了解各骨的形态。8 .掌握肩关节、肘关节、酸关节和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
3、运动;熟悉税腕关节和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和运动。9 .掌握骨盆的组成、连结和分部。10 .掌握临床常用的骨性标志。(二)骨骼肌1 .了解骨骼肌的分类、构造、起止、配布和辅助结构。2 .熟悉头肌的分部、主要面肌和咀嚼肌的名称。3 .掌握胸锁乳突肌位置与作用;熟悉斜角肌间隙。4 .熟悉躯干肌的分部和各部肌的名称。5 .掌握膈肌的裂孔及其所通过的结构、膈肌的作用;熟悉膈肌的位置、形o6 .掌握腹肌前外侧群的名称、位置、层次、形态。7 .掌握腹股沟韧带的形成和位置;熟悉腹直肌鞘的构成;掌握腹股沟管和腹股沟三角,熟悉其临床意义。8 .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了解上肢肌的分部、前臂肌的分群
4、及作用。9 .掌握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熟悉骼腰肌、臀中肌、臀小肌、缝匠肌和股二头肌的位置和作用;了解下肢肌的分部和分群。10 .掌握临床常用的肌性标志。二、消化系统(一)消化管L掌握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2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3 .掌握腭的形态结构和咽峡;熟悉舌的形态、舌乳头的名称及功能、须舌肌的作用;熟悉牙的形态和构造、牙式及牙周组织。4,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以及腭扁桃体的位置。5 .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狭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6 .掌握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7 .掌握小肠的概述、十二指肠的分部及形态结构;熟悉空肠和回肠的位置、形态结构。
5、8 .掌握大肠的概述、盲肠和结肠的外形特征、盲肠与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熟悉结肠分部和各部的位置;了解回盲瓣的形态、位置及作用。9 .掌握直肠的位置、弯曲和肛管黏膜的结构特点。(二)消化腺1.了解消化腺的组成。2,掌握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及腺管的开口部位。3.掌握肝的位置和形态,熟悉肝上、下界的体表投影。4,掌握胆囊的位置、形态,熟悉胆囊底的体表投影。5.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出途径。6,熟悉胰的位置、分部和胰管的开口部位。(三)腹膜1 .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2 .熟悉腹膜腔的特点、腹膜与器官的关系、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大网膜的位置与功能、腹膜陷凹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6、三、呼吸系统(一)呼吸道1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组成和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 .掌握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其开口部位;了解鼻的功能和分部、固有鼻腔黏膜的分部。3 .熟悉喉的位置和喉软骨的名称、数量;掌握喉腔的形态和分部。4 .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及临床意义;熟悉气管的位置和形态结构。(二)肺、胸膜和纵隔1 .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肺下界的体表投影;了解肺段的概念。2 .掌握胸膜、胸膜腔和肋膈隐窝的概念;熟悉壁胸膜的分部、壁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3 .掌握纵隔的概念和分部。四、泌尿系统1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2 .掌握肾的形态、位置和冠状(额状)切面的结构,熟悉肾的被膜。3 .
