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管道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
《明挖管道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挖管道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广东省第十四届省运会主场馆周边配套道路工程 BT明挖管道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 2014年 3月 14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1.1.1设计概况本工程包括柏西路、育园路、海东西路、东城西金湾南路、奋勇大道北段和政通南路共计七条路,其中排水工程分为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分六处排出点,经下游拟建雨水管道均排至麻斜海;污水分为两大系统,具体如下:1、柏西路起点至海东西路口段雨水排至 BXK0+372处连接体育场预留 d1600雨水管。2、柏西路 Bxk0+700至设计终点段雨水经下游拟建雨水管道往北排至麻斜海。3、旦黎路以西海东西路段雨水接入育园路
2、雨水管道,沿育园路经下游拟建雨水管道北排至麻斜海。4、旦黎路以西东城西路段雨水经下游拟建建雨水管道往西排至麻斜海。5、旦黎路以东海东西路、东城西路段雨水接入奋勇大道北段雨水管,沿奋勇大道往北接入政通南路雨水管道,经下游拟建建雨水管道往西排至麻斜海。6、奋奋大道北段 FyK1+320至设计终点段雨水往北接入政通北路,经下游拟建雨水管道。7、旦黎路以西海东西路、东城西路段污水、柏西路起点至BXK0+469及育园路起点至 Yyk0+040段污水经东城西路往西接入文化路拟建 d800污水干管,最终排至坡头污水处理厂。8、本项目上述其余路段污水均接入奋勇大道设计污水管,最终排至规划海东新区污水处理厂。9
3、新建雨水箱涵断面: BXH=2*1.5米,BXH=3*1.5米,BXH=4*1.5米,BXH=4*2米,采用现浇砼闭合框架结构, 2*1.5米箱涵位于奋勇大道背段道路左侧,桩号范围Fyk0+325Fyk0+497.128; 3*1.5 米箱涵位于奋勇大道背段道路左侧,桩号范围Fyk0+497.128Fyk0+915;4*1.5米箱涵位于奋勇大道背段道路左侧,桩号范围Fyk0+915往北,与政通南路东侧 3*1.5米的箱涵在政通南路与奋勇大道北段道路交叉口汇流后,沿政通南路右侧道路往西排出政通南路,桩号为Fyk0+915Fyk1+261;4*2箱涵位于政通南路道路右侧,桩号范围为 Ztk0+0
4、77Ztk0+370. 10、本工程开槽施工的雨、污水管道均采用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橡胶圈应耐酸碱腐蚀、耐老化。基础采用适用柔性接口管道的混凝土基础,基础一般为 120基础,埋深大于 6米时采用 180和 360混凝土管基,具体做法参照 06MS201-6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雨水管道当计算管径较大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 ,具体结构形式按设计图施工。1.1.2工程材料1、管材直径大于等于 60cm时,采用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经实地考查,湛江地区有大湛管、北海地区,现工程拟采用东莞产品。2、60cm以下管道管材采用 HPDE双壁波纹管,采家在省运会主
5、场馆拟定厂家中的建通管业和国通管业的管子。2、管基及管座混凝土采用 C15砼。3、雨水箱涵混凝土采用抗渗为 S6的 C30混凝土,垫层采用 C15混凝土,钢筋采用 HPB300和 HRB335级钢筋,具体见设计文件。4、钢板桩为 9米长型拉森钢板桩。1.1.3工程数量雨水管污水管序号合计(米)型号单位一标段二标段型号单位一标段二标段12d 300d 400d 500d 600d 700d 800d 1000d 1200d 1350d 1500mmmmmmmmmm34322307d 300d 400d 500d 600d 700d 800d 1000d 1000mmmmmmmm64.273519
6、44.8842.9588.15803.212854.91400.810704.7715.1374.95129456343354.844632044127563720.31601.21148.7301.1255319854656273.35705.21904.7561.1721192918926010641.74301071.7 合计14574.71246397911016646994.71.1.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1、地层结构:根据钻探揭露,拟建管线范围内埋藏地层的岩性及野外特征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下:1.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 Qml)素填土(地层编号 1):灰黄、褐黄、灰黑等色。主要由粘性
7、土组成,含碎块石1520%,新近堆填,松散稍密状,以松散状为主。1.2第四系植物层( Qpd)植物层(地层编号 2):浅灰暗灰色,由粘性土混砂组成,含少量有机质及植物根须。1.3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 (Q4m)(1)淤泥(地层编号 3):灰色、灰黑色,含有机质,可见贝壳,具腥臭味,饱和,流塑状为主,具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高。(2)中砂(含有机质)(地层编号 4):灰色、灰黑色,含淤泥及贝壳,饱和,松散为主,级配良好,分选性差。1.4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Q4al+pl)(1)粉质黏土(地层编号 5):褐红、褐黄等色,含 20%左右石英砂,稍湿很湿,可硬塑,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
