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规划.doc
《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规划.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规划(2014-2020年)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2014年1月目 录一、 人工鱼礁建设现状1(一)基本情况1(二)存在问题2二、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3(一)指导思想3(二)基本原则3(三)规划目标4三、 建设内容与区域布局5(一)建设内容5(二)区域布局51、东营近海人工鱼礁带62、莱州湾人工鱼礁带73、渤海海峡人工鱼礁带94、烟台近海人工鱼礁带115、威海近海人工鱼礁带136、荣成近海人工鱼礁带157、文登-海阳近海人工鱼礁带178、青岛近海人工鱼礁带199、日照近海人工鱼礁带20四、 投资概算22(一)资金投入机制22(二)投资额及构成22五、 保障措施23(一)
2、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23(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鱼礁管理23(三)落实规划任务,强化建设管理24(四)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投入机制24(五)开展科技攻关,提高技术含量24(六)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意识25附图 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规划(2014-2020年)布局图26- 25 -为优化人工鱼礁建设布局,提高人工鱼礁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保障人工鱼礁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国家及山东省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编制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一、 人工鱼礁建设现状(一)基本情况人工鱼礁作为一项改善海洋生态、养护渔业资源的重要设施,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我省适宜
3、建设的人工鱼礁主要分为经济型(即资源增殖型,下同)和生态型(即休闲生态型和资源保护型,下同)两类。自2005年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以来,通过项目带动,建立健全人工鱼礁建设管理制度,加强人工鱼礁建设管理,人工鱼礁建设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10月底,省级以上财政及专项扶持资金累计投入3亿多元,扶持人工鱼礁建设项目76个,带动社会投资12亿元,全省共建设规模以上的人工鱼礁区170多处,其中,烟台市85处,威海市77处,青岛市6处,日照市8处,潍坊市2处,共投放大料石、混凝土构件、船礁、钢制构件、复合材料构件等各类礁体1000万多空方,建成礁区面积1.5万公顷。目前,我省已经成为全国人工鱼礁建设
4、规模最大、管理最规范、效果最突出的省份。持续开展的大规模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保护了近岸产卵场和索饵场,养护了近海生物资源,极大增加了鱼、虾、贝、藻资源量,提升了海区的固碳能力,增强了渔业碳汇作用。据我省对人工鱼礁附着情况研究测算,全省1.5万公顷人工鱼礁区每年可通过藻类、贝类增殖等方式吸收大气和海洋中的碳约38.4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40.8万吨,按照林业使用碳计量标准计算,现有人工鱼礁每年对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相当于造林16万公顷,按照使用期30年计算,合计造林480万公顷,直接节省造林资金达400亿元。此外,礁区生物还能吸收净化海水中的氮、磷、钾,年吸
5、收量相当于20个日处理5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3.5年的工作量。除了生态效益,人工鱼礁建设还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2年我省已建人工鱼礁区共收获刺参、鲍鱼、鱼类等经济海产品2万多吨,带动了苗种培育、水产品加工、休闲海钓、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渔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岗位和渔民收入。(二)存在问题尽管我省人工鱼礁建设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总体建设规划,私投乱建现象突出,给今后的海洋综合利用和管理埋下隐患;二是人工鱼礁建设类型发展不平衡,经济型人工鱼礁比重过大,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相对滞后;三是人工鱼礁建设科技支撑力量不足,在礁区布局、礁体材料、礁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6、亟待加强。二、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树立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契机,优化人工鱼礁建设布局,把近海生态环境修复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定位清晰、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人工鱼礁体系,建设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遏制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势头,提升海洋生态修复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效率,发展滨海旅游业,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增强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基本原则1、生态优先,合理布局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生物资源养护为基本出发点,不断加大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坚持人工鱼礁建设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生物资源养护、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7、关联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科学开发礁区经济生物资源,努力实现生态、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保障人工鱼礁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2、因地制宜,保持特色规划立足当前我省海洋环境特点和人工鱼礁建设现状,以海区本底条件和区位优势为基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综合考虑濒危、经济和特有的水生生物养护、渔民转产转业、生态环境修复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等因素,结合区域底质、水深、海流及生物资源状况等,明确每个鱼礁规划区的功能定位,科学确定人工鱼礁建设的位置、类型和规模。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严格按照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要求,统筹考虑港口、锚地、航道、旅游、油气开发、海洋工程、倾倒区、排污
