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近二十年家国情怀研究综述汇编.docx
《新版近二十年家国情怀研究综述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近二十年家国情怀研究综述汇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版近二十年“家国情怀”研究综述汇编 【摘要】学术界对“家国情怀”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时期,202x年之前多以纪实性和文学性作品阐述“家国情怀”,202x年至今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论述家国情怀的内涵、时代价值、高校教育的路径方法,再到中小学教育当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但关于“家国情怀”教育的学科教学研究有待丰富和深化。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育;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2x)33-0059-02 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2、北宋大儒张载亦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顾炎武也写到,“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从古至今,中国社会都强调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在202x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里面也强调要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从历史学科特点而言,历史最基本的特点是过去性,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是从历史中获得一种思维观念与方法,理解历史的演进,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逐渐形成对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及其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
3、准(实验)明文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这就可以看出国家对历史学科教育地位的重视,凸显了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人文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提高“人文素养”的大旗已高高举起,家国情怀教育必然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就近二十年的“家国情怀”学术研究做一番梳理,以期求教于同行。 据“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显示,有关“家国情怀”的文献有1581条(截止至202x年8月4日),其中已发表的期刊有1017条。在202x年有学者做过统计,相关研究成果仅有232条3,202x到202x年则迅猛增加了一千多篇研究文献,其中缘由,莫不让人联想到202x年教育部出
4、台的纲要。鉴于此,本研究综述以202x年前后作为一个时间切割点。 一、1997-202x年 “就某一具体实例进行家国情怀的阐述,以纪实性和文学性作品居多”4是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 有的学者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个案,以小见大体现“家国情怀”,其中包括著名军人,古代文人,知名艺人和海外华侨等,主要研究成果有:罗春洪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家国情怀及其启示(202x,7)、茅文婷的社会知名人士的家国情怀(202x,4)、陈芳的杂技艺人的家国情怀(202x,12)、吴国奇的“从军原是为人民,百战勋劳总不矜”学习和弘扬陈赓大将的家国情怀(202x,4)、吴军垒的抗日名将陈德馨的家国情怀(202x,10)
5、杨潜的家国情怀从烟台走出*海关首位华人关长张福运(202x,3)和李卓的风雪家园一笑同美籍华人学者赵浩生的家国情怀(202x,8)等。 有的学者则描述概括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家国情怀,如诗歌、小说、电视剧、电影曲剧等,主要研究成果有:李勇的家国情怀*传递评老舍散文三十八讲(202x,10)、刘波的家国书写*情怀与人文风骨论谭仲池的近年诗歌创作(202x,11)、周传家家国情怀和女性意识的交响迭奏京剧穆桂英挂帅礼赞(202x,9)、於贤德的家国情怀,英雄赞歌简评王旭峰的长篇纪实文学(202x,1)、刘志华的试论陆在易艺术歌曲之家国情怀(202x,2)、程致中的草根英雄叙事与家国情怀抒写电视连续剧
6、的史诗性品格(202x,7)和白云涛的于右任的家国情怀(202x,5)等。 在这一阶段,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献较少,寥寥无几,主要研究成果有:陈晓莉的中国梦的家国情怀(202x,7)、申霞艳的家国情怀的现代转换(202x,10)、唐爱军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202x,5)、林建华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凝聚力(202x,11)等。不多的研究成果认为:家国情怀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话语形式,中国梦是传统家国情怀现代化转向而产生的结果,是当代话语形式的“家国情怀”。5 但总体上看,学术界对于“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时代特征和培育发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理论性研究极为薄弱。学者禚明亮还进一步指出当前研究
7、的两大不足,一是关于“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理论文章几乎没有;二是传统家国情怀与*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探讨不足。6 二、202x-202x年 近三年有关“家国情怀”的文献虽然数量庞大,但文学类、访谈类、影评类和新闻报导类作品还是占据大壁江山,如刘金祥的傳统诗书中的家国情怀(202x,7)、于欣的论康有为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202x,6)、陈清的浅议屈原和*的家国情怀(202x,6)、杨明刚的当代文艺评论的家国情怀与生态重塑)(202x,8)、汤哲声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202x,4)、张慧芳等人的曹操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202x,4)、饶眺的浅论李煜词的家国情怀(202x,2)、曾
8、美贵的论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202x,11)、吴戈草根情结与家国情怀(202x,3)等。较之以往不同的是,这类作品注重挖掘时代价值并与中国*核心价值观相联系,目的性和指向性更突出。 在纲要精*指引下,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了很大突破,上文提及的两大不足都得到重视并且收获了许多理论成果,一方面是聚焦“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理论文章纷纷涌现,如钟立明关于实施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思考(202x,1)、王芳仪家国情怀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融入(202x,6)、刘丽的论家国情怀对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价值(202x,12)、吕成祯等人的大学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培养路径基于竺可桢人才培养理念的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十年 国情 研究 综述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