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信原理.ppt
《微波通信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通信原理.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一 概述概述1.微波通信的概念微波通信的概念 所谓微波是一种具有极高频率(通常为所谓微波是一种具有极高频率(通常为300MHz300GHz),波长很短,通常波长很短,通常为为1m1mm的电磁波。在微波频段,由的电磁波。在微波频段,由于频率很高,电波的绕射能力弱,所以于频率很高,电波的绕射能力弱,所以信号的传输主要是利用微波在视线距离信号的传输主要是利用微波在视线距离内的直线传播,又称视距传播内的直线传播,又称视距传播。一一 概述概述在微波技术中,常用字母代号表示微波波段,常用微波代号如下表:在微波技术中,常用字母代号表示微波波段,常用微波代号如下表:波段代号波段代号标称波长标称波长(cm)频
2、率范围频率范围(GHz)波长范围波长范围(cm)L22123015S1024157.5C5487.53.75X38123.752.5Ku212182.51.67K1.2518271.671.11Ka0.827401.110.75U0.640600.750.5V0.460800.50.375W0.3801000.3750.3一一 概述概述2.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1)抗干扰性强,线路噪声不累积。抗干扰性强,线路噪声不累积。2)传输数字化便于组成数字通信网。传输数字化便于组成数字通信网。3)容量大,在同样频带利用率下,有更大容量大,在同样频带利用率下,有更大可用带宽。可用带宽。一一
3、概述概述3.数字微波通信对联通网络建设的优点数字微波通信对联通网络建设的优点1)经济性。建设费用低,尤其在复杂地形、大长经济性。建设费用低,尤其在复杂地形、大长度时。度时。2)灵活性。可用于不同长度、不同容量的需要。灵活性。可用于不同长度、不同容量的需要。3)线路使用权。电缆、光缆可能会穿越第三方财线路使用权。电缆、光缆可能会穿越第三方财产,而微波在空间传输,没有上述不利因素。产,而微波在空间传输,没有上述不利因素。4)组网速度快。不需布线,可短期内解决网络覆组网速度快。不需布线,可短期内解决网络覆盖问题。盖问题。5)重装能力强。易于拆下,迅速重装,不留财产重装能力强。易于拆下,迅速重装,不留
4、财产于地面。于地面。二二 数字小微波设备数字小微波设备1.终端站设备组成终端站设备组成 终端站设备实现基带信号到微波的相互终端站设备实现基带信号到微波的相互转换,通常由复用设备、解复用设备、转换,通常由复用设备、解复用设备、调制解调器、收发信机、天线等组成信调制解调器、收发信机、天线等组成信号通道。号通道。二二 数字小微波设备数字小微波设备终端站设备终端站设备复用设备复用设备调制器调制器发信机发信机环形器环形器解复用设备解复用设备解调器解调器收信机收信机二二 数字小微波设备数字小微波设备2.复用、解复用设备复用、解复用设备 接受多个支路信号,去掉线路编码,变接受多个支路信号,去掉线路编码,变换
5、为不归零码,并复接为一路,送调制换为不归零码,并复接为一路,送调制器,解复用过程则相反。器,解复用过程则相反。二二 数字小微波设备数字小微波设备3.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 接收复用的数据信号,对载频(一般为接收复用的数据信号,对载频(一般为70MHz)进行键控调制,得到中频信号进行键控调制,得到中频信号在放大,滤波后送发信机。解调过程则在放大,滤波后送发信机。解调过程则将中频信号恢复为基带。将中频信号恢复为基带。二二 数字小微波设备数字小微波设备4.收发信机收发信机 在发信方向,将中频信号上变换为射频在发信方向,将中频信号上变换为射频信号,经功率放大,滤波后送环形器。信号,经功率放大,滤波后送环
6、形器。收信方向,则将下环形器的信号滤波后,收信方向,则将下环形器的信号滤波后,下变换为中频信号下变换为中频信号。二二 数字小微波设备数字小微波设备5.天线天线微波传输使用的频率在微波传输使用的频率在2GHz以上,天线以上,天线一般采用面式天线,如单反射器的抛物一般采用面式天线,如单反射器的抛物面天线、双反射器的卡塞格伦天线。这面天线、双反射器的卡塞格伦天线。这些面天线加圆柱屏蔽罩可以降低后瓣和些面天线加圆柱屏蔽罩可以降低后瓣和旁瓣功率。旁瓣功率。微波波长可与金属电缆横截面尺寸相比,微波波长可与金属电缆横截面尺寸相比,分布参数效应显著。分布参数效应显著。3GHz以上收发信机以上收发信机与天线间馈
7、线通常采用波导而非电缆。与天线间馈线通常采用波导而非电缆。二二 数字小微波设备数字小微波设备6.有源中继有源中继 有基带转接(再生中继)、中频转接、有基带转接(再生中继)、中频转接、射频转接等形式。射频转接等形式。7.无源中继无源中继 有背对背天线、反射板、绕射网等。有背对背天线、反射板、绕射网等。三三 微波传播微波传播1.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诸频段,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其在空中的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