8、区等规划,优先选择海洋生物的索饵场、洄游通道,以及各类海洋与水产种质保护区的缓冲区,休闲海钓和海上观光旅游区域等,进行规划布局,为开展人工鱼礁“区域规划、整体环评、统一论证”打好基础。4、适当控制,和谐发展从生态和资源的角度对人工鱼礁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控制人工鱼礁规模。一是总量控制,科学限定各规划海区的建设规模;二是区域控制,对于水循环不畅的内湾海区要限制建设类型和规模;三是鱼礁类型控制,鼓励和引导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控制经济型人工鱼礁的投放。(三)规划目标1、规划期限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14-2020年。2、建设目标到2020年,通过人工鱼礁的设置,使近海规划海区局部水域生态系统得到修复
9、海洋捕捞作业方式明显优化,捕捞产量与资源再生量相协调,水域生态退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渔业资源利用步向良性循环。形成集海洋资源开发、增殖、海上游钓、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建设框架,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海洋牧场。规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目标(2014-2015年):计划建设礁群9个,新建人工鱼礁720万空方,建设面积8500公顷。以已有人工鱼礁建设基础的礁群为重点,扩大建设规模和范围,坚持生态型和经济型并举,积极开展生态型鱼礁示范与推广,建设重心逐渐由经济型转向生态型,保障人工鱼礁建设的稳定、科学发展。第二阶段目标(2016-2020年):计划新建礁群31个,
10、新建人工鱼礁2043万空方,建设面积28917公顷。以发展休闲海钓和开展对重要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水域保护为主要目标,主要开展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逐步扩大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范围和规模,达到改善海洋生态、养护渔业资源、促进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的目的。三、 建设内容与区域布局(一)建设内容根据山东近海海域生态及本底特点,在符合建设条件的海域内,择优选择37417公顷,新建经济型人工鱼礁和生态型人工鱼礁规模2763万空方,建设人工鱼礁群40个。(二)区域布局根据山东省沿海区位优势、海域生态类型、渔业资源特点和渔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根据“兼顾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休闲渔业、海洋捕捞业和海洋生态建设的协
11、调发展,统筹人工鱼礁、渔业保护区建设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等渔业资源养护手段,提高渔业资源修复效益,实现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生物资源养护”的建设思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划建设9大人工鱼礁带,40个人工鱼礁群,其布局为东营近海1个、莱州湾4个、渤海海峡9个、烟台近海4个、威海近海4个、荣成近海6个、文登-海阳近海5个、青岛近海4个、日照近海3个,形成规模适宜、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人工鱼礁建设格局,构成集人工鱼礁建设、休闲海钓、生态环境修复和资源合理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工程建设框架。1、东营近海人工鱼礁带本区规划1个礁群,为东营河口区人工鱼礁群。区位优势。位于渤海西南部,海水温度、盐度受大陆气候
12、和黄河径流的影响较大,含盐度低,含氧量高,有机质多,饵料丰富。有浮游动物30余种,底栖生物40余种,适宜多种鱼虾类产卵、索饵、洄游、栖息,是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以及文蛤等贝类的重要产地。规划涉及海区面积1626公顷,区域内已建设人工鱼礁200公顷。功能定位。生态型人工鱼礁。借鉴国外利用海上废弃石油平台改建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的成功经验,利用胜利油田废弃的石油钻井平台,探索休闲游钓鱼礁建设。建设规模。重点对废弃油井进行改造,配合投放混凝土构件礁、船礁等大型礁体25万空方,建设生态型人工鱼礁群600公顷。礁群分布。东营河口区人工鱼礁群。位于河口区近海,海域水深514m,底质为软泥、泥沙,海底地势平坦
13、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规划涉及海区面积1626公顷,改造利用废弃油井架30-50座,配合投放混凝土构件、石料等礁体25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600公顷。2、莱州湾人工鱼礁带本区规划4个礁群,分别是莱州湾中部人工鱼礁群、莱州太平湾芙蓉岛人工鱼礁群、莱州石虎嘴人工鱼礁群、招远辛庄人工鱼礁群。区位优势。位于莱州湾中东部,西起寿光市近海,东至龙口市屺姆岛,该海域共有浮游植物32属85种,以近岸广盐种为代表,浮游动物基本属于广温广盐类型,底栖生物种间分布比较均匀,生存环境良好,盛产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刺参、真鲷、许氏平鮋等。规划涉及海区面积25359公顷,区域内已建大型增殖型人工鱼礁22处,面积
14、1800公顷。功能定位。经济型、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规模。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报废渔船、石料等各类礁体436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8500公顷。礁群分布。(1)莱州湾中部人工鱼礁群。位于莱州湾中南部,水深1015m,底质为粉砂质粘土、砂质粉砂,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规划涉及海域面积300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礁、改造船礁等礁体46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3000公顷。(2)莱州太平湾-芙蓉岛人工鱼礁群。位于莱州叼龙嘴以南海域,水深510m,底质以粗砂为主,芙蓉岛周围有少量岩礁,海底平坦。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同时开展人工藻礁建设,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14788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
15、鱼礁140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船礁等礁体18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4000公顷。(3)莱州石虎嘴人工鱼礁群。位于莱州叼龙嘴东北海域,水深510m,平均水深7m,底质坚硬、密实,分布稳定,以泥沙、碎石为主,不均等的分布有礁石,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6158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型人工鱼礁20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石料等礁体6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500公顷。(4)招远市辛庄人工鱼礁群。位于招远辛庄镇近海,水深612m,底质为沙、泥沙、少量岩礁。鱼礁定位为以经济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1413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200公顷
