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PPT课件.ppt
《农业昆虫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昆虫学PPT课件.ppt(1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Insecttaxonomy昆虫分类学?“昆虫分类学是研究昆虫种类鉴定,决定种名及其相互间亲缘关系的一门科学”。昆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种类约100万种,至2003年3月18日我国已记录了79,313种。昆虫分类的意义在于:1、资源管理基础资源管理基础2、指导生产实践、指导生产实践3、科学研究基础、科学研究基础林奈林奈昆虫纲进化树达尔文第一节昆虫分类的原理Principle一、昆虫分类方法昆虫分类的方法是运用比较分析和概括归纳的方法。用比较分析来区别不同的昆虫种类存在的特异性;再用概括归纳将亲缘关系相近的种类概括为一级比一级更大的类群。把昆虫种类间的个性和共性统
2、一在分类阶梯的形式中。其中每一个阶梯都是分析比较相对的特异性(个性),而任何一个比下属阶梯高一级的阶梯又都具备了下属阶梯不同种群的共同特性。这就是分类中门、纲、目、科、属、种的划分。比较分析比较分析差异、特异、不同、特殊、个性概括归纳概括归纳相似、一般、共同、普遍、共性 通过分类阶元可以了解一种或一类昆虫的分类地位和进化程度,如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的分类地位是:分分 类类 阶阶 元元分分 类类 单单 元元界界 KingdomKingdom动物界动物界 AnimaliaAnimalia门门 Phylum Phylum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
3、门 ArthropodaArthropoda 纲纲 ClassClass昆虫纲昆虫纲 InsectaInsecta亚纲亚纲 SubclassSubclass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目目 OrderOrder直翅目直翅目 OrthopteraOrthoptera总科总科 SuperfamilySuperfamily 蝗总科蝗总科 LocustoideaLocustoidea科科 Family Family 蝗科蝗科 LocustidaeLocustidae亚科亚科 Subfamily Subfamily 飞蝗亚科飞蝗亚科 LocustinaeLocustinae属属
4、 GenusGenus飞蝗属飞蝗属 LocustaLocusta种种 SpeciesSpecies飞蝗飞蝗 LocustaLocusta migratoriamigratoria L.L.亚种亚种 subspeciessubspecies东亚飞蝗东亚飞蝗 L.L.migratoriamigratoria manilensismanilensis (MeyenMeyen)二、种和种名(学名)SpeciesandScientificname种?“种是形态构造相似,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类群间在生殖上是隔离的”。种是昆虫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分类的基本对象。种是客观的,种以上分类有主观性。连续进化中
