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L下列诗歌中属于七古的是(八)。A.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C.曹操蒿里行D.黄庭坚登快阁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庄子的是(D)。A.逍遥游B.齐物论C.盗跖D.五蠹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苏轼的是(D)。A.荔枝叹B.日喻C.江城子密州出猎D.游山西村4.今本诗经是汉代四家诗中的(八)。A.毛诗B.齐诗C鲁诗D.韩诗5 .宋代词人(B)的词以小令为主,风格委婉含蓄又雍容华贵,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XA晏几道B晏殊C.欧阳修D.秦观6 .为律诗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的诗体是(
2、八)。A.永明体B.台阁体C.西昆体D.正始体7 .唐代诗人(八)擅长创作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A.王昌龄8 .刘禹锡C.王之涣D村牧8 .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X疏影(苔枝缀玉)是南宋词人(C)作品。A吴文英B.张炎C.姜夔D.辛弃疾9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是(B)的散曲小令作品,其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体悟。A张可久B张养浩C.白朴D.关汉卿10 .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0。A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二、填空题(每题1分
3、共10分)11著名的叙事诗陌上桑中用行人、少年、耕者等的反应渲染了采桑女的美貌,是乐府诗中烘托手法运用最成功的诗篇。罗敷12 .著名的抒情小赋归田赋的作者是他还擅长散体大赋,二京赋即是代表。张衡13 .宋代诗人晚年所作绝句被称为“王荆公体,风格雅丽精绝,书湖阴先生壁可为代表。王安石14 .著名作家的骈文著名一时,哀江南赋前的序即是其骈文代表作之一。庾信15 .宋代词人的慢词在章法结构上回环往复、跌宕多姿,著名的兰陵王柳可为代表。周邦彦16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著名散曲作家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马致远17 .秋兴八首是诗人最著名的七律代表作品。杜甫18 .唐代诗人的七古多以乐府古题抒写
4、自己的情怀,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就借饮酒放歌的旧题写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李白19 .诗人描写山水田园、隐居生活的绝句多为五绝,如鹿柴、鸟鸣涧等。王维20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是作家追忆早年经历,寄托故国之思的作品。张岱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21 .以温庭筠和李煜为例,简析花间词和南唐词的不同。答:花间词和南唐词是中国古代词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流派,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是南唐词的杰出代表,以下是以他们的作品为例对花间词和南唐词不同点的简析:题材内容花间词:多写女性的美貌、情感以及男女之间的艳情。南唐词:虽然也有写男女情爰的作品,但题材有所拓展。李煜前期的
5、词多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欢爰。情感基调花间词:情感多为闺怨、相思等,风格香软柔媚。南唐词:情感更为复杂深沉。表现手法花间词:常采用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和场景,注重对细节的雕琢。南唐词: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抒发,语言相对自然流畅。风格特点花间词:整体风格绮丽香艳、婉约柔媚。南唐词:风格则更为清新自然、沉郁悲壮。22 .举例说明辛弃疾的词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答:比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即比喻,兴即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辛弃疾的词中大量运用比兴手法,通过自然景物、历史故事等多种元素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志向等,以下是一些例子: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原文片段:更能消、几番风雨,
6、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比兴分析:表面上是在写对春天的挽留与惜春之情,实际上是以春来比喻南宋朝廷的国势和自己的年华。风雨比喻对南宋朝廷和自己的各种不利因素与打击,如外敌入侵、主和派的阻挠等。落红”象征着南宋朝廷在风雨飘摇中不断失去的土地和人才等。“蛛网惹飞絮则暗示自己如同那蛛网,虽然殷勤地想要留住些什么,但力量微薄,难以阻挡局势的衰落,寄托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青玉案元夕原文片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
7、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兴分析:词的上片极力渲染元夕之夜的热闹繁华景象,下片通过对比众人的热闹狂欢,突出那人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的孤独寂寞。这里的那人并非单纯指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作者自己的化身,象征着他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的高尚品格。灯火阑珊处”则代表了一种远离喧嚣、孤独却又坚守自我的境界,与那些在热闹中追逐的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辛弃疾在官场中孤独寂寞,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始终坚持抗金理想的情怀。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片段: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鹏鸽比兴分析:“
8、清江水与行人泪”相关联,以江水比喻泪水,暗示了当年在金兵侵略下,流离失所的百姓们的痛苦和悲哀。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长安”象征着国家的中心、政权,代表着北宋的故都和国家的正统,而无数山则比喻南宋朝廷与北方失地之间的重重障碍,以及抗金事业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阻力,如主和派的反对、朝廷的偏安政策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以江水东流不可阻挡,暗示了抗金的正义事业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表达了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而鹏鸽”的叫声在古代诗词中常与忧愁、离别等情感相关,这里作者以鹏鸽声来烘托自己的愁苦心情,暗示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23 .韩愈的古文创作是如何实践他的古文理论的?答:韩愈的
9、古文理论核心是文以载道,主张用儒家之道来充实文章内容,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强调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他在古文创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了自己的古文理论:文道合一内容上:韩愈的许多文章都紧密围绕儒家之道展开。如在原道中,他大力倡导儒家的仁义道德,批判佛老思想,明确地以恢复儒家道统为己任,通过文章阐述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将道作为文章的灵魂和核心内容,使文章承载起传播儒家思想的重任。在师说中,不仅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还蕴含着对儒家师道传统的弘扬,将教育与儒家之道相结合,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理念。形式上:摒弃了骈文的浮华形式,采用自然流畅、长短不拘的散体文形式来
10、表达思想,让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内容,使道能够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得以顺畅传达,达到文与道的完美统一。气盛言宜养气方面:韩愈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和学识的积累,以培养内在的气他一生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秉持着坚定的儒家信念,这种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使命感为他的文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言辞方面:根据内容和情感的需要,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原毁中,为了批判当时社会上士大夫之间相互诋毁的不良风气,文章语言犀利,气势磅礴,通过对比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的行为,以强烈的语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国家 开放 大学 汉语言 文学 本科 古代 诗歌散文 专题 期末 纸质 考试 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