16、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石料、改造船礁等各类礁体7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520公顷。3、渤海海峡人工鱼礁带本区规划9个礁群,分别是龙口桑岛人工鱼礁群、长岛南北隍城人工鱼礁群、长岛大小钦岛人工鱼礁群、长岛砣矶-喉矶-高山岛人工鱼礁群、长岛大小竹山岛-车由岛人工鱼礁群、长岛挡浪岛-螳螂岛人工鱼礁群、长岛大小黑山岛人工鱼礁群、长岛南北长山岛人工鱼礁群、蓬莱刘家沟人工鱼礁群。区位优势。位于渤海海峡,西起龙口桑岛,东至蓬莱龙门眼,涉及长岛诸岛,海水透明度高,大部分海区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生物资源丰富,是刺参、褐牙鲆、半滑舌鳎、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众多经济鱼虾蟹的索饵、繁育的场所。规划区域面积1
17、2137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设大型人工鱼礁22处,面积1380公顷。功能定位。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规模。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报废渔船、石料等各类礁体387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3470公顷。礁群分布。(1)长岛南北隍城人工鱼礁群。位于南隍城、北隍城一带,水深1020m,底质主要是钙质结核砂和砂,其次含有砂质粉砂和粘土质粉砂,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1456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20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铁质构件等礁体6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600公顷。(2)长岛大小钦岛人工鱼礁群。位于大钦岛、小钦岛一带海域,水深520m,底质为钙质结核砂和砂,砂
18、质粉砂和粘土质粉砂,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893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20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等礁体3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300公顷。(3)长岛砣矶-喉矶-高山岛人工鱼礁群。位于砣矶岛-侯矶岛一带海域,水深520m,底质为砂、砂质粉砂和粘土质粉砂,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510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10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等礁体2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200公顷。(4)长岛大小竹山岛-车由岛人工鱼礁群。位于大竹山岛、小竹山岛一带海域,水深520m,底质为钙质结核砂和砂,砂质粉砂和粘土质粉砂,鱼礁定位
19、以生态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188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面积3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等礁体2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区150公顷。(5)长岛挡浪岛-螳螂岛人工鱼礁群。位于挡浪岛、螳螂岛一带海域,水深520m,底质为砂、砂质粉砂和粘土质粉砂,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137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3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等礁体1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60公顷。(6)长岛大小黑山岛人工鱼礁群。位于大黑山岛、小黑山岛一带海域,水深520m,底质为钙质结核砂和砂,砂质粉砂和粘土质粉砂,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349公
20、顷,目前海区内已建人工鱼礁4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等礁体3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300公顷。(7)长岛南北长山岛人工鱼礁群。位于南长山岛、北长山岛一带海域,水深520m,底质为钙质结核砂和砂,砂质粉砂和粘土质粉砂,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650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6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等礁体3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300公顷。(8)龙口桑岛人工鱼礁群。位于龙口屺姆岛西部海域,水深612m,底质以沙砾石为主,兼有岩礁底质和泥沙底质,鱼礁定位为生态型人工鱼礁。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2445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300公顷。规划投
21、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等礁体20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200公顷。(9)蓬莱市刘家沟人工鱼礁群。位于蓬莱市近海海域,水深818m,底质为泥、泥沙、少量岩礁,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5509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40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改造船礁等礁体167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面积1360公顷。4、烟台近海人工鱼礁带本区规划4个礁群,分别为烟台套子湾人工鱼礁群、烟台崆峒列岛人工鱼礁群、烟台玉带山四十里湾人工鱼礁群、烟台养马岛人工鱼礁群。区位优势。位于烟台市区北部近海,西起烟台开发区近海,东至牟平近海,由于受暖流、山东沿岸流及渤海海峡等因素影响,是各种经济鱼虾类的
22、洄游通道和产卵、索饵场所,生物资源种类有260多种,主要的经济生物有许氏平鮋、鲈鱼、大泷六线鱼、刺参、日本蟳等,非常适宜建造人工鱼礁。规划人工鱼礁区面积22889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3170公顷。功能定位。生态型、经济型人工鱼礁。建设规模。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报废渔船、石料等各类礁体677万空方,新建人工鱼礁区面积5520公顷。礁群分布。(1)烟台套子湾人工鱼礁群。位于烟台开发区套子湾海域,主要为浅海平原,湾内海底向北倾斜,水深620m,底质为泥、泥沙,鱼礁定位以生态型为主导。礁群规划涉及海域面积4884公顷,目前区域内已建人工鱼礁面积100公顷。规划投放混凝土构件、报废渔船、石料等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人工 建设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