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盐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7632000.docx
《2025《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盐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76320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盐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AS号7632000.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亚硝酸钠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亚硝酸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nitrite分子式:NaNo2相对分子质量:69.00结构式:化学品的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染料、医药工业制造染料和药物,也用于有机合成。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可加剧燃烧:氧化剂,吞咽会中毒。GHS危险性类别:氧化性固体,类别3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可加剧燃烧:氧化剂,吞咽会中毒,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远离衣物、可燃物保存。采取一切预防措施,避免与可燃物混合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
2、接触眼睛、皮肤,操作后彻底清洗。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禁止排入环境。事故响应:火灾时,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食入:漱口。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收集泄漏物。安全储存:上锁保管。废弃处置:本品及内装物、容器依据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物理和化学危险:助燃。与可燃物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黏膜明显紫维。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
3、合物组分浓度CASNo.亚硝酸钠7632-00-0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吸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食入:漱口,饮水。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根据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对医生的特别提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用美蓝和维生素C治疗。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特别危险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镂盐、可燃物粉末或氧化物的混
4、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戴橡胶手套。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环境保护措施:无资料。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5、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大量泄漏: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盐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2025 亚硝酸钠 亚硝酸 钠盐 安全技术 说明书 MSDS CAS 763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