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挡板盖板暂行技术条件.doc
《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挡板盖板暂行技术条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挡板盖板暂行技术条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挡板、盖板暂行技术条件二六年十月前 言客运专线桥梁采用整体式人行道挡板时,由于振动荷载、风力及列车风载较大,使得挡板尺寸大,自重较重;人行道盖板作为客运专线桥梁检查车的移动通道要承担相应的荷载,需增加其截面高度,自重也将加大。客运专线桥面设施多,各种设施的组合使铺设在桥面之上的二期恒载较重。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可大大减轻桥面二期恒载,提高桥面设施的耐久性,减轻安装难度。同时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并且在设计时留有了足够的富余量,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构件不开裂,整体性较好,能够很好地满足构件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根据铁道部研究开发计划项目“
2、RPC新型材料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前期研究(2003G039)”和“高速铁路桥面设施设计研究及高性能构件的研制(2004G015)”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国外有关研究和规定,于2005年开始编制,经过征求意见和审查,形成本暂行技术条件。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本技术条件参编单位:北京惠诚基业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阎贵平、季文玉、安明喆、钟铁毅、都清、周之琪李承根、辛兵、徐升桥、邓运清、王召祜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目 录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24、技术要求25、检验规则
3、86、验收标准87、质保期9附录(规范性附录):设计原则10编制说明:12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挡板、盖板暂行技术条件1、适用范围本暂行技术条件规定了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以下简称RPC)材料的铁路客运专线桥梁人行道挡板、盖板的技术要求、主要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制造技术验收书、验收标准、质保期等内容。本暂行技术条件适用于采用RPC材料的铁路客运专线桥梁人行道挡板、盖板的设计、制作、检验。普通铁路桥梁、路堤上采用时可参照本暂行技术条件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设计规范、规程中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暂行技术条件中引用而
4、构成本暂行技术条件中的条文。在暂行技术条件颁布时,所示版本均有效。所有引用的标准及设计规范、规程都有可能在本暂行技术条件使用期间被修订,使用本暂行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设计规范、规程最新版本的可能性。(1)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 铁建设2004157号(2)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5140号(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4)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1-2005(5)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03-2002(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TB10415
5、2003(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8)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210-2001(9)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10)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10425-1994(1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12)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1997(13)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1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15)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JGJ63-1989(16)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
6、1992(17)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电量快速测定方法 ASTM cl 202-97(18)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 GBJ82-85(1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1998(2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3-1991(2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701-1997(22)钢纤维混凝土 JG3064-19993、术语RPC:是由各种专用原料经过特定工艺条件生产出来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其力学和物理性能与现有混凝土材料有较大区别,其设计和施工除特别指明外,不能直接套用现有混凝土材料构件的有关规定进行。人行道挡板:是位于铁道线路外侧,人行道平面以上,起防护作用的板状
7、构造物。人行道盖板:是桥梁上供工作人员和桥梁检查车通行的通道路面盖板。构件:在本暂行技术条件中专指客运专线RPC材料人行道挡板及盖板。4、技术要求采用RPC材料的铁路客运专线桥梁人行道挡板、盖板应按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图纸及本暂行技术条件制造。4.1 产品类型客运专线采用RPC材料制造的人行道挡板及盖板。4.2 原材料要求4.2.1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应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4.2.2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其性能应符合GB175-1999规定,不得使用其他品种水泥。4
8、2.3骨料应采用SiO2含量大于97的石英砂,分粗粒径石英砂(1.00.63mm)、中粒径石英砂(0.630.315mm)、细粒径石英砂0.3150.16 mm)及超细粒径石英砂(0.16 mm以下)四个粒级,含泥量不应大于0.5%,筛分试验按TB10210-2001规定进行。4.2.4所采用的钢纤维应满足:直径0.180.23mm,长度1214mm,抗拉强度不得低于2850MPa,其他性能应满足JG3064-1999技术要求。4.2.5外加剂应符合GB8076规定,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掺入氯盐类外加剂,且减水率不得低于29%,硫酸钠含量不得大于2%。外加剂掺量由试验确定。4.2.6拌
9、和物用水应符合JGJ63-1989的要求。凡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均可使用。4.2.7钢筋(带肋、光圆钢筋及盘条)性能应符合GB1499-1998、GB13013-1991及GB/T701-1997的规定。4.3 配合比试验客运专线RPC材料人行道挡板、盖板生产前应进行配合比试验,试件的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氯离子渗透系数、抗冻性能等参数。拌合物的坍落度应满足施工要求。4.4 主要工艺技术要求4.4.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保证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定位。4.4.2 RPC材料的配制和灌注工艺4.4.2.1搅拌设备应为强制式搅拌机,搅拌速
10、度不低于45转/分。4.4.2.2 RPC材料的水胶比不应大于0.2。4.4.2.3在配制RPC材料拌和物时,水泥、专用掺合料干燥状态的用量均按质量计,称量应准确到1%;骨料采用干燥骨料,用量按质量计,称量应准确到2%;水、外加剂的用量按质量计,称量应准确到0.5%。4.4.2.4投料顺序应为石英砂、钢纤维、水泥、RPC专用掺和料、水、外加剂,干料先预搅拌5 min,加水、外加剂再搅拌4min。4.4.2.5 RPC材料拌合物坍落度应小于180mm。4.4.2.6搅拌完毕的RPC材料拌合物应在30min内灌注完毕。构件宜连续灌注,最大间隔时间应不超过6min。4.4.2.7 RPC材料搅拌、运
11、输、浇注及构件静停应在18以上的环境下完成。4.4.2.8在灌注RPC材料构件过程中,应随机制作RPC材料试件。试件应随构件或同条件下成型,并随构件同条件养护。4.4.2.9试件的留置与试验 RPC材料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氯离子渗透系数、抗冻融性能测定试件,应在RPC材料的浇注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RPC材料力学特性(含立方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每50m3检验一组,批量不到50m3,按50m3考虑。每次取样应至少各留置两组。2)RPC材料氯离子渗透系数与抗冻融性能每1000m3检验一组,批量不到1000m3,按1000m3考虑。4.4.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客运 专线 活性 粉末 混凝土 RPC 材料 人行道 挡板 盖板 暂行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