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
《完整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word文档可编辑可修改 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1.0.4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
2、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2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2.0.4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2.0.5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
3、非饮用水。2.0.6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2.0.7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2.0.8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节地与室外环境w1节能与能源利用w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w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w5施工管理w6运营管理w7w4设计评价居住建筑0.210.240.200.180.160.140.170.180.160.
4、170.130.280.190.230.190.140.150.190.140.15公共建筑运行评价居住建筑0.100.100.100.10公共建筑 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3.1.2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
5、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3.1.4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尚应进行现场考察。3.2评价与等级划分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7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3.2.2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 2类指标进行评价,但可预评相关条文。运行评价应包括 7类指标。3.2.3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
6、3.2.4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3.2.5评价指标体系 7类指标的总分均为 100分。 7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 Q、Q、Q、123Q、Q、Q、Q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4567分值再乘以 100分计算。3.2.6加分项的附加得分 Q按本标准第 11章的有关规定确定。83.2.7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ww按表 3.2.7取值。7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17Qw Qw Qw Qw Qw Qw Qw QQ(3.2.7)112 23 34 45 56 67 78表3.2.7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注: 1、表中“”表示施工管
7、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2、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所对应权重的平均值。3.2.8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个等级。 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 50分、 60分、 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2.9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4节地与室外环境4.1控制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8、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 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4.2评分项土地利用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 19分。对居住建筑,根据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按表4.2.1-1的规则评分;对公共建筑,根据其容积率按表4.2.1-2的规则评分。表4.2.1-1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评分规则表4.2.1-2公共建筑容积率评分规则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总分值为 9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
9、达到 30%,旧区改建达到 25%,2)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按表 4.2.1-1的规则评分,最高得 7分。1居住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得2分;表4.2.2-1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规则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A(m2)得分3层及以下35 A 41A 3546层712层1318层20A 22A 2019层及以上11A 13A 11151923A 26A 2322A 24A 22容积率 R得分50.5 R0.80.8 R1.51.5 R3.5R 3.5101519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Ag得分新区建设旧区改建1.0m Ag 1.3m20.7m Ag0.9m2223571.3m Ag 1
10、5m220.9m Ag1.0m22Ag 1.5m2绿地率 RgAg 1.0m2得分25730% Rg35%35% Rg40%Rg 40%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高得 7分;1)绿地率:按表 4.2.1-2的规则评分,最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标得分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5% Rr 20%2建筑面积的比率 Rr20% Rr35%Rr 35%463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Rp1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Rp2Rp1 0.56Rp 0.7且Rp70%12 表4.2.2-2公共建筑绿地率评分规则2)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得 2分。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11、评价总分值为 6分,按表 4.2.3的规则评分。表4.2.3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分规则室外环境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计: 1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 0.2,得 2分;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分值为 4分。JGJ/T 163的规定,得 2分。GB 3096的有关规定,评价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评价总分值为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1)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 5m/s,且室外风速放大
12、系数小于 2,得2分;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分并累计: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5Pa,得 1分; 2过1)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 2分;0.5Pa,得 1分。2) 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总分值为 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遮荫措施的面积达到10%,得1分;达到 20%,得2分;2超过 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得 2分。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4.2.
13、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800m,得 3分;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得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 800m范围内设有 2条及以上3分;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得 3分。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评价分值为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评价总分值为 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3分; 2合理设置机动车1)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2)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3)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
14、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评价总分值为 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满足下列要求中 3项,得 3分;满足 4项及以上,得 6分: 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2)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500m; 3)场4)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3分。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得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至少 2项,得 3分: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使用效率;1居住建筑:步行距离不大于 300m;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边居民开放;5)场地 1000m范围内设有 5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2公共建筑:1) 2种及以
15、上的公共建筑集2)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3)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 4)室外活动场地错满足下列要求中 2项,得 3分;满足 3项及以上,得 6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 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用、资源共享;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4.2.12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评价分值为3分。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的场地进行雨水专2项规划设计,评价总分值为 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
16、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 3分;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得 3分; 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 50%,得 3分。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评价总分值为分。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 55%,得3分;达到 70%,得 6分。64.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评价总分值为1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3分; 2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木不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得少于 3株/
17、100m,公共建筑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得23分。5节能与能源利用5.1控制项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5.1.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5.1.3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5.1.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50034中的现行值规定。GB5.2评分项建筑与围护结构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评价分值为 6分。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
18、按下列规则评分:1设玻璃幕墙且不设外窗的建筑,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 5%,得 4分;达到 10%,得6分。2设外窗且不设玻璃幕墙的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 30%,得 4分;达到 35%,得 6分。3设玻璃幕墙和外窗的建筑,对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和外窗分别按本条第 1款和第 2款进行评价,得分取两项得分的平均值。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评分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 5%,得 5分;达到 10%,得10分。2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 5%,得 5分;
19、达到 10%,得10分。供暖、通风与空调5.2.4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评价分值为6分。对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直燃型和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其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规定 值的提高或降低幅度满足表 5.2.4的要求;对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机组类型能效指标提高或降低幅度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溴化锂吸收式
20、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COP)高6%直燃型蒸汽型制冷、供热性能系数高 6%低 6%(COP)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比( EER)高6%高8%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锅炉燃煤热效率高 3个百分点高 2个百分点燃油燃气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热效率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De得分35% De10%10% De15%De 15%710表5.2.4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提高或降低幅度5.2.5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绿色 建筑 评价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