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doc
《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则第1条 为了适应常熟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整合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第2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4、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5、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7、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
2、强城市工作的意见苏发200017号8、关于印发#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的通知苏建规 2002 35号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199114号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1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规199436号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建规1994533号14、#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15、苏锡常都市圈规划16、苏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17、#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200118、#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9、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常熟岸段水域利用
3、规划报告2002第3条 规划指导思想1、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以促进常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中心,提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并在空间上加以落实.2、满足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协调城乡整体发展.3、构建中心城区长远发展框架,优化空间布局,重视城镇和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研究城市发展时序,确定各阶段建设重点.4、建立适应城市长远发展需求的综合交通体系,合理确定交通发展战略.5、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形成山、水、城、林融于一体的城市特色景观系统.6、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第4条 规划重点1、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
4、协调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布局.2、制定长江岸线利用等重点空间管治措施.3、研究综合交通体系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确定城市合理发展方向和形态,优化布局结构.4、保护并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结合旅游业发展,塑造城市特色.第5条 城市规划区常熟市行政区范围,总面积1136.5平方公里.第6条 规划期限近期:200120#;中期:200620#;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X年.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7条 经济发展目标指标名称现状2000近期20#中期20#远期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58435700168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250003600056000125000三次产业结构5.
5、9:53.8:40.34:54:423:47:502:45:53外贸依存度%56.860708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55316700850015000第8条 社会发展目标指标名称现状2000近期20#中期20#远期2020年城市化水平%47.5556070每万人拥有小汽车数辆1964008001200固定 普与率部/百人54657080移动 普与率部/百人18253545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率%9510010010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72859810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25304050义务教育年制年991212每万人科技人员数人37278010001500每千人医生数
6、人2.43.03.54.0第9条 城市建设目标指标名称现状2000近期20#中期20#远期2020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19.921.52528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平方米14.71820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2.67.010.012.0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145200250280人均年生活用电量千瓦时3705007501200用气普与率%789698100第10条 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名称现状2000近期20#中期20#远期2020年空气质量指数0.70.60.50.5生活污水处理率%607080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100100工业固废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率%1001001001