8、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局部见铁锰质结核。(2)中粗砂(地层编号 6):灰白、浅黄等色,主要成分为石英质,混少量粘性土,底部偶夹铁锰质结核,饱和,松散稍密,稍密为主,级配良好,分选性差。(3)黏土(地层编号 7):浅黄、灰黄、褐黄等色,稍湿很湿,可硬塑,具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局部见铁锰质结核。1.5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Q1zmc)(1)黏土(地层编号 8 ):浅灰色、灰黑色,稍湿很湿,局部夹薄层粉细砂,软塑可塑,局部硬塑,具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高。据其工程力学性质的差异,该层分为如下两个亚层:1黏土(地层编号 8 1):软可塑,软塑为主。 2
9、黏土(地层编号 8 2):可塑为主,局部硬塑。(2)粗砂(地层编号 9 ):灰白、浅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质。饱和,稍密为主,级配良好,分选性差。线址范围内零星分布。(3)黏土(地层编号 10 ):浅灰色,稍湿很湿,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具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高。2、地下水文:地表水:本区地表水主要为拟建金湾南路、政通南路和奋勇大道北段K1+200K1+500海水区域,以及分布在奋勇大道北段K0+0880+350、 K1+500K1+800、K2+200K3+200、K4+300至终点段的塘(或沼泽)。地下水 :拟建项目场地所属区域水系发育,毗邻龙王湾及麻斜海等。线址原始地貌单元属海
10、陆交互沉积漫滩、冲洪积阶地及剥蚀台地,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冲洪积中粗砂层为孔隙潜水,其含水性、透水性较好,局部具微承压性。地下水位受季节性略有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海水补给,拟建线址场地西、北侧与海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水位受海潮的顶托有一日两次的落涨。地下(表)水的腐蚀性:临近海水及台地区域水质腐蚀性一般为弱腐蚀性,临近鱼塘区域水质腐蚀性一般为中腐蚀性。需说明 D41钻孔地下水可能受到鱼塘养殖饲料等影响为强腐蚀性,当环境改变时(如填塘筑路),其腐蚀性会有所降低,建议金湾南路 K1+000K1+200段腐蚀性按对混凝土结构具中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3、岩土工程评价据钻探揭露
11、的情况,拟建线址范围内未见滑坡、活动断裂带等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建筑。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划分为区的地段场地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划分为区的地段场地属于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线址范围内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类;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地震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 0.35s。据野外标贯实测击数,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规定,线址范围内各砂土层液化判别如下: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中砂(含有机质)(地层编号4)为严重液化等级,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中粗砂(地层编号6)为轻微
12、液化等级,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粗砂 (地层编号 9 )可初判为不液化(不 考虑液化影响)。1.2施工平面布置具体见附图。1.3施工要求1.3.1施工一般要求1、施工定线以设计图中给定的坐标为准,用图中的定线条件校核。2、施工前必须先复测现状管、沟渠、河道断面尺寸及标高,确定设计管道、箱涵与现状沟渠能顺接后,方可施工,否则及时与有关人员协商解决。3、管线施工必须安排好施工次序,做好施工组织及协调配合工作,先下后上,先重力流后压力流,并做好现状管道的勘测及保护,避免遗漏、返工和损坏现状管线,造成损失。4、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中保留的现状箱涵在结构安全及断面尺寸方面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13、或现场情况如与设计不符时,应通知甲方、监理公司及设计单位共同协商解决。5、由于受现状管道标高及道路纵坡影响,新设计各类管道之间的间隙控制有限,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标高,否则容易发生管道相碰现象。当垂直净距少于间用砂填充。0.15m时,中6、路面、步道内检查井井盖标高与路面、步道平,绿地高出附近地面0.2米。7、道路低点必须设置雨水口,施工时如发现遗漏雨水口请及时通知设计人协商解决。8、作废雨水管线之检查井需拆除至检查井盖板下并在道路结构层以下,回填6水泥石粉渣至与周围地面平,再按正常要求施工。作废管线端口必须砌堵严密。9、对雨水管道横过路管和开槽离现况机动车道距离较小的管道,施工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
14、两点:9.1、处理好管腔沟槽的压实度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管线回填处理不善,会导致路面整体下沉,对沥青面层造成整体性破坏,不能满足道路使用要求,因此对管腔回填的工艺、材料、工序的措施均应严格控制,以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9.2、开槽施工过程中的基坑边坡稳定,是工程的另一难点,施工过程中需保证车辆荷载对路基稳定影响到最小,雨季施工应该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不能满足要求 必须采用基坑支护措施,否则水泥面板下基层填料流失,造成路面下空洞,处理难度较大,难以保证加铺质量。10、道路、地下管线、河道等的开挖与迁移需征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方可施工。1.3.2开挖、回填及支护1、本工程主要开挖沟槽,基本上沟