5、的间断单元、能生殖与自身相似后代的繁殖体、种间生殖隔离连续进化中的间断单元、能生殖与自身相似后代的繁殖体、种间生殖隔离每一种昆虫都有二种名称,俗名俗名-CommonName学名学名-ScientificName如:蚂蚱Grasshopper水稻螟虫(二化、三化)Ricestemborer家蝇(绿豆蝇、麻蝇)Housefly必须形成一个为各国承认、共同遵守、遵照执行的名称使用规定每一种类只有一个合法的科学的名称,即学名。学名构成:属名(Genus)+种名(Species)后跟定名人姓氏例如:Locusta migratariaMeyen蝗虫双名法双名法-BinomialSystemofNomen
6、clature学名使用规则:学名使用规则:a、学名的构成式学名的构成式属名属名+种名种名+定名人姓氏定名人姓氏b、属名与种名必属名与种名必须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构成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构成c、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不用),种名不能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不用),种名不能单用,用,定名人姓氏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定名人姓氏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d、书写学名写学名时(印刷(印刷时)排成斜体或下划横)排成斜体或下划横线 Locusta migratariaMeyen LocustamigratariaMeyen种名有以原产地命名的,例如:chinensis或sinensis,pekinensi
7、s,hopeiensis,japonica,koraiensis,americanus每一种昆虫在第一次经过分类学家研究,确定为一个科学上新发现的种,给它定上一个学名公开发表以后,没有特殊理由是不允许随意改变的。一种昆虫只能有一个学名,以后任何人所定的学名都叫做异名(异名(synonym),是不被采用的。同样一个学名,只能用于一种昆虫,如果用作为另一种昆虫的名称,就成为同名(同名(homonym),也不为科学界所承认。对同名和异名,以后的人有权来修订它。这样就保证了动物界中所有属名都各不相同,同一属内的种名也各不相同。因为科学上采用最早的学名,所以学名后附上定名人的名氏就有必要,有时还要注明定
8、名的年代。这种“优先权”的有效期,大家公认从林奈的自然系统(SystemaNaturae)一书第十版出版的年代1758年开始。第一次发表新种时所根据的标本,称为模式标本(模式标本(type)。原始发表时所用的单一的标本称为正模(正模(holotype),同时所用的另一个异性的标本叫配模(配模(allotype),同时所参考的其余同种标本叫做副模(副模(paratype)。模式标本是科学上的宝贵财富,常被珍贵地永久保存在博物馆内,以备以后研究者的核对。第二节昆虫纲的分目Insectorder昆虫纲100万种昆虫,最少分7个目,最多40个目。分类意见不同,但对昆虫纲分目所使用的分类依据大致相同。1
9、翅的有无2、翅的质地(硬鞘;半硬革、皮革纸;软膜、鳞、脉)3、胸节、触角、跗节等不同形态构造4、口器的类型(咀、刺、咀纺、嚼吸)5、变态的类型(表、半、全、复、过渐)我国昆虫分类学家把昆虫纲分为二个亚纲3334个目。无翅亚纲无翅亚纲Apterygota原始无翅4目(讲1个目,弹尾目)有翅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一或二对翅(无)外生翅类:(不完全变态)18目(讲4个目,直、缨、半、同)翅芽发育形式内生翅类:(完全变态)11目(讲5个目,脉、双、鞘、膜、鳞)三、1、昆虫有哪些主要器官系统?各存在于体腔内何部位?2、昆虫的体腔可分为几个血窦,各叫什么名称,以何为界?3、什么叫种?昆虫分类的基
