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作业设计2.doc
《小学四年级科学作业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作业设计2.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第一单元:有生命的物体第一课:动物怎样生活一、课前作业:观察一种动物,记录它们是怎样生活的二、 我能填空蚕的生长过程经过卵、 、蛹、 这四个阶段。三、 课外探究:继续观察研究小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写观察日记。第二课:形形色色的动物一、我能填空:动物的生活需要 、 、 、等条件。二、我能选择:1、狗属于下面哪类动物( )A. 鸟类 B. 哺乳类 C. 鱼类 D. 爬行类2、和猫同属一类的动物是( )A. 鱼 B. 狗 C. 鸟 D. 蚯蚓三、我能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都相同。 ( )2、世界上的动物不仅身体构造不同,生活习性
2、和繁殖方式也不同。( )3、动物能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植物不能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四、课外探究:观察植物是怎样生活的第三课:植物怎样生存一、课前作业:观察家里的一种植物,看看它是怎样生存的二、我能填空:(1)植物叶子上的气孔是植物与外界交换 的通道。(2)植物的养料是由叶子依靠 中的能量、空气中的 和水制成的。(3)植物叶子上的 是植物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通道。三、我能选择:绿叶制造养料,需要吸收空气中的(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氢气第四课:植物的根和茎一、我能选择:植物是依靠哪一部分把根吸收的水输送到其他部分的( )A. 根 B. 茎 C. 叶 二、我能填空:(
3、1)植物的根有 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有 水分和养料的作用。(2)植物是依靠 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的。三、课外探究:继续观察植物的根和茎,了解还有什么用处。第五课: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前作业:收集植物和植物的资料二、我能填空:凤仙花的一生经历了 、 、 、 和 5个阶段。第六课:动物和植物一、我能选择:1、下面哪些物体是生物( )A. 石头 B. 塑料 C. 树 D. 计算机2、人类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 )A. 植物 B. 非生物 C. 生物 D. 动物二、我能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都相同。 ( )2、塑料玩具猫是生物。 ( )3、蛇
4、和龟是同一类动物。 ( )4、人类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 ( )5、世界上的动物不仅身体构造不同,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也不同。( )三、课外探究:对人和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人类的进化问题等,小组合作完成。第二单元溶解第一课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我能填空:物质在水里,变成了肉眼 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不能用 的方法分离,叫 。二、课外探究:收集身边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记录在笔记本上。第二课 怎样加快溶解一、我能填空:1、 请你写出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 、 、 2、研究“热水”能加快物质溶解的实验: 把大小、形状 的两块肥皂,分别放进 水和 水中,两杯水的水量 。第三课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
5、少食盐一、我能判断 :一杯水里能溶解无限多的食盐。( )二、课外探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蔗糖第四课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一、我能填空:蒸发减少 ,就可以把盐析出来。二、课外收集资料:海水是怎样变成盐的第五课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我能选择: 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是( )A醋 B酒 C洗洁精 D食用油二、我能判断 :气体不能溶于水。( )第三单元天气第一课 云和雨一、我能填空:在图片中填上天气情况:二、课外探究小制作:做个量雨器。第二课 风的观测一、我能做个小风车。二、填表:时间 云量 天气 风向 风力等级第三课 气温的变化课外探究: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了解过去一周的气温,画出气温变化的折线图。第四课
6、 我们关心天气课外探究:设计并制作一个可更换的天气预报牌。第四单元 磁铁第一课 磁铁的磁性一、我能填空: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种性质叫( )。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 ),磁铁有( )个磁极。第二课 磁铁的两极我能动手做:用卡纸或木头制作一辆磁铁小车。第四课 指南针一、制作一个简单的指南针,并且根据自己做的指南针的指向填空:我现在站在操场中间,面向旗台:我的东面是( ) 我的西面是( )我的南面是( ) 我的北面是( )第五单元 声音第一课 听听声音一、我能填空: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 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我能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物体振动快,声
7、音就 ,物体振动慢,声音就 。2 把手放在声带的位置,当我们说话时,会感觉到声带 。第三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我能填空1、 声音能在 、 、 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 。2、声音不能在 传播。第四课 控制物体发出声音一、我能判断: 在图书馆、电影院、医院等公共场所,要控制自己的声音。( )二、课外探究:调查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减少噪音的。第五课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课外探究:制作小乐器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
8、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4、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6、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10、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
9、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1、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13、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 信息。14、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15、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6
1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17、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18、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19、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
11、来消毒和防腐。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
12、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第三单元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高不同。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科学 作业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