8、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这种通信方式,称为微波需要中继转发。这种通信方式,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 三三 微波传播微波传播无线电波还可通过多种传输方式从发射无线电波还可通过多种传输方式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主要有自由空间波,天线到接收天线。主要有自由空间波,对流层反射波,电离层波和地波。对流层反射波,电离层波和地波。a)表面波传播,就是电波沿着地球表面到表面波传播,就是电波沿着地球表面到达接收
9、点的传播方式,如下图中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如下图中1所示所示三三 微波传播微波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三三 微波传播微波传播b)天波传播,就是自发射天线发出的电磁天波传播,就是自发射天线发出的电磁波,在高空被电离层反射回来到达接收波,在高空被电离层反射回来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如上图中点的传播方式。如上图中2所示。所示。c)散射传播,就是利用大气层对流层和电散射传播,就是利用大气层对流层和电离层的不均匀性来散射电波,使电波到离层的不均匀性来散射电波,使电波到达视线以外的地方。如上图中达视线以外的地方。如上图中4所示所示三三 微波传播微波传播d)d)外层空间传播,就是无线电在对
10、流层,电离外层空间传播,就是无线电在对流层,电离层以外的外层空间中的传播方式。如上图中层以外的外层空间中的传播方式。如上图中的的5所示。所示。这种传播方式主要用于卫星或以星际为对象这种传播方式主要用于卫星或以星际为对象的通信中,以及用于空间飞行器的搜索,定的通信中,以及用于空间飞行器的搜索,定位,更踪等。自由空间波又称为直达波,沿位,更踪等。自由空间波又称为直达波,沿直线传播,用于卫星和外部空间的通信,以直线传播,用于卫星和外部空间的通信,以及陆地上的视距传播。视线距离通常为及陆地上的视距传播。视线距离通常为50km左右。左右。三三 微波传播微波传播2.微波传播的计算微波传播的计算1)自由空间
11、传播时无线电波传播的理想模型。假定自由空间传播时无线电波传播的理想模型。假定发、收信为各向均匀天线,站距为发、收信为各向均匀天线,站距为d(km),频率频率为为f(GHz),则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以则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以dB表示为表示为Ls(dB)=92.4+20lgd(km)+20lgf(GHz)通信中实际使用的点对电微波天线均为方向性天通信中实际使用的点对电微波天线均为方向性天线,设收发天线增益为线,设收发天线增益为Gr(dB)、Gt(dB),设收设收发两端馈线系统损耗为发两端馈线系统损耗为Lr(dB)、Lt(dB),不考不考虑路径上其他衰减,则接收机输入电平为虑路径上其他衰减,则接收机输入电平
12、为Pr(dBm)=Pt(dBm)+Gr+GtLrLtLs三三 微波传播微波传播2)2)费涅耳费涅耳半径半径根据惠更斯根据惠更斯-费涅耳原理,在电波的传输过程中,费涅耳原理,在电波的传输过程中,波阵面上的每一点都是一个进行二次辐射的球波阵面上的每一点都是一个进行二次辐射的球面波的波源,这种波源称为二次波源。而空间面波的波源,这种波源称为二次波源。而空间任一点的辐射场都是由包围波面的任意封闭曲任一点的辐射场都是由包围波面的任意封闭曲面上各点的二次波源发出的波在该点相互干涉,面上各点的二次波源发出的波在该点相互干涉,叠加的结果。显然,封闭曲面上各点的二次波叠加的结果。显然,封闭曲面上各点的二次波源到
13、达接收点的远近不同,这就使得接收点的源到达接收点的远近不同,这就使得接收点的信号场强的大小发生变化,为了分析这种变化信号场强的大小发生变化,为了分析这种变化我们引入费涅耳区的概念。我们引入费涅耳区的概念。三三 微波传播微波传播费涅耳区费涅耳区三三 微波传播微波传播由图可见由图可见r1+r2-d就是反射波和直射波的行程差就是反射波和直射波的行程差r=n/2。显然当显然当r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反射波和直射反射波和直射波在波在R点的作用是相同的且是最点的作用是相同的且是最强的,此时的场强得到加强;而强的,此时的场强得到加强;而r为半波长为半波长的偶数倍长时,反射波在的偶数倍长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波 通信 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