10、本阶元有哪些?4、种名使用有哪些规则?5、昆虫分目、纲的依据?第三节农业昆虫重要目科概说已知栽培农作物中,没有一种作物不受害虫为害,往往是一种作物上,可以同时发生多种害虫为害。这就有必要把农田当中常见的害虫种类做一调查了解,本节就与农业生产有关的10个目及各目中有关的科(益、害虫),加以介绍,即各目、科的基本形态特征,重要的益、害虫种类,简单的生活习性。一、弹尾目Collembola弹尾目昆虫通称“跳虫”(Springtail)。种类已知6000193,农业害虫3科7种(跳、长角、圆)。1、形态特征:体小,体长不超过5mm口器咀嚼式(Bitingmouthparts),缩入头内眼不发达(无复眼
11、8个以下分离的小眼)腹部六节或少于六节。腹部具特殊构造,第一腹节有一对粘管(腹管),第三腹节有一握弹器,第4腹节有一叉状弹器。2、生活习性多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农田中的落叶下、石块下,以弹跳取食。可为害麦、蔬、瓜类幼苗、幼根。因它们体小,并多在晚间活动而不易被人们注意。(本地发生有黄星圆跳虫)弹尾目弹尾目跳虫的分布遍及全球,生活在土壤中、杂草间、腐殖质内、树皮下以及蚂蚁和白蚁的巢穴中。跳虫的集居密度十分惊人,据报道,曾有人在1英亩草地的表面至地下9英寸深的范围内发现两亿三千万个跳虫。善跳弹尾目,腹节不过六;基部有腹管,跳器在端部。二、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英文“T
12、hrips”。为有翅亚纲中不完全变态类。农田中害虫:2科(蓟、管)6000400种。1、形态特征(成虫)体小,0.514mm,细长、略扁、触角短口器锉吸式(锉破表皮,吸食汁液。翅狭长,边缘有长而正齐的缘毛足末端泡状(端泡),爪退化2、生活习性多数种类植食性,为害花、果、叶等尤在“大蓟、小蓟”花上多见,称“蓟马”少数种类可捕食蚜虫、蛹等烟蓟马(Thrips tabaci)钻花蓟马缨翅目钻花蓟马缨翅目体小细长常翘腹体小细长常翘腹短角聚眼嘴儿歪短角聚眼嘴儿歪缨毛围翅具泡足缨毛围翅具泡足若虫若虫三、直翅目Orthoptera该目包括的种类可分为三个大的类群,蝗虫Short-hornedgrasshop
13、per,螽蟖(蝈蝈)Long-hornedgrasshopper和蝼蛄Molecricket。直翅目是不完全变态昆中三个最大目之一(同、半、直)。已知种类2.2万2000,农业昆虫中6科318种,(蝗、菱蝗、蟋、蝼、蚤蝼6科)。1、形态特征:体躯中大型,2050mm,触角絲状,较长。口器咀嚼式前翅为复翅(皮革纸状),后翅折放前翅下。后足为跳跃足(前足开掘足)。2、目下分类三大类群种类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亚目,蝗亚目,蝼亚目,螽蟖亚目 亚目亚目 触角触角 听器听器 足足 产卵器产卵器 蝗亚目蝗亚目长度短于体长度短于体长长位第一胫节位第一胫节两侧两侧 后足后足跳跃足跳跃足 凿状适产卵凿状适产卵于土中
14、于土中 蝼亚目蝼亚目长度短于体长度短于体长长位前足胫节位前足胫节基部基部 前足前足 开掘足开掘足不外露不外露 螽蟖亚目螽蟖亚目长度长与体长度长与体长长 位前足胫节位前足胫节两侧两侧 后足后足 跳跃足跳跃足 刀状适产植刀状适产植物组织内物组织内优雅蝈螽 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vonWattenwyl蝗科 Locustidae 4500400除亚目具有的特征外,跗节式333。主要害虫种类如稻蝗。黄胫小车蝗,土蝗,大垫尖翅蝗,中华蚱蜢等。螽蟖科 Tottigpniidae 7000100除亚目特征外,跗节式444,体侧扁,产卵器刀状,绿螽蟖蟋蟀科 Gryllidae
