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讨以广州番禺厦滘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doc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讨以广州番禺厦滘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讨以广州番禺厦滘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践与探讨以广州番禺“厦滘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王 磊 苏建忠关键词:新农村规划 番禺 厦滘村 公建配套摘要:近年来,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然而什么是新农村,新农村如何规划,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厦滘村的新农村规划,本文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前言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全国各地也随之掀起一股建设新农村的高潮,如成都的“五朵金花”、江苏的“天下第一村“等。新农村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农民传统
2、的生活、生产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民就地享有了城市文明,加快了农民市民化进程。为了更好的进行新农建设,各地开始开展了新农村规划工作,使新农村建设更见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实际。然而在编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一些认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就是为农民规划建设一个新村,让农民过得舒适,却没想到农民实际承受能力,也忽略了旧村。更有一些按照城市居住区的规划模式编制新农村规划,严重忽略了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因此如何编制一个好的新农村规划,一个农民满意,而又实际可行的新农村规划却值得探讨,本文拟就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厦滘村的新农村规划进行探讨。一、厦滘村概况(一):地理位置厦滘村地处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洛溪
3、岛,从珠江三角洲的区位来看本规划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番禺北部地区,与广州市海珠区一水之隔,新光大道从其东侧穿过,洛溪岛环道路从其南部穿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村域内部主要以花卉、树木基地为主,工业相对较少。村内河涌密布,古树环绕,从村中部穿过的河涌形成该村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同时也成为该村主要的生活纽带。村镇建设布局比较合理,分旧区和新区两部分,旧图-1 区域位置图区环境及住宅建筑质量较差,而新区较好,公共设施处于旧区和新区之间,使新区和旧区的使用都比较便利。(二):气候条件厦滘村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1.8,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大石
4、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湿多雨,适合农作物生长。气温受偏南季后风影响,调节和削弱了夏暑与冬寒,全年降雨较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气温21.8,年日照20002130小时,降雨量1600mm。年均相对湿度8184%。年均风速2.4m/秒,风向以偏东或东南风为主。三、经济发展情况全村有村民共530户,常住人数共1839人,暂住流动人员约1000人,村域总面积约229515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459亩)。经济产业以种植花卉、树木为主,是番禺地区传统的花乡基地,其中 2005年村的工农业总产值370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291万元,人均收入33
5、46元,整体经济发展良好。二、现状及评价现状建设:厦滘村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建设速度快,但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敏感地段,在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图-2 现状图1、 居住环境:从居住质量上看,旧区内大部分建筑属于采光通风条件不好,卫生设施较差的建筑,十分拥挤,而且建筑外观缺乏统一设计,杂乱无章。新区建筑质量较好,布局整齐,但电力、通信等管线随意沿空架设,衣物招牌随意乱挂,车辆随意停放,形成了不良的视觉形象。2、公共设施配套:虽然配套有小学、幼儿园,但未有足够的预留发展用地。而且文体、停车场、公交等公共配套设施不足。村有意向兴建运动场、停车场等设施,但受到用地性质、规模和规划的限制,难以
6、选址建设。3、公用工程设施图-3 村小学村内公厕一共有4间,散置在村子各处,一般是位于水塘旁边的简陋的平房构筑物,建筑位为简陋的平房。主要服务对象是村民,排污方式直接排放进水塘,供水不足,清洁延误,卫生及照明条件差。而村民住宅,除了少数近期新建的房屋有配备化粪池外,大部分房屋没有卫生厕所。图-4 垃圾随处堆放现象严重村内有一个垃圾集散点,位于村的西边。在村子各处有砖砌的垃圾收集点,但仍有生活垃圾随处堆放的现象。而村内垃圾清理由私人承包,费用为每月2000元,村民把垃圾放到固定地点,再由承包人把垃圾运到村外的垃圾收集站。4、道路广场图-5 村凌乱的道路体系新村内主要硬质化了进户内的4米小路,而旧
