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评审表.docx
《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评审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评审表.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评审项目评审指标评审记录评审方法备注请材料中提供上一持证周期内每年每月“本月接收量、本月自利用处置量、本月委托利用处置量、本月底累计贮存量”等信息,提供各项目总量即可,无需按危险废物类别/代码细分。对于本月底累计贮存量连续三个月大于企业贮存能力三分之二的情况,企业应提供情况说明和整改措施。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等相关要求。对照环境影响报告、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竣工验收等资料现场核查应做好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以及其他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易产尘的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应通过密闭运输车或密闭容器运输至贮存设施,贮存设施应
2、具有较好的密闭性,贮存设施内采用微负压抽气设计,排出的废气应经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通过排气筒达标排放。对照设计、施工资料现场核查贮存设施:不相容的危险废物设置必要的贮存分区。避免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接触、混合。对照设计、施工资料现场核查5.2贮存能力结合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贮存周期、检维修时限等,经营单位配套建设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容量应不小于危险废物日利用或处置能力的15倍。对照设计、施工资料现场核查5.3识别标志的设置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和容器应设置识别标志,满足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I276)的要求。对照设计资料和运行记录现场核查5.4其他危险废物贮存污染防治及其他要求应符合危险废物收集贮
3、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等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对照环境影响报告、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竣工验收、运行记录等资料现场核查6.配套设施6.1自动控制系统生产车间宜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装卸料时应采用机械化设备,并在密闭设施中进行。对照设计文件及设备购买记录,现场核查6.配套设施6.2视频监控及“装树联”在厂区出入口、计量称重设备、贮存区域、转移路线、上料区域、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等重要设施所在区域,以及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指现场核查视频监控设置情况评审项目评审指标评审记录评审方法备注要求定的其他重点区域,应当设置视频监控,并确保画面清晰,能连续记录作业情形,实现对危险废物接收、入库、出
4、库、转移、利用全过程跟踪。在出入厂过磅时,视频监控应清楚显示运输车辆运输的货物情况。企业视频监控系统可与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满足远程监控要求。1现场核查本条为鼓励性要求视频记录应采取硬盘或云盘方式存储可查,保存时间至少为2年。查看视频记录保存情况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要求,开展“装树联”工作。现场核查6.3计量称重设备要求计量称重设备应经检验部门度量衡检定合格,并具备联网、自动记录和打印每批次危险废物重量的功能,打印记录与相应转移联单一同保存。对照环评报告、设计、施工资料等;现场核查计量设备准确性、记录完整、准确性6.4信息化监管要求应采用视频监控、智能终端等设备,对危险废物运输车辆进行车牌
5、自动核验,实现扫码确认接收或整车批量入库接收,做到车牌、危废代码、重量与联单自动匹配核验入厂,出入贮存库均通过称重后的危废标签二维码扫码进出,实现危险废物入厂到利用处置全流程的信息化监管。现场核查7.技术工艺7.1工艺要求物化处理:采用密闭的破碎、分选等处理装置,破碎、分选等产尘工序应设置集气措施并配置高效除尘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粉状物料采用料仓、储罐等方式密闭储存,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气力输送设备、罐车等方式密闭输送。块状或粘湿物料采用密闭料仓或封闭料棚等方式储存,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等方式密闭输送,或采用皮带通廊等方式封闭输送。其他干渣堆存采用喷淋(雾)等抑尘措施;物料输送落料点等配备集气罩
6、和除尘设施,或采取喷雾等抑尘措施。物化处理场地要防风、防雨、防晒,并具有防渗功能,根据需要设置液体收集装置及气体净化装置等。对照环评报告及批复文件、设计文件或同类型项目,进行现场核查采用非本指南推荐工艺的,国内应有同类已建成并投运项目,其重金属回收率、产出产品质量和二次污染等指标应不劣于本指南提到的工艺。7.技术工艺7.1工艺要求湿法提炼工艺:配套建设浸出渣无害化处理系统、硫渣处理设施,或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综合对照环评报告及批复文件、设计文件或同类型项目,进行现采用非本指南推荐工艺的,国内应有评审项目评审指标评审记录评审方法备注回收处理。建立完善的生产废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含重金属类危险废
7、物湿法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尽可能回用于生产,如需排放含重金属废水及其他外排废水须处理后达标排放。生产过程产生的酸雾等废气应密闭收集经废气处理措施处理后达标排放。生产车间地面采取防渗、防漏和防腐措施;车间内墙面和天花板采取防腐措施;湿法提炼设备及污水系统应具备防腐防渗措施。场核查同类已建成并投运项目,其重金属回收率、产出产品质量和二次污染等指标应不劣于本指南提到的工艺。火法提炼工艺:采用带计量装置的密闭式加料方式,具有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报警系统,能自动控制工艺系统的炉内温度、冶炼(精炼、熔铸、熔析、还原挥发等)时间等主要工况参数;工况参数偏离正常运行范围,可自动启动报警系统。配套建设冶炼渣无害化
8、处理设施,配套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烟气综合处理设施。提炼过程采取负压或密闭措施,加料口、出料口设置集气装置,并配备覆膜袋式除尘、滤筒除尘、电除尘等高效除尘设施。处理含氟、氯的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项目建有完善的除氟、氯设施。涉及二嗯英排放的,采用二次燃烧、烟气骤冷等工艺减少二嗯英产生,产生的二嗯英应采用活性炭吸附法等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应采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并配备余热利用装置。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中含稀贵金属的,建设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装置。1本条为鼓励性要求生产工艺及装备水平应达到国内或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有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应满足国家二级及以上清洁生产标
9、准要求。7.技术工艺7.1工艺要求有绩效分级指标的,能源类型、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技术应达到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指标的A级水平。对照环评报告及批复文件、设计文件或同类型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利用、处置含铭废物等通过水泥窑协同生产相应产品的,应满足水泥窑协同评审项目评审指标评审记录评审方法备注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662)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T30760)规定:入窑物料中重金属含量限值、重金属最大允许投加量限值等相关要求,及络渣处理处置规范(GB/T31852)络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HJ/T301)中的相关要求,并严格控制各种综合利用的副产品中的络、六价铝的含
10、量。采用新型节能环保高效的先进工艺及设备,并在负压条件下生产,防止废气逸出。同时应具备完整的废水、废气净化设施、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等装置。利用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处理规模、重金属回收率、工艺装备等应满足相应的行业准入、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处置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处置规模、工艺装备、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等应满足相应的行业规范要求。研究开发和使用其他环境影响小、重金属回收率高的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利用技术和工艺。1本条为鼓励性要求国家和地方对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及处置技术、工艺和装备有更严格规定的,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要求。7.2不予许可工艺采用马弗炉、马槽炉、横罐、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金属 危险废物 经营 许可证 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