15、槽深度在 3.5以下时,采用自然放坡开挖,反之采用钢板桩支护方式开挖,对于部分位于软基处理路段下的箱涵及管线及开挖深度较大路段下的管涵,也采用拉森钢板桩临时支护,确保基坑安全及减小对处理好的路床的影响。2、对于挖方路段,先清理表层杂土,道路挖至路槽,再进行管涵的开挖作业。3、钢板桩施工采用打入法沉桩,沉桩时垂直度允许偏差1/150,同时应保证锁口紧密,为消除锁口处摩阻力与桩锤锤击力所形成的力偶,应在桩尖前进方向侧削角,其坡度可取 1:21:4,锁口内应充填油脂等润滑剂。4、沉桩前应对钢板桩进行防锈处理,常用的方法是涂环氧煤沥青保护。5、沉桩前应事先查明沉桩处是否有地下构筑物防碍沉桩,在含大块石
16、地层不宜沉桩。6、钢板桩拔除后应及时将其空隙用粗砂充填密实。7、应对钢板桩墙进行水平位移和地面沉降监测,对于软土地层,其地表最大沉降不宜超过 0.01H(H为基坑开挖深度),钢板桩墙的最大水平位移不宜大于( 11.4)倍地表最大沉降量。8、基坑开挖应分层对称开挖,每层挖土深度不大于 2m;如采用机械开挖,应在基坑底及坑壁留 150mm300mm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建筑材料及运输车辆距离坑壁边缘不小于 2m。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减少地基土暴露及被水浸泡时间。9、本工程施工放线、标高参见给排水专业图纸。10.土方开挖后,箱涵侧壁外侧需回填砂,对称回填,分层夯实,要求
17、密实度95,0.5米以上回填土可采用透水性良好的中粗砂、碎石屑,回填时应分层夯实 (分层厚度不超过 300mm),密实度要求达到 95%以上。箱涵顶部回填严格按照道路相关要求回填,碾压时,控制好最佳含水量,涵顶 0.5米范围施工时,采用人工夯打或轻型机械压实,严禁车辆机械直接作用结构上。 11、管道沟槽回填,见下图:11.1自然放坡路段m根据现场土质情况为 0.25-0.75 11.2 钢板桩支护路段 12、地下水控制:钢板桩不另设止水措施,基坑顶两侧设截水沟,宽300mm,高300mm,采用砖砌,内抹水泥砂浆 ;基坑底两侧设截水沟,每隔 30m设一个集水井,用潜水泵抽排,集水井深 0.8m,
18、砖砌,碎卵石铺底。13、基坑土方开挖应分段进行,基坑两侧 2.0m范围内不得堆土、不得停放施工机械设备等,2.0米范围以外堆载应小于 10KPa,基坑开挖后应尽快施工管涵、回填基坑。基坑开挖尽量在旱季施工。14、基坑开挖宽度最小 2m,系考虑采用机械挖土,若采用人工挖土,基坑开挖宽度可适当减小。15、由于地质勘探孔与实际开挖区域存在一定差异,开挖过程中施工方须密切关注土质及水位情况,如出现异常情况,须立即采取支护加固措施或其它有效措施,确保安全,并及时通知监理、设计院、业主及其它相关单位,共同协商处理方案。16、本工程支护设计均考虑施工期在旱季枯水期,如在雨水丰沛期施工,施工方必须加强截洪、排
19、洪措施,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基坑进行防排水处理,确保基坑安全。17、应特别注意临道路及建筑基坑稳定与安全,及对现状道路及建筑的影响,开挖过程中,如发现路面或建筑基坑的位移、沉降超限,施工方须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及阻止变形进一步扩大,并将上述情况及时通知各相关单位协商处理。18、其它未尽事宜,按照有关规范、规程执行。1.3.3监测要求1.3.3.1监测项目为了控制围护结构、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变位、沉降和预报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正确指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监测网络,实现信息化施工,其主要监测内容有:1)基坑外地表沉降、基坑内坑底土的回弹量。2)支撑的
20、轴力和挠度。3)基坑内外地下水位。1.3.3.2 监测要求 1)基坑各开挖段应严格动态控制变形,考虑变形的时空效应,变形监测值的变化速率控制在 3mm/d之内。2)钢板桩打设后应对钢板桩墙进行水平位移和地面沉降监测,对于软土层,其地表最大沉降不宜超过 0.01H(H为基坑开挖深度),钢板桩墙的最大水平位移不宜大于 1.4倍地表最大沉降。3)观测频率及观测点精度:围护结构施工期间、基坑开挖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当达到报警指标或变化速率加快时,加密观测。位移观测点的精度不低于1mm,地下水位观测精度不低于 10mm,孔隙水压力观测精度为 1KPa,土压力观测精度为 1KPa。第二章编制依据2.1编制依
21、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质( 2009)87号;2)施工设计图:第六册(第一分册)排水工程;第六册(第二分册)水工结构工程3)广东省第十四届省运会主场馆周边配套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6)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68-20087)、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图集 06MS2018)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 第三章施工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见附件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横道图3.2材料采购、供应计划3.2.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本工程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道 基坑 开挖 专项 施工 方案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