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改造伦理课件.ppt
《城市工程改造伦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工程改造伦理课件.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城市工程改造中的环境伦理城市工程改造中的环境伦理城市工程改造中的环境伦理城市工程改造中的环境伦理2025/7/9城市工程改造伦理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2025/7/9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古往今来,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工程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着人类的文明与智慧。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初期,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几乎等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其行动基本受自然支配。城市工程改造伦理现代发展观就是工业文明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最大危机就是价值观的危机。它只关心“如何发展”,而对于“为了什么发展”这一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却漠不关心。它所追求的是对自然
2、界的无限度地掠夺和挥霍,在生活方式上越来越“远离自然”、“背离自然”。并把这叫做“进步”和“文明”。其后果不仅会加剧人同外部自然的冲突,而且也会造成和加剧人同自身的自然的冲突,使人类在地球上无法持续地生存下去。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在影响人类环境的活动中,工程活动无疑是科学技术干预自然环境的主导力量。“任何一项科学发明或技术发展规律,只有通过工程活动才能实现其实际效用。同样,科学发明和技术应用产生的负面影响往往也是与工程活动相伴产生的。”本来是以造福人类为初衷的工程活动如今却成了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让人们不得不认真反思。城市工程改造伦理错误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通过工程来榨取自然界的能量,从自然
3、界获得物质财富。在这种观念看来,自然只是工程活动改造、征服的对象,而不是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主要关心怎样从自然界摄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忽视了自然界在为人类提供物质财富之外的其他方面的意义,忽视了人类需要对自然负什么责任。随着工程技术活动和技术产品的增多,大型工程项目的不断出现,人类工程技术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甚至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恶果。城市工程改造伦理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对环境的影响2025/7/9城市工程改造伦理为了便于讨论与环境伦理相关的一些问题,这里主要谈谈水利工程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城市工程改造伦理1、对水环境的
4、影响: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本身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和结构。终年湍流的流水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如在河流上建坝,会使上游水流减速,水深增大,污染物容易富集,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体增大后,水温结构会发生变化。水库水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分层温度高低的变化,水库下部的低温水对农作物、水生生物、人类生活等产生危害,造成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减产,影响水生生物(主要是温水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不利于工作、学习和娱乐。水利对水体密度、溶解氧、微生物和水生生物都会产生影响,下游河道的径污比和鱼类繁殖条件发生变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会污染水质,增加水体浑浊度。城市工程改造伦理2、对土壤环境
5、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兴建会使下游平原的淤泥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城市工程改造伦理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施工作业及运输中产生的扬尘,工地上松散的土料及道路上洒落的土料被风吹起机械、车辆排放的废气施工人员生活燃煤产生的废气城市工程改造伦理4、对生物的影响。许多鱼类都有沿河逆流而上,到上游产卵后再回下游和下海的习惯,水利工程截断了鱼类的回溯通道植物会被淹没枯萎,动物要窜移地方,如果施工地有珍惜或濒危的物种,问题就更大。城市工程改造伦理5、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大型的水利工程需要移民,移民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大课题。如果移民未加妥善