7、村仅为石板路面,环村道路却仍为土路,而且局部地段宽窄不一,与外界相互之间没有统一的规划与衔接,断头路、“T”型路较多,加重了主干路网的交通压力。有的地方甚至没有专门的道路,仅以房屋间距充当过道,连基本的消防车都无法进入,从而影响了整个道路系统的完整。道路交通设施方面,村内只有少数几个公共空间有较多的人员聚集,多为聊天下棋,村民活动的时间段业较为固定;没有专供停车的场地,绝大多数是路边停车,也有少数停车在在家院落中。这些将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图-6 学校和村共用的运动场5、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却待进一步提升和整治,河涌穿村而过,成为人们平时休憩的主要空间,但缺乏整体规划;在
8、村中央原有陈氏、郭氏、黎氏三祠堂,但由于年久失修,已破败成危房,亟待修葺;厦滘村现状牌坊,位于村入口处,成为厦滘村传统特色的标志,但由于市政道路建设即将拆除;沿规划区河涌旁也散落着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树名木等。6、土地资源和用地指标十分紧缺。旧村改造、工业区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公建配套、生态建设、商贸区发展均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目前厦滘村界线内总面积约229515亩,扣除基本农田保护区459亩,省市重点工程征用土地687亩,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仅有9405亩。因此,厦滘村当前实际可运筹的土地资源极为有限。村民评价为了使本次规划更加切合实际、符合农民要求,本次规划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
9、查方式,让农民对自己生活的旧村做以评价以及提出对新村规划的要求,特别是公共设施方面。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厦滘村民对所有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比较高。其中对商业设施和教育设施满意度最高,接着是体育设施,但对公用和环境设施满意度较低,可见公用设施和环境设施的建设有待加强。厦滘村外来人口总体来说对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较高,但分布不平均,表明外来人口对于各类设施总体的满意度差别很大,其中对文化设施、卫生设施和环境设施满意度相对较低,可见文化设施和卫生设施也有待加强。总的来说,厦滘村最需要的是“增加公共设施配套(卫生、交通)”,其次是“多办企业、创造就业”和“改善排水、供电设施”,表明厦滘村居民更需要改
10、善居住环境和经商环境。厦滘村农民设施需求情况表村名增加公共设施配套(卫生、交通等)改善排水、供电设施等增加绿化、改善环境方便孩子上学社区教育培训多办企业,创造就业总数厦滘村提及人次731273213101%72.3%11.9%6.9%3%2%12.9%100%现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状建设以及上面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厦滘村的村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归纳如下几点:(1)整体居住环境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进,旧村建筑密度过大,缺乏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且公共设施严重缺乏;(2)村部分主要道路没有硬质化,道路连通性较差,村民出行不便,缺乏公共停车场,村内无消防设施,村内道路不符合消防间距规范;(3)
11、公共设施仍需继续完善、村内没有垃圾收集点,垃圾随处堆放,卫生条件差;村内没有统一的下水道设施,污水无处排放;除了小数近期新建的房屋有配备化粪池外,大部分房屋没有卫生厕所;三、新农村建设思路根据厦滘村的现状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和当地村民的多次沟通协调,本次规划提出厦滘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思路应为整治、完善和强化。通过对旧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各项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以及人文景观的保护强化。从而达到提升村容村貌,新村形象,方便农民生活、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1、本次整治的重点为“两规、四清、一保”。即抓好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的规划;清理厦滘村内的环境卫生死角、抓好村内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工作
12、 坚持开展除“四害”工作,使“四害”密度符合国家和市的有关标准;清理沟渠池塘;清除“乱搭建、乱堆放、乱张挂、乱放养、乱丢乱吐”等现象;清除村内各类违章建筑,有碍观瞻的陈旧广告牌、电线等。结合厦滘村的人文景观特色、保护好古树名木、祠堂故居、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首先给农民营造出一个区域特色鲜明,卫生干净、环境舒适、山水、田园、民居、绿化和谐统一的生活环境。2、完善的重点是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按照“五通”(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的要求进行建设,并达到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抓好以改善村庄周边环境、村内环境和家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设施建设,按照全路100硬底化的标准,修建进村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农村 建设 实践 探讨 广州番禺 厦滘村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