15、除具备螽蟖亚目特征外,不同之处:跗节333,体侧扁,产卵器针矛状。旱作害虫,油葫芦。蝼蛄科Gryllotalpidae除亚目特征外,前足胫节宽阔有4个大齿。跗节基部有2个大齿,适于挖掘和切断植物根部。省内分布有两种:华北,东方蝼蛄。3生活习性:多为植食性,有些种类为重要的农业害虫(蝼蛄,稻蝗),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蝗虫在地面生活,食性较复杂,食量大。蝼蛄为地下害虫,土栖性,在地下造隧道,咬食植物地下部。后足善跳直翅目后足善跳直翅目前胸发达前翅复前胸发达前翅复雄鸣雌具产卵器雄鸣雌具产卵器蝗虫螽蟖和蝼蛄蝗虫螽蟖和蝼蛄四.同翅目Homoptera种类数量多,变化大。它包括蝉Cicada,蚜虫Aphi
16、ds和介壳虫Scales等。不完全变态类中最大的一个目。4.9万/35001形态特征:口器刺吸式(sacking),前、后翅膜质(质地相同),停栖时翅折故在背上呈屋脊状,无臭腺,但多数种类具蜡腺(触角,体躯)2目下分类:周尧先生将该目分五个亚目(蝉、木虱、粉虱、蚜、介壳虫),蔡邦华先生将该目按触角长度,喙的着生位置分为两亚目。触角触角喙着生位置喙着生位置跗节跗节头喙亚目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极短,鬃状极短,鬃状明显从头部伸出明显从头部伸出均为三节均为三节胸喙亚目胸喙亚目(Steronrrhyncha)长,丝状长,丝状似乎从胸部伸出似乎从胸部伸出1-2节节叶蝉科Cicadel
17、lidae除具头喙亚目的特征外,a.体小型,单眼2个或缺b.前翅比后翅质地厚,不透明并色鲜艳c.后足胫节有2排刺.该虫受惊后,会横走跳跃.常见的大青夜蝉,灯下极常见.飞虱科Delphacidae头喙亚目a.体小型,善跳(体形似夜蝉)但无单眼b.前翅透明c.后足胫节有一刀状的距.农田中常见的灰飞虱,白背飞虱.蚜科Aphididae胸喙亚目该虫多因发生在植物的嫩芽,嫩茎上,“芽”字转蚜虫.a.体微小,柔软,触角长,6节b.前后翅质地相同,膜质,但前翅后翅c.第6腹节背面有一对管状突起“腹管”,可分泌报警激素,腹末端有“尾片”农田中常见的麦长管蚜,大豆蚜,甘蓝蚜3.生活习性陆生,植食性,刺吸为害类群
18、刺吸为害后的部分,出现斑点,变黄,或形成卷叶,肿瘤.许多种类是重要的媒介昆虫,传播病毒病.(蚜,飞虱)蚜虫排泄物中有蜜露,与蚂蚁结成共栖关系.五、半翅目Hemiptera半翅目昆虫俗称臭蝽,“bug”,为有翅亚纲不完全变态中第二大目。3.8万/3100。有分类学家将同、半两目并为一个目,统称为半翅目,下设两个亚目(同、半)。1、形态特征(与同翅目比较)口器刺吸式,喙从头的前端伸出,平时贴放胸腹面。前后翅质地不同,前翅有革、膜质两部分,停栖翅平放背方。一般有臭腺,位后足基节附近。2、目下分类半翅目昆虫,按其触角长短,着生部位不同分为两亚目。隐角亚目Cryptocerata显角亚目Grymnoce
19、rata触角短于头长度,隐藏眼下沟中,水栖种类。划蝽、蝎蝽等。触角长,至少等于头长,外露4-5节,臭腺发达,陆生或水生。蝽科、缘蝽科、盲蝽科等。蝽科Pentatomidaea、体小至大型,触角5节b、中胸小盾片伸达膜区c、膜区有5条以上的纵脉并且多从一基横脉上分出麦蝽、细毛蝽、乌鲁木齐菜蝽等。缘蝽科Coreidaea、体一般较狭(腹缘较发达),两侧略平行,触角4节b、中胸小盾片不伸达膜区(不超过爪片的长度)c、膜区内有5条以上的分叉纵脉(从一基横脉上分出)粟缘蝽(为害谷子)、稻蛛缘蝽(为害水稻)长蝽科Lygaeidaea、体小-中型、狭长、触角4节b、中胸小盾片不伸达膜区c、膜区有45条简单纵
20、脉高粱长蝽,为害高粱、谷子、玉米。盲蝽科Miridaea、小型种类,触角4节,无单眼b、前翅分为革片、楔片、爪片、无缘片c、膜区无纵脉,有12个翅脉围成的闭室麦、豆、玉米、蔬菜中的苜蓿盲蝽猎蝽科Reduviidae为捕食性蝽,在田间可猎食害虫。a、体中型,触角4节,喙粗而短3节,喙基部弯曲不能平贴在腹面b、头窄长而形成细颈c、膜区内有23个闭室3、生活习性按生活场所:a、陆生-绝大多数,臭虫科向宿舍空间方向发展b、水生-仰泳蝽、划蝽c、半水生-只生活在水面,水按食性:a、植食性-为害作物果、蔬、?等部分,一部分在土中为害根部b、肉食性-捕食小虫、水虫、鱼苗、吸血 半翅目昆虫常见科半翅目昆虫常见