6、安置,附近缺乏足够的和适宜的环境可供移民生产、生活,他们会进行有害开发,严重的会导致水体流失、恶化生态环境。城市工程改造伦理6、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会影响施工区的环境卫生和当地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健康。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会改变某些病原体寄生环境及栖息地,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水相关的疾病,如血吸虫病,脑炎,痢疾等,会增多,影响库区及周围居民的健康城市工程改造伦理7、对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部分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淹没。一些秀丽的景色会风光不再,一些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址会永沉海底。城市工程改造伦理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三峡
7、工程三峡工程三峡工程三峡工程2025/7/9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城市工程改造伦理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对三峡工程的兴建,自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提出至今,六十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夙愿。建设长江大坝是中国领导人长期以来的梦想,一方面是想利用其水利资源,但更主要的是为了防止洪灾。城市工程改造伦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曾经数次批准三峡大坝的建造,但因为存在技术难题,又数次被搁置。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该计划仍然面临诸多质疑。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建造大坝和水库不但会迫使大量农民向城市迁徙,还会毁灭当地一批中国最宝贵的历史遗迹和庙宇。城市工程改造伦理1989年4月,中国政府对批
8、评意见作出回应,宣布将把三峡大坝计划再推迟至少5年。在1992年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完成了最终的环境可行性评估报告,同年晚些时候,该计划经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建设三峡工程,总共需开挖土石方一亿多立方米,浇灌混凝土二千多万立方米,如果这些土石方一米见方堆联起来,其长度相当我国海陆疆域总长度的三倍。此外整个工程还需钢材三十多万吨,水泥四百七十多万吨,木材四十多万立方米,予计总投资额可达二百亿元,其工程之宏伟,效益之巨大,在世界同类工程中也名居前列。城市工程改造伦理三峡工程的环境伦理争议一、有利的一面1)可有效地控制长江洪水。提高中下游河段两岸平原的防洪能力,有效地减免洪灾对生产、生活环
9、境的破坏,有效地减缓下游洞庭湖的萎缩,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效益显著。城市工程改造伦理2)水利发电三峡工程利用水能发电,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可替代年燃烧5000万吨原煤的能量,这意味着每年可少向大气层排放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1亿吨,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1002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以及大量的固体废渣。城市工程改造伦理3)水质、水量调节三峡水库将有效地调节长江不同季节不均衡的流量分布状况,可提高枯水季节的下游水量,有利于改善枯水期的水质。城市工程改造伦理4)周围环境的改善。水库将改善库区气候,有利于拓展农业,扩大和改善鱼类和水生生物生栖环境。宏伟的三峡工程和秀丽的三峡
10、风光将形成新的景观。城市工程改造伦理二、争议的一面1)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的陆生植物的影响三峡工程建库后,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58属、560种。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因此,不致于造成物种的灭绝。其中有三种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川明参)必须妥为保护。城市工程改造伦理2)三峡工程对水生珍稀动物白鳍豚影响 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白鳍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 1600千米的江段内,以鱼为食,喜结群活动小群约23头,大群约916头。三峡水库蓄
11、水后,枯水季节长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增大,对白鳍豚越冬极为有利,搁浅死亡可望避免;加强管理,渔业活动引起的意外死亡可大大减少;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中游江段白鳍豚被轮船螺旋桨击毙事件将会有所增加,应抓紧研究白鳍豚追逐轮船螺旋桨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长江新螺江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已由农业部批准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滩口江段,全长135千米,该区江面开阔,河道曲折,水深约25米,流速约每秒0308米,浅滩、江心洲星罗棋布,是目前白鳍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也是白鳍豚的理想生存环境。城市工程改造伦理3)三峡工程对我国特有的水生珍稀动物中华鲟的影响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