7、00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第一节 城市化目标与战略第11条 市域总人口现状20#:114万人;近期20#:120万人;中期20#:125万人;远期2020年:135万人.第12条 城市化目标现状20#:城镇人口54万人,城市化水平47.5%;近期20#:城镇人口66万人,城市化水平55%;中期20#:城镇人口75万人,城市化水平60%;远期2020年:城镇人口95万人,城市化水平70%.第13条 城市化发展战略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大力发展沿江经济和第三产业,建立适应城市化需求的基础设施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二节 城镇等级规模与定位第14条 城镇等级结构规划期末形成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
8、镇的3级城镇等级结构,其中:中心城市1个:常熟城区;重点中心镇3个:梅李、海虞、沙家浜;一般建制镇8个:支塘、练塘、徐市、辛庄、古里、白茆、冶塘、大义.第15条 城镇人口规模常熟市城镇规模等级规划一览表2020年等级城镇数量个人口规模万城镇名称中心城市160常熟城区主城区+港区重点中心镇315梅李6.0、海虞6.0、沙家浜3.0一般建制镇820支塘3.0、练塘3.0、徐市2.5、辛庄2.5古里2.5、白茆2.5、冶塘2.0、大义2.0合计1295第16条 城镇职能定位1、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的商贸城市和港口工业城市,山水城一体的风景旅游城市.发挥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建设
9、成为充满活力、适宜人居、富有品位的新兴中心城市.2、重点中心镇梅李市域东北部传统中心镇.积极吸纳城区产业转移,强化工业重镇的优势地位.海虞市域北部新兴中心镇.省级氟化学工业园建设的重要依托,发挥私营经济活力,强化特色产业.沙家浜市域南部旅游特色镇.发挥沙家浜和阳澄湖品牌优势,发展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以常昆工业园为基础,加快第二产业发展.3、一般建制镇支塘市域东部商贸重镇,提升副食品批发市场的层次,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练塘市域西部工业重镇,发挥紧邻区域中心城市无锡的区位优势,塑造常熟市西部门户形象.徐市以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为龙头,发展特色农业,发扬化纤之乡的特色优势,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辛庄发挥大型
10、企业集团的骨干作用,突出以生物工程和轻纺为主的产业特色.古里城区东部以轻纺、建材、机械为主要特色的城镇.白茆突出羽绒制品的优势地位,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冶塘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义培育以稀土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临近城区的优势,全面提高综合实力.第三节 城乡空间利用第17条 城乡空间利用原则满足常熟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镇规模拓展需求,适时进行小城镇建设空间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空间调整;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划定范围明确、布局合理的生态敏感区,保障空间的可持续利用.第18条 城镇空间组织以城区为核心,依托水、陆交通线路,形成中心放射形市域城镇空间组织.第19条
11、城镇建设用地中心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9400公顷;重点中心镇镇区建设用地按120平方米/人规划,总用地规模为1800公顷;一般建制镇镇区建设用地按110平方米/人规划,总用地规模为2200公顷.第20条 独立工业用地独立工业用地规模调整为4570公顷.第21条 农业用地耕地总量稳定在65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低于51300公顷.第22条 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按100平方米/人规划,总用地规模为4000公顷.第23条 生态敏感空间常熟重点生态敏感空间包括虞山尚湖风景区、昆承湖环湖地区、长江望虞河口至常浒河口段,生态敏感空间范围内严格禁止各类污染源进入,同时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
12、保护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重点空间开发建设管治第24条 沿江地区1、范围沿江公路与长江之间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2、管治要点岸线利用常熟市沿江自然岸线全长约35公里,规划港口建设岸线8000米,工业生产岸线6500米,生活岸线1000米,水源保护岸线1500米,过江通道预留岸线1000米,其他为生态保护岸线,长约17000米.水源保护宁塘口下游1500米范围为全市区域水厂水源保护地,严格按水源保护要求加以控制.过江通道常熟电厂与华润集团之间约1000米范围为过江通道控制岸线,满足苏通大桥和通沪铁路建设要求.港城关系妥善处理港口布局与城市建设关系,为港口建设留有充足的陆域用地,完善港口集疏运系
13、统,切实保护城市生活岸线.长江口整治配合国家长江口整治工程的实施,白茆小沙固沙成岛后,将主要道路与白茆小沙衔接.第25条 虞山尚湖风景区1、范围由环城西路、虞山北路、书院街、元和路围成的环形区域,面积约35平方公里.2、管治要点山、湖、城关系保证沿湖和环山地区作为公共活动空间,控制视线通廊,使山、水、城真正融为一体.居民点调控疏解区内居民,减少农村居民点数量并降低建筑密度.功能整合搬迁区内工厂,禁止湖内的围网养殖行为.建设控制沿风景区外围环路两侧控制50米宽景观绿带,禁止区内的房地产开发行为.第26条 环昆承湖地区1、范围由环城南路、205省道复线、锡太公路、205省道围合成的区域,面积约35
