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PPT课件.ppt
《川崎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崎病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川崎病概述概述 川崎病(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是一种病因不明,以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种病因不明,以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为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血管炎和淋巴结肿大为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综合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好发于婴幼儿,53939,典型为稽留热和弛张热,典型为稽留热和弛张热 热程热程10-1410-14天天.至少至少55天天 如果不治疗平均热程如果不治疗平均热程1111天天 可有体温退后可有体温退后1-21-2天复升天复升,或或3 3次反复次反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发热(一)发热 89-100%患者患者,急性
2、期发热后急性期发热后24-48小时之内小时之内出现,球结膜充血重于睑结膜充血。出现,球结膜充血重于睑结膜充血。无水肿及分泌物。无水肿及分泌物。1-2周消退,自限性。周消退,自限性。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二)(二)眼结膜炎眼结膜炎 发病后发病后24-48小时出现小时出现 持续持续9-12天天 与眼充血时间相近与眼充血时间相近 草莓舌草莓舌 口唇黏膜及皮肤交界处皲裂口唇黏膜及皮肤交界处皲裂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三)(三)口腔黏膜病变口腔黏膜病变 草莓舌草莓舌 口唇皲裂口唇皲裂 急性期:手足末梢出现红斑,硬肿急性期:手足末梢出现红斑,硬肿恢复期:指趾端脱屑恢复期:指趾端脱屑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四)(四)四肢变
3、化四肢变化肢端硬性肿胀肢端硬性肿胀肢端膜状脱屑肢端膜状脱屑肛周脱皮 发热后数天发热后数天,于手足硬肿周期出现于手足硬肿周期出现 多形性红色皮疹多形性红色皮疹:播散性红斑、丘疹、斑丘疹、偶有小播散性红斑、丘疹、斑丘疹、偶有小 脓疱;可相似于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脓疱;可相似于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全身性分布全身性分布 持续持续5-7天天 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硬结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硬结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五)(五)多形性皮疹多形性皮疹 70%病人发生,发病后病人发生,发病后1-2天出现持续约天出现持续约10天天 颈淋巴结肿大颈淋巴结肿大1.5cm以上以上 多单侧发生多单侧发生 非化脓性,触痛不
4、明显非化脓性,触痛不明显 偶有颌下弥漫性肿胀,可能被误诊为偶有颌下弥漫性肿胀,可能被误诊为“腮腺炎腮腺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六)颈部(六)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注:注:6个主症状中,含发热在内的个主症状中,含发热在内的5条即可确诊条即可确诊;或具或具四个四个 主症状但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主症状但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 变者也可诊断变者也可诊断KD。发热发热5 5天以上天以上 结膜充血结膜充血 口腔黏膜变化口腔黏膜变化 四肢变化四肢变化 多形性皮疹多形性皮疹 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日本(日本2002年修订的第年修订的第5版诊断标准)版诊断标
5、准)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高,以中性为主白细胞增高,以中性为主 ESR&CRP升高升高 贫血,血小板升高贫血,血小板升高 低钠血症低钠血症 低白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 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升高发病发病7天如果血小板及天如果血小板及ESR、CRP正常,可基本排正常,可基本排除除KD(一)(一)血液相关检查血液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二)(二)动脉造影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超声诊断标准:冠状动脉病变超声诊断标准:冠状动脉内膜回声增强冠状动脉内膜回声增强 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扩张(1.1.冠脉直径冠脉直径:3岁岁2.5mm,9岁岁3mm,14岁岁3.5mm。2.冠脉冠脉/主动脉直径主动脉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川崎病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