12、大型洄游鱼类,是1.4亿年前和恐龙同时代的生物,素有“活化石”之称。三峡工程位于葛洲坝上游,不再存在阻隔中华鲟洄游路线问题。但三峡工程在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将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减少,这就有可能干扰中华鲟在葛洲坝工程下游的栖息和产卵活动。城市工程改造伦理4)崩塌体、滑坡体三峡水库蓄水后,将会使一些不稳定的崩塌体、滑坡体滑入长江,有的将会威胁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就将一些已经预测到的不稳定的崩塌体、滑坡体加以治理(有的可采取工程治理,有的可采取搬迁避让),成为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第三项重要任务。滑坡还可能引发水啸。狭窄的峡谷会起到放大岩石塌落所激起水浪的作
13、用,引发下游巨浪。类似的灾难曾于1963年在意大利北部的维昂特水坝(Vaiont Dam)发生过,导致两千人丧生。城市工程改造伦理5)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和化肥残留物造成三峡水体中的氮和磷含量较10年前上升了10倍。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激增,2000至2005年间增长了一倍以上。而在这一地区生活着1.6亿人,其中包括位于三峡大坝上游640公里处全球最大都市重庆的3,000万人。在1995至2005年间,长江流域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2.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正迅速从农业经济向重工业经济转型。城市工程改造伦理6)其他淡水咸化: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
14、水正在倒灌入内陆。下游影响:大坝的水流速度目前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而水库水位的波动也被认为是湖南省农民所遭遇奇特鼠灾的根源。城市工程改造伦理现在看来,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但负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不应该纠缠在谁是谁非的问题上,而应该多花些时间、花些气力在负效应的预防和治理上。城市工程改造伦理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伤心工程伤心工程伤心工程伤心工程”的启示的启示的启示的启示2025/7/9城市工程改造伦理青海省乐(都)化(隆)公路是今年5月开工的,预计10月竣工通车,是向国
15、庆献礼的富民工程。但中国青年报日前披露,这条路在建设中使高原原始植被惨遭破坏,毁掉了原本风景如画的一幅绿色长卷,“献礼工程”变成了令人扼腕的“伤心工程”。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原因何在?据承建方说,建这条路资金缺口很大。为降低成本,采用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原始修路方式。为降低成本,建设中产生的上百万立方米弃渣没有外运,而是随意堆放。高原大量的植被,有的甚至是经过千万年逐渐形成的植被就在劫难逃了。城市工程改造伦理澳大利亚凯恩斯热带雨林建索道的对比例子一条普通的索道,造价高达3亿多澳元,折合人民币15亿元之多。如此高昂的代价,是因为当地政府明文规定,建索道不能破坏山上的一草一木;为保护植被,只好
16、空中作业,动用直升机把设备一件一件吊下去。巨大的成本,就是这样升上去的。这与上述修路的例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城市工程改造伦理任何工程都需要计算成本,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这当然是对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来算这个成本账?我们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成本与效益的得失?成本账要综合算,既要算经济成本,也要算生态成本。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如果单从经济的角度看,花15亿元建一条索道,确实不合算。但正是这个“不合算”,保证了生态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其实质是告诉人们:生态第一、经济第二,经济建设要服从于生态保护,应遵循这个原则来处理建设中经济成本与生态成本的关系。令人遗憾的是,经济是“硬”指标,生态是“软”约束
17、只考虑经济成本而忽视生态成本的现象,在我们有些地方比比皆是。城市工程改造伦理效益得失要综合衡量,既要看到眼前的、局部的效益,更要看到长远的、整体的效益。乐化公路建设,从眼前和局部来看,是降低了修路成本,承建方多赚了钱。但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却是得不偿失的。专家指出,高原的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恢复不仅要投入巨资,而且难度非常大,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再恢复。城市工程改造伦理类似这样的例子,现实中还有不少。比如:为降低成本,一些地方有污水处理系统而不用。淮河治污是最明显的,过去10年间该流域建了57座污水处理厂,但其中有一大半处于停机状态,有的只是应付检查时开一下。与此同时,为治理淮河污染,10年来国
18、家投入了数百亿元,但淮河水质却没多大改观。是得是失,不言自明。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大量的教训一再警示我们,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治理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以“伤心工程”为戒,我们再也不能干为了所谓的“降低成本”而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的事情了!城市工程改造伦理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三门峡三门峡三门峡三门峡”大坝之争大坝之争大坝之争大坝之争2025/7/9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城市工程改造伦理一、概况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下段的干流上,连接豫、晋两省。其右岸为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左岸为山西省平陆县三门乡。此处距离黄河入海口约1027千米。河中石岛屹立,将河流分
