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后综合症.ppt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骤停后综合症.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心脏骤停后停后综合征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一、概念 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循环恢复(resumption ofresump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 ROSC):是机体在经历长时间的,完全的,全身性缺血,成功心肺复苏(CPR)的一个非自然的病理生理状态。1972年Vladimir Negovsky提出“复苏后病”(postresuscitation disease)。目前提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替代上述概念。心
2、脏骤停后综合征按时间分期:1.1.即刻(即刻(ImmediateImmediate):自主循环恢复20min;2.2.早期(早期(EarlyEarly)20min6/12 h,脑、全身血液动力学、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3.3.中期(中期(IntermediateIntermediate):):6/12 h72 h,心血管功能趋于正常、脑功能损害持续、微循环严重受损、代谢紊乱持续存在,约50%患者可因再次心脏骤停、出血、脑水肿或肺水肿而死亡;4.4.恢复期(恢复期(RecoveryRecovery):72 h后。二、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
3、yndrome)病理生理学过程:1.心脏骤停后脑损伤;2.心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3.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4.引起心脏骤停的未解除的病理过程。1.心脏骤停后脑损伤 是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院外死亡原因占68%,院内死亡原因占23%。脑血流依赖脑灌注压(CPP),心脏骤停后即使有足够脑灌注压,仍然会发生固定或动态的脑微循环再灌注衰竭,可引起持续缺血和某些脑区域的小梗塞。脑微循环阻塞可引起自主循环恢复后无复流现象,形成血管内血栓形成,加重脑损伤程度。一般心脏骤停15min才会出现脑循环无复流现象。但最近的心脏骤停溶栓试验(TROICA),与安慰剂相比,给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的患者使用替奈普酶,并未
4、增加30天存活率。再灌注初始阶段,过多的氧会通过产生自由基和线粒体损伤而恶化神经损伤。脑灌注压升高和脑自动调节受损,会出现充血性再灌注,加重脑水肿和再灌注损伤。低血压,低氧血症,发热,高血糖和抽搐/惊厥,均是心脏骤停后常见的加重脑损伤的因素。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昏迷,抽搐,肌阵挛,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脑死亡。全脑缺血昏迷:对体内体外刺激均无反应的意识不清状态,表示唤醒区(上行网状结构、脑桥、中脑、间脑和皮层)和觉醒区(两侧皮质和皮下结构)广泛性脑功能障碍。由于脑干和间脑的较低易损性或早期恢复可产生植物状态,但可以唤醒,并存在唤醒-睡眠周期,但缺乏自我和环境觉醒功能。2.心脏骤停后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骤停后 综合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