7、掌握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熟悉输尿管的行程。4 .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黏膜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熟悉膀胱的位置、形态和毗邻。五、生殖系统(一)男性生殖系统1 .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2 .熟悉睾丸的位置和形态。3 .掌握输精管的分部和临床意义;掌握射精管的合成及开口部位;掌握男性尿道的弯曲、狭窄和分部;熟悉附睾的位置和形态;了解精子的排出途径。4 .掌握精索的概念、位置和内容。5 .熟悉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6 ,熟悉阴茎的构造。(二)女性生殖系统L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7 .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8 .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了解阴道穹后部的位
8、置及临床意义。9 .掌握阴道前庭的位置和结构。(三)乳房和会阴1 .熟悉乳房的位置、形态结构和临床意义。2 .熟悉会阴的概念、分区和通过的结构。六、脉管系统(一)心1 .掌握脉管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组成。2 .掌握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特点和功能。3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及心腔的形态结构和瓣膜的功能。4 ,掌握心传导系统的组成;熟悉心包的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5 .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重要分支及其分布范围。6 .了解心壁的构造和心的体表投影。(二)血管.动脉1 ,熟悉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意义;了解肺动脉干及肺动脉的行程。2 .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掌握主动脉弓的分
9、支;了解压力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作用。3 .熟悉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程以及主要分支和分布。4,熟悉锁骨下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程以及主要分支和分布。5.熟悉上肢动脉主干的名称和行程。6,了解胸主动脉的分支、分布。7 .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和分布;熟悉腹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支、分布。8 .掌握子宫动脉的起始及其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了解骼内动脉的主要分支。9 .熟悉下肢动脉主干的名称和行程。(三)血管静脉1 .熟悉体循环静脉的组成;了解体循环静脉的分布特点。2 .熟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的合成和收集范围。3,熟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程。
10、4 .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行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5,掌握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了解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6.掌握肝门静脉的合成、主要属支和收集范围;掌握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主要吻合及临床意义。(四)淋巴系统1.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2,掌握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熟悉淋巴干的名称及收集范围。3,熟悉脾的位置和形态;了解左锁骨上淋巴结和腋淋巴结的临床意义。七、感觉器(一)视器1 ,熟悉视器的组成;了解感受器结构的种类和功能。2 .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部及形态结构特点。3 .掌握眼球内容物的名称和作用;熟悉房水的循环途径。
11、4 .熟悉泪器的组成和鼻泪管的开口、眼球外肌的名称和作用;了解结膜的形态结构。(二)前庭蜗器1 ,熟悉前庭蜗器的组成。2 .熟悉鼓膜的位置、分部;了解外耳道的形态结构特点。3 .掌握咽鼓管的交通、功能及小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熟悉中耳的组成、鼓室和听小骨。4 .掌握听觉感受器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作用;熟悉内耳的组成、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5 .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八、内分泌系统1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各内分泌腺的形态。2,掌握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胸腺的位置。九、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系统2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分部、常用术语。3 .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掌握脊
12、髓灰质、白质的位置。3,掌握脑的分部和位置;掌握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的位置、组成、功能和临床意义;了解脑干内纤维束的名称、功能。4.熟悉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位置;了解硬脑膜窦的概述。5,掌握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掌握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其临床意义。6.掌握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熟悉各脑室的位置和联通。(二)周围神经系统1 .熟悉脊神经的组成、分支、纤维成分、前支的分布规律。2 .了解颈丛、臂丛、腰丛、能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胸神经前支的分布及其节段性。3 ,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柱神经、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掌握股神经、坐骨神经的行
13、程和分布;掌握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熟悉膈神经的分布。4 .掌握脑神经的名称、性质;熟悉其成分、行程和分布。5,熟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部位、主要区别;了解内脏神经的概念和区分。(三)传导通路1 .了解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掌握浅感觉、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及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和行程(各级神经元及纤维束的名称和位置、交叉部位、皮质投射区)。3 .熟悉锥体束的组成;熟悉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4,熟悉皮质脊髓束的行程、皮质核束的行程及其对脑神经运动核控制的概况。【人体机能】一、绪论1.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内环境与稳态、人体功能调节的反馈作用
14、2,熟悉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3.了解自身调节。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掌握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2 .熟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单收缩和强直收缩)。3,了解大分子物质和物质团块的跨膜转运方式(入胞和出胞)、骨骼肌的收缩原理。三、血液1,掌握血浆渗透压、血细胞的正常数量与主要功能、血液凝固的概念和基本步骤、凝血因子、血型的概念、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和凝集反应、输血原则。2,熟悉血细胞比容、等渗溶液的概念,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生成、调节与破坏,血量的正常值和分布。3
