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安全生产PPT课件.ppt
《双氧水安全生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氧水安全生产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双氧水安全生产双氧水安全生产双氧水引发的事故“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灾难2000年,当时世界最大的战役核潜艇之一,同时也是俄海军最先进的巡航导弹核潜艇之年,当时世界最大的战役核潜艇之一,同时也是俄海军最先进的巡航导弹核潜艇之一一被誉为被誉为“航母终结者航母终结者”的的“库尔斯克库尔斯克”号,号,8月月13日不幸沉没在日不幸沉没在150米深的巴伦支米深的巴伦支海海底,艇上包括海海底,艇上包括107名乘员外、名乘员外、11名舰队级的高级将领和助手共计名舰队级的高级将领和助手共计118人全部遇难!人全部遇难!事故原因:鱼雷中的过氧化氢液体渗入发射管中,和一小块铁锈接触,体积瞬间增加5千倍。巨大的压力炸碎
2、了鱼雷外壳,并导致煤油箱破裂。高热蒸汽引燃煤油,释放出的氧气助长了煤油的燃烧。浙江善高“4.22”双氧水车间爆炸2004年年4月月22日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日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1人死亡、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损失30263万元。万元。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双氧水车间内氧化残液分离器排液后,操作工未按规定打开罐双氧水车间内氧化残液分离器排液后,操作工未按规定打开罐顶的放空阀,造成分离器内残液双氧水分解产生压力无法及时有效顶的放空阀,造成分离器内残液双氧水分解产生压力无法及时有效泄压,极度超压,导致分离器发生爆炸;
3、爆炸碎片同时击中氢化液泄压,极度超压,导致分离器发生爆炸;爆炸碎片同时击中氢化液气分离器、工作液进料管和循环工作储槽的管线,致使氧化气液分气分离器、工作液进料管和循环工作储槽的管线,致使氧化气液分离器内的氢气和氢化液喷出,发生爆炸和燃烧。离器内的氢气和氢化液喷出,发生爆炸和燃烧。间接原因间接原因双氧水生产线改造后,未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及时有效监控。双氧水生产线改造后,未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及时有效监控。生产报表中反映的整个双氧水工艺控制指标中,事故发生前连续三生产报表中反映的整个双氧水工艺控制指标中,事故发生前连续三个分析数据氧化液酸度为个分析数据氧化液酸度为1毫克升,没能对酸度低、氧化残液的毫
4、克升,没能对酸度低、氧化残液的稳定性变差,会加速残液中双氧水的分解,导致氧化残液分离器压稳定性变差,会加速残液中双氧水的分解,导致氧化残液分离器压力升高等异常状况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力升高等异常状况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浙江龙鑫“6.15”双氧水装置爆炸2006年年6月月15日,浙江龙泉龙鑫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双氧日,浙江龙泉龙鑫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双氧水车间发生了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两人死亡、一人受伤。水车间发生了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两人死亡、一人受伤。直接原因:配制釜内工作液中含有的双氧水剧烈分解,在配制直接原因:配制釜内工作液中含有的双氧水剧烈分解,在配制釜人孔盖没有打开的情况下无法得到及时泄压,引发
5、爆炸起火,釜人孔盖没有打开的情况下无法得到及时泄压,引发爆炸起火,引燃引爆车间其他装置中的工作液及有机原料,继而引发大火,引燃引爆车间其他装置中的工作液及有机原料,继而引发大火,并蔓延到一车间。并蔓延到一车间。上海远大“7.28”过氧化氢爆燃事故2006年年7月月28日上海市宝山区的远大化工有限公司发日上海市宝山区的远大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双氧水生产装置爆炸事故,致生双氧水生产装置爆炸事故,致1人死亡,多人受伤。人死亡,多人受伤。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双氧水直接接触碱液(高位集料槽中含有双氧水溶液的工作液沿双氧水直接接触碱液(高位集料槽中含有双氧水溶液的工作液沿唯一管道排入循环工作液贮槽,加之系统严重异
6、常导致含碱液的工作唯一管道排入循环工作液贮槽,加之系统严重异常导致含碱液的工作液进入该设备,导致爆炸)。液进入该设备,导致爆炸)。间接原因间接原因设计存在缺陷,对高位集料槽应设计事故应急收集槽的认识不足,设计存在缺陷,对高位集料槽应设计事故应急收集槽的认识不足,错误地设计为将工作液或其它物料通过唯一的管道直接进入循环工作错误地设计为将工作液或其它物料通过唯一的管道直接进入循环工作液储槽;取消了碱分离器。造成系统本质安全度降低,为生产的受控液储槽;取消了碱分离器。造成系统本质安全度降低,为生产的受控和事故的发生留下隐患。和事故的发生留下隐患。操作人员对异常现象(萃取塔严重液泛)无足够认识,发现判
7、断操作人员对异常现象(萃取塔严重液泛)无足够认识,发现判断问题不准确,未及时处理,延误了处置时间。问题不准确,未及时处理,延误了处置时间。试生产期间企业缺乏严格管理,对职工反映装置的异常情况,企试生产期间企业缺乏严格管理,对职工反映装置的异常情况,企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未及时加以分析,并采取有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未及时加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效措施予以防范。双氧水的危险特性双氧水的燃爆危险双氧水的燃爆危险爆炸性强氧化剂。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
8、着火爆炸。火爆炸。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在pH值为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时最稳定,在碱性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加热到到100以上时,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开始急剧分解。分解后产生水及氧气分解后产生水及氧气,并,并会产生会产生2900(690cal)/g-H2O2的热量。的热量。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
9、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双氧水的稳定性和反应性双氧水的稳定
10、性和反应性应避免的物质:应避免的物质:双氧水与以下物质有爆炸危险,与之作用可能有双氧水与以下物质有爆炸危险,与之作用可能有起火或产生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危险:起火或产生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危险:碱金属,碱性盐类,碱性氢氧化物,碱土金属,碱金属,碱性盐类,碱性氢氧化物,碱土金属,粉末状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盐,非金属氧化粉末状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盐,非金属氧化物,醛类,醇类,胺类,氨,肼及其衍生物,氢物,醛类,醇类,胺类,氨,肼及其衍生物,氢化物,可燃性物质,醚类,酸类,酐,氧化剂,化物,可燃性物质,醚类,酸类,酐,氧化剂,有机物,过氧化物,过锰酸盐,有机溶剂,有机有机物,过氧化物,过锰酸盐,有机
11、溶剂,有机硝化物,黄铜硝化物,黄铜应避免的状况应避免的状况:加热,有光敏感性和热敏感性加热,有光敏感性和热敏感性双氧水对人体的危害双氧水对人体的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激性。毒性主要是由它的活性氧化作用所引起的,如对眼睛、粘膜和皮毒性主要是由它的活性氧化作用所引起的,如对眼睛、粘膜和皮肤的化学灼伤,以及使普通衣物着火等。肤的化学灼伤,以及使普通衣物着火等。过氧化氢可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吸收和吞入等途径引起中过氧化氢可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吸收和吞入等途径引起中毒。但是,它的蒸气压力小,挥发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氧水 安全生产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