14、平方公里.2、管治要点保护水体质量限制湖内养殖规模,防止湖水富营养化,禁止沿湖城镇和工业园区直接向湖内以与通湖河道排放污水.控制公共空间沿湖控制50100米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环湖景观路和滨湖绿带.限制使用功能环湖地区只允许设置如下功能:教育用地、高档住宅用地、旅游度假用地、保留的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其余用地统一作为生态保护用地加以控制.开辟水上游线开辟沙家浜至尚湖的水上游览线,串联市域主要旅游资源.第五节 区域协调发展第27条 与苏州市区协调发展协调轨道交通S2线的空间走向、苏虞张一级公路的对接;500kv输电线路平行于现状500kv线路通过市域;常熟港区作为苏州港的组成部分之一,协调与其它港
15、区的关系;联合开发旅游业;配合实施望虞河调水工程.第28条 与无锡市区协调发展协调锡太公路的空间对接,联合开发旅游业,配合实施望虞河调水工程.第29条 与#协调发展协调通沪铁路过江通道的控制.第30条 与太仓协调发展协调轨道交通S3线的空间走向,控制沿江高速公路、沿江公路、沿江铁路、锡太公路的对接;协调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的关系.第31条 与#协调发展发挥阳澄湖品牌优势,联合发展养殖业.第32条 与张家港协调发展协调轨道交通S2线的空间走向,控制沿江高速公路、沿江公路、沿江铁路、苏虞张一级公路的对接;协调常熟港区和张家港港区的关系;500kv输电线路平行于现状500kv线路通过市域.第六节 社会
16、设施第33条 教育设施全面普与幼儿学前三年教育;城区和镇区按22.5万人/所的标准设置小学,每所小学规模达到24班以上,合理调整村级小学;高标准实施初中段义务教育,保持初中100%的入学率,按34万人/所设置初中,每所初中规模达到18班以上,原则上布置于城区和各镇区,现状少于12班的初中予以撤并;普与高中段教育,城区按68万人/所设置高中,各重点中心镇设一所高中,每所高中规模不少于30班;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推进全民终身教育;采取合作办校等方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第34条 医疗卫生设施全市医疗机构按市级、镇级、村级进行配置.城区设置市级医院7所,市级医疗保障机构7家;各
17、镇设置一所卫生院,达到三级卫生院标准;各村设置医疗服务站.第35条 文化设施城区建设服务于全市域的大型文化设施,镇区建设服务于全镇域的文化设施,以大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设施为主.第36条 体育设施城区体育用地形成市级和居住区级二级布局,设置市级体育设施4处,居住区级体育设施7处;重点中心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进行体育设施的配套建设,主要包括田径场、灯光球场带看台、游泳池、训练房等内容;一般镇配置规模达3000平方米左右的体育活动中心一处;集中的农村居民点设置小型体育场地,配置篮球场和文体活动室,满足居民日常锻炼需要.第七节 市域基础设施第37条 综合运输体系1、公路建成沿江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形
18、成一横一纵的高速公路布局;建成沿江一级公路、锡太公路、苏虞张一级公路,完善204国道、205省道、锡虞公路、外环路,构筑一环三横两纵一联的一级公路网络.2、内河航道建设东、南环城航道,沟通望虞河、申张线、苏虞线、白茆塘和常浒河,提高通航能力.3、长江岸线芦福沙望虞河口为氟化学工业园生产岸线;望虞河口常浒河口为生态保护岸线;宁塘口常浒河口为水源保护地和生活岸线;常浒河口徐六泾口为常熟港建设岸线;徐六泾口金泾塘口为散货专用港区岸线,另预留过江通道工程岸线;金泾塘口白茆塘口为远景预留岸线.4、铁路沿江铁路平行于沿江公路经过,线路用地控制宽度为200米;在梅李和海虞之间设主城区站,为客货混合站;在新港
19、南侧设港区站,为货运站.在苏通大桥西侧预留通沪铁路过江隧道,在徐市与沿江铁路接轨.5、客运轨道交通苏州轨道交通S2线沿205省道入境,沿锡太公路、205省道复线,经辛庄镇、沙家浜镇至主城区,出城后沿204国道至张家港市;S3线沿204国道至太仓市,并进一步延伸至#嘉定.第38条 供电系统1、用电负荷全市最高负荷达到2100MW左右,220KV等级容载比取1.7,总主变容量需3570MVA.2、电源在市域西部建设500KV常熟变,电源引自500KV张家港变和500KV斗山变.3、220KV电网新建220KV练塘变,主变容量2180MVA,市域西南部电源;新建220KV虞东变,主变容量3180MV
20、A,主城区电源;新建220KV金桥变、周泾变,主变容量均为2180MVA,港区电源;扩建220KV董浜变,增主变容量1180MVA,市域东片电源;新建220KV熟南变,增主变容量3180MVA,主城区电源;新建220KV聚沙变,主变容量2180MVA,梅李与周边地区电源;新建220KV承湖变,主变容量2180MVA,市域东南片电源;保留220KV谢桥变,主变容量为2120MVA,主城区电源.4、高压线路走廊500KV高压线路走廊不小于60米,220KV高压线路走廊不小于30米,110KV高压线路走廊不小于15米.第39条 供水系统1、用水量总用水量为122万M3/日.2、区域水厂以第三水厂为区
21、域供水厂,规模为120万M3/日,占地30公顷,水源取长江水.第40条 供气系统1、用气量生活用天然气需求量为8164万立方米/年,工业用天然气需求量约为2300025000万立方米/年.2、天然气门站在莫城境内建设二级天然气门站.3、天然气管网主城区外环路上布置DN400的天然气环网,向东北沿通港路敷设DN400中压管至梅李、港区,向西北敷设DN300中压管至大义,向西敷设DN300中压管至冶塘,向西南敷设DN300中压管至练塘,向东南敷设DN300中压管至沙家浜,向东敷设DN300中压管至古里、白茆、支塘.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第41条 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的商贸城市和港口工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熟市 城市 总体规划 2001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