15、 .了解血液的组成和一般理化特性、血浆的主要成分、血液中的抗凝物质、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纤维蛋白溶解、Rh血型系统。四、血液循环L掌握心率和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压力、容积、血流及瓣膜活动的变化,心肌的四大生理特性以及理化因素对其的影响,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微循环通路与功能,压力感受性反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4 熟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以及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心肌的生物电特点及其形成原理,正常起搏点和异位起搏点的概念、静脉同心血量的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与淋巴回流。5 .了解血液循环、心力贮备,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概念以及生理意义,心电图基本波形及其所代表
16、的意义,血流量、血压和阻力的关系,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脉搏的形成及其意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和神经,化学感受性反射,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局部代谢产物对血管的调节作用。五、呼吸1掌握肺通气、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每分肺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2 .熟悉呼吸的概念和基本环节、气体的交换以及肺换气的影响因素、氧气与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延髓和脑桥呼吸中枢的作用、肺牵张反射。3 .了解呼吸形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肺容量指标、防御性呼吸反射。六、消化和吸收1 .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胃排空、胃液、胰液和胆汁的成分和作用、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和作用。2 .熟悉唾液的成分和作
17、用、胃的保护性屏障、吸收的部位以及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3 .了解呕吐、大肠的消化功能、消化器官活动的神经调节。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 .掌握基础代谢、体温的生理波动、人体的散热。2 .熟悉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体温的正常范围、体温调定点。3 .了解机体的能量来源和利用、人体的产热、体温调节方式。八、肾脏的排泄1 .掌握尿的生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尿生成的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2 .熟悉排泄以及排泄途径、尿量。3 .了解肾脏的功能、尿液的成分和理化特性、排尿反射、排尿异常。九、感觉器官1 .掌握眼的视物调节、视网膜的感光细胞
18、空气传导的途径和作用。2 .熟悉视器的功能和适宜刺激、眼的折光异常及矫正、视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视锥细胞与色觉、中耳的功能。3 .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眼的折光成像、色觉障碍、视力、视野、暗适应和明适应、骨传导的概念、内耳耳蜗的功能、前庭器官的位置觉功能。十、神经系统L掌握化学性经典突触传递的原理、过程、特征和突触后电位,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脊髓牵张反射的类型及其意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意义,自主神经的神经递质和受体。2 .熟悉神经纤维的兴奋传递特征、痛觉与牵涉痛、神经-肌接头以及兴奋传递过程、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3 .了解神经元和化学性经典突触的基
19、本结构、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牵张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脑干与基底核以及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条件反射、脑电图、睡眠与觉醒。H一、内分泌和生殖1.掌握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理作用。2,熟悉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及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月经周期中卵巢、子宫内膜及激素分泌的变化。3.了解激素的概念、分类以及作用的一般特征,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睾丸的生精作用,卵巢的生卵作用,月经周期形成的原理。选考模块:相关专业知识项目一护理专业
20、知识【健康评估】1 .了解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2 .掌握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体位的评估。3 .掌握皮肤颜色、湿度、出血、皮疹、蜘蛛痣的评估;熟悉水肿、发组症状评估要点及相关护理诊断;了解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评估及临床意义。4,熟悉瞳孔、口腔、气管、颈部血管、甲状腺的评估;了解头颅评估;颈部的姿势与运动。5.掌握肺和胸膜听诊的方法;熟悉胸部体表标志;熟悉肺和胸膜视诊、触诊、叩诊方法;熟悉呼吸困难症状评估;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体征。6,掌握心脏听诊的方法;熟悉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熟悉周围血管的评估;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体征。7.掌握腹部的体表标志和分区
21、掌握腹部触诊;熟悉腹部脉管系统;熟悉腹部视诊、听诊、叩诊;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8.掌握脊柱整体观的形态特点、脊柱评估;熟悉四肢评估。9,掌握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评估及临床意义;熟悉生理反射的评估。10.掌握各项检查血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掌握血常规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熟悉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熟悉贫血诊断与分度。掌握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方法;熟悉尿液干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常见项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掌握粪便标本采集与送检的注意事项;熟悉粪便检查的内容及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掌握肝功能、肾功能项目及临床应用;熟悉其它生化检查。IL掌握常规心电图导联及连接方法;熟悉心
22、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意义。12.掌握X线、CT检查、磁共振成像、超声波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基础护理】1 .掌握护理程序的步骤及具体应用,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史。2 .掌握分级护理原则及护理要点,各种铺床法、轮椅和平车运送病人技术及注意事项。3 .掌握各种卧位的安置方法、适用范围及其机制;掌握病人跌倒的预防;熟悉保护具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与使用方法。4,掌握口腔护理的目的、常用漱口液及其作用,口腔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掌握背部皮肤护理技术的操作流程;掌握压疮的概念、分期、预防与护理。5,掌握鼻饲法的操作步骤及要点、注意事项;熟悉鼻饲法的目的及适用范围;熟悉基本饮食、治疗饮食和试验饮食的种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高校 招生 职业技能 考试 大纲 理论 医学 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