19、成三股:鬼门河、神门河与人门河,故名“三门峡”。在三门下游400米处,又有石岛三座,其中一名砥柱石,挺立于黄河惊涛骇浪之中,“中流砥柱”由此而来。城市工程改造伦理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也是建国后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建设工程。其控制流域面积68.8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1.5%;控制了黄河干流三个洪水来源区的两个,占总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城市工程改造伦理二、19301940年代设想最早提出在黄河三门峡修建拦洪水库是在1935年。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
20、师李仪祉倡议在潼关至孟津河段选择适当地点修建蓄洪水库。他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同事,来自挪威的主任工程师安立森(S.Elisson)经过实地考察,发表了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个坝址的勘查报告。然而两年后,抗战爆发,三门峡地区落入日本人之手。在此期间,侵华日军东亚研究所也提出了一个兴建三门峡水电站的计划。城市工程改造伦理抗战胜利,国民政府1946年重新将三门峡水库提上日程,聘请专家组成黄河顾问团实地考察。顾问团的4位美国专家雷巴德(Eugene Reybold)、萨凡奇(John Lucian Savage)、葛罗同(J.P.Growdon)、柯登(John S.Cotton)对于每个问题都有激
21、烈争论。他们提出的初步报告指出:三门峡建库发电,对潼关以上的农田淹没损失太大,又是以后无法弥补的。建议坝址改到三门峡以下100米处的八里胡同。其首要任务在防洪而非发电。城市工程改造伦理三、19511953年三起三落1950年1951年195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率领张含英、张光斗、冯景兰和苏联专家布可夫等勘察了潼关至孟津河段,提出应提前修建潼孟段水库,坝址可选择在三门峡或王家滩。这是对此前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初步意见在三门峡建设350米水库,以发电、灌溉、防洪为开发目的的初步方案的肯定。然而到了1951年,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主要是从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条件来看,在黄河
22、干流修建大水库,困难太大,主张从支流解决问题。于是转向支流水库的研究,三门峡水库计划被放弃。城市工程改造伦理1952年经过黄委会的勘察研究计算,发现支流水库控制性差,花钱多,效益小,不理想,仍需从干流入手。同时,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力主在干流上建设大型水电站,于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峰回路转。这年5月,黄委会主任王化云、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副局长张铁铮和苏联专家格里柯洛维奇等勘察三门峡后认为能够建设高坝,主张把三门峡水库蓄水位提高到360米,用一部分库容拦沙。此间另一种意见则是坝址下移到八里胡同建冲沙水库,利用该处的峡谷地形冲沙,且可避免淹没关中平原。但是,经过计算,八里胡同冲沙水库难以实现,而三
23、门峡水库淹没损失太大,受到主要淹没区的陕西省的强烈反对。从下半年起,转而研究淹没较少的邙山水库方案。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王化云汇报的是邙山方案。这标志着第二次放弃了三门峡水库计划。城市工程改造伦理1953年经过计算,邙山水库仍然需投资10亿元以上,移民15万人,且没有综合利用效益,于是1953年2月,王化云向毛泽东汇报了三门峡建库方案以及整个黄河的治理方策,获得赞许。其后,水利部批示:要迅速解决防洪问题,花钱不能超过5亿元,淹没不能超过5万人。由于兴建远远超出这一限制,三门峡水库第三次被搁置。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四、1954年苏联专家思路1954年1月,苏联电站部派出以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
24、以下简称列院)专家为主的苏联专家综合组,帮助中国制定治理和开发黄河规划。列院副总工程师A.A.柯洛略夫。经过近两个月的实地考察,赞赏三门峡是一个难得的好坝址,对于其淹没损失大的问题,柯洛略夫说:“任何一个坝址为了调节洪 水 所 必 需 的 库 容,都 是 用 淹 没 换 来 的。”当年4月,水利部成立了黄河规划委员会,10月,委员会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编制工作,选定了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为实施黄河规划的第一期重点工程。确定了三门峡水库正常高水位350米,总库容360亿立方米。城市工程改造伦理五、1955年进入决策阶段1955年,国家计委与建委党组联名将技经报告呈报毛泽东等41位党
25、中央领导人。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基本通过这一方案。7月中旬,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7月18日,邓子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7月30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柯洛略夫被任命为三门峡水利枢纽设计总工程师。城市工程改造伦理六、1957年1958年争论又起1957年初,提出了激烈的不同意见:其一是初步设计将水库高程在技经报告阶段的350米基础上又提高到了360米,库区淹没农田由200万亩增加到325万亩,移民由58.4万人增加到87万人。淹没地区大部分是关中沃野,陕西省反应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工程 改造 伦理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