21、科 1.盲蝽科盲蝽科 2.蝽科蝽科 3.缘蝽科缘蝽科基革端膜基革端膜半翅目半翅目前胸发达盾片露前胸发达盾片露刺吸口器分节喙刺吸口器分节喙水陆取食动植物水陆取食动植物六、脉翅目Neuroptera脉翅目昆虫为全变态类,常见的种类是“草蛉”greenlacewings,5000/200种。1、形态特征:体中-大型(140mm),细长,柔软咀嚼式口器、下口式,头可扭动,复眼大而具金属光泽前、后翅相似,无色透明,翅脉在翅缘分叉足跗节5节2、生活习性成、幼虫均可捕食蚜虫、螨类,有“蚜狮”之称。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之一,主要用于果园。美国有生产草蛉的工厂。常见种类:中华草蛉、叶色草蛉。草蛉褐蛉脉
22、翅目草蛉褐蛉脉翅目外缘分叉脉特殊外缘分叉脉特殊咀嚼口器下口式咀嚼口器下口式捕食蚜介红蜘蛛捕食蚜介红蜘蛛四、1、弹尾目昆虫的形态特征?2、缨翅目昆虫的形态特征?3、直翅目昆虫分几个类群,如何识别?4、同、半两目昆虫的异同点?七、双翅目Diptera昆虫纲中的四个大目之一(鞘、鳞、膜、双)。此四目均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种类占昆虫的50%。双翅目包括三个大类群,蚊(Mosquito),蝇(housefly)和虻(horsefly),15万/6000。1、形态特征口器为刺吸式或舔吸式触角长而多节或短而少节只有一对发达的前翅,后翅为平衡棒虫腹部末儿节能伸缩成为“伪产卵器”2、目下分类:双翅目昆虫按触角构
23、造、长短分为三个亚目,即三大类群。蝇虻蚊虫双翅目蝇虻蚊虫双翅目后翅平衡五节跗后翅平衡五节跗口器刺吸或舐吸口器刺吸或舐吸幼虫无足头有无幼虫无足头有无长角亚目Nematocera触角长,丝状,7节以上,多可达40,鞭节各节相似短角亚目Brachycera触角短,刀状,一般3节,第3节有时呈现分节痕迹芒角亚目Aristocera触角短,具芒状,3节,第3节背面有触角芒瘿蚊科Cecidomyiidaea、触角细长,串珠形,(10-36个环节,雄触角有环形毛)。b、翅长卵形,上有毛或鳞片,脉仅3-5条纵脉。c、中胸小盾片发达鼓起,似“驼峰”。常见的害虫小麦吸浆虫。摇蚊科Chironomidaea、前足长
24、栖息时举起)b、翅上无鳞片,近前缘的数条纵脉明显c、随行人头顶成群飞舞盘旋(口器退化)常见的稻摇蚊花蝇科Anthomyiidae(芒角亚目)a、复眼大,雄虫复眼“合生”b、触角芒“细羽毛”c、无下侧片鬃,腹侧鬃4根常见的罗卜蝇、小罗卜蝇、甜菜潜叶蝇摇蚊科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潜叶蝇科Agromyzidaea、触角芒光滑无毛b、C在Sc翅脉终止前端有一缺刻常见的大豆潜根蝇、豌豆潜夜蝇寄蝇科Tachinidaea、后小盾片发达b、有下侧片鬃寄蝇科是重要天敌昆虫之一,可寄生多种害虫幼虫、蛹、成虫体内6食蚜蝇科Syrphidae形态上似蜜蜂(双翅!)a、在R与M脉之间有一伪脉b、M与Cu与翅外缘平行,
25、形成双边幼虫捕食蚜虫、叶蝉等,重要天敌昆虫之一。3、生活习性:成虫:食血(雌蚊)寄蝇科八、膜翅目Hymenoptera膜翅目是四大目中第3位。膜翅目昆虫主要分为两大群:蜂类bees、honeybees,蚁类ants,12万/1460。1、形态特征口器嚼吸式,或咀嚼式。翅膜质,二对,前明显大于后翅产卵器外露成针状或成螯刺2、目下分类膜翅目昆虫按腹基部(与胸部连接的一节)是否成细腰状(腹柄),分三个亚目:广腰亚目(Symphyta):腹柄不成细腰状,足的转节2节,产卵器锯状或针状。细腰亚目(Apocrita):腹柄成细腰状,足的转节1-2节,产卵器针状。针尾亚目(Aculeata):足的转节只1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昆虫学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