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讲座第二讲论语.ppt
《国学经典讲座第二讲论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讲座第二讲论语.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国学学经经典典讲讲座座第二讲:第二讲:论语论语解读解读v在所有的在所有的“经经”中,中,论语论语是根本:是根本:v儒家创始人孔丘的言论儒家创始人孔丘的言论v“十三经十三经”莫不与孔子思想相关莫不与孔子思想相关二、二、论语论语解读解读v朱熹朱熹朱子语类朱子语类卷九十三卷九十三:“天不生仲尼,万古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长夜。”v“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的故事v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v赵赵普普宋初两为宋初两为相相,人言普所人言普所读者读者止止论语论语,宋,宋太太宗宗问问普普,普答道,普答道:v“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
2、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v赵普,宋初杰出的政治家,宋赵普,宋初杰出的政治家,宋太祖赵匡胤太祖赵匡胤和和宋宋太宗赵光义太宗赵光义两朝宰相,是赵匡胤两朝宰相,是赵匡胤“黄袍加黄袍加身身”的预谋者、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的导演者。v论语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半部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半部论语何以平天下?又何以治天下呢?何以平天下?又何以治天下呢?关于关于论语论语v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v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v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集中体现了
3、孔子的政治主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礼记礼记大学大学v大大学学之道在明明之道在明明德。德。v古之欲明明古之欲明明德于德于天下者天下者,先治其先治其国;国;欲治其欲治其国国者者,先先齐齐其家其家;欲欲齐齐其家者其家者,先先修修其身其身;欲欲修修其身者其身者,先正其心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欲正其心者,先先诚诚其意其意;欲欲诚诚其意者其意者,先致其知先致其知。v致知、诚致知、诚意意、正心正心、修、修身身、齐、齐家家、治治国国、平、平天下天下v论语论语要解决的正是如何要解决的正是如何“修修身身、齐、齐家家、治治国、国、平平天下天下”
4、的问题。的问题。论语与儒家思想的核心论语与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仁v1.学而篇:有子曰:学而篇:有子曰:“孝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者,其为仁之本与!”v2.颜渊颜渊篇:篇:颜渊颜渊、樊迟樊迟、仲弓仲弓等弟子向孔子等弟子向孔子问仁问仁,孔子的答案有:孔子的答案有:“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为仁”,“非礼勿视,非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爱人爱人”;“居处居处v恭,执事敬,与人忠恭,执事敬,与人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v怨怨”。v3.学而篇:学而篇
5、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鲜矣仁!”v4.八佾篇:八佾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乐何?”v5.雍也篇:雍也篇:“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v6.子路子路篇:篇:“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木讷,近仁。”v“仁仁”既是儒家的最高价值标准,又是儒家的基础既是儒家的最高价值标准,又是儒家的基础性的概念,又是儒家的一个包容性的概念。性的概念,又是儒家的一个包容性的概念。v一、一、笃实。笃实。“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刚毅、木讷近仁
6、近仁”。v二、二、庄重、敬畏。庄重、敬畏。“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v三、三、自律、慎独。自律、慎独。“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v四、四、爱人。爱人。“己所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施于人”;“已欲立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关键词关键词v克己复礼克己复礼v爱人爱人v孝弟(悌)孝弟(悌)克己复礼克己复礼v克己:约束自己,克制自我的
7、私欲;克己:约束自己,克制自我的私欲;v礼: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礼仪。礼: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礼仪。v孔子所谓的孔子所谓的“礼礼”为周礼,即相传周公旦为周礼,即相传周公旦“制礼作制礼作乐乐”的的仪礼仪礼,是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僭越”行为的工具。行为的工具。v复礼,即回复到周礼。复礼,即回复到周礼。v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就会在不知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仁者”。爱人爱人v儒家学说中的儒家学说中的“仁
8、仁”,即,即“爱人爱人”,实际上是在讲,实际上是在讲“二人二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臣,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等。父子,兄弟,朋友,夫妇等。v“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有信”;v“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孝弟(悌)孝弟(悌)v孝弟(悌)孝弟(悌):慈与孝,父子关系;弟(悌),兄弟慈与孝,父子关系;弟(悌),兄弟关系;关系;v孝:子对父。尽心奉养并顺从。父慈子孝孝:子对父。尽心奉养并顺从。父慈子孝v弟:弟对兄。敬爱兄长。兄爱弟敬弟:弟对兄。敬爱兄长。兄爱弟敬
9、v“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v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仁人仁人”?作为个体,?作为个体,怎样才能做到怎样才能做到“仁仁”?“仁仁”在日常行为中在日常行为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是如何体现的呢?关于关于“修身修身”v对己对己v自省自省v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交而不信乎?传不习(实践实践)乎?乎?”(学而学而篇)篇)v“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关于“修身修
10、身”v对己对己v言与行言与行v“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v“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八佾篇八佾篇)v“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宪问篇)v“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卫灵公篇)篇)关于关于“修身修身”v对己对己v仁、义仁、义v“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v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v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
11、也。”(述而篇)述而篇)v“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卫灵公篇)篇)v“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篇)子罕篇)关于关于“修身修身”对己对己v“君子不忧不惧。君子不忧不惧。”(“无疚无疚”)v“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颜渊颜渊篇)篇)v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v“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v“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颜渊篇)篇)v“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先进篇)先进篇)关于关于
12、修身修身”v对己对己v“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矣。”v“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衰,戒之在得。”v“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义。”(季氏篇)季
13、氏篇)对人对人v“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其何以行之哉?”(为政篇为政篇)v“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篇八佾篇)v“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颜渊篇)篇)v“以直以直(公正、正直)(公正、正直)报怨,以德报德。报怨,以德报德。”(宪问宪问篇)篇)关于关于“修身修身”关于关于“修身修身”v对人对人v“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学而篇)篇)v“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4、宪问篇)宪问篇)v“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v“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卫灵公篇)篇)对人对人v“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颜渊篇)篇)v“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卫灵公篇)篇)v“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宽恕宽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学 经典 讲座 第二 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