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doc
《最新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doc(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Code for design of schoolGB 50099201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立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立部施行日期:2 0 1 2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立部公 告第885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的公告现批准中小学校设计规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992011,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 2、418、6224、815、81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GBJ 9986同时废止。本规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立部2010年12月2
2、4日前 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立部关于印发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市建筑会同有关单位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GBJ 9986(以下简称原规)的根底上修订完成。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历,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根底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共分10章,主要技术容包括总那么,术语,根本规定,场地和总平面,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效劳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指标和净高,平安、通行与疏散,室环境,建筑设备等。本规修订的主要技术容是:1 将适用围扩展为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
3、设计,不适用于中等师和幼儿师学校的建立;2 适应教育部自2007年底起陆续公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全部课程的新课程标准,对学校设计的有关规定进展了修改和补充;3 在相关章节中增加了平安保障方面的规定;4 修改和补充了采用低投入、高效率而且成熟的新技术;5 增加了“术语和“根本规定,取消了原规的“附录一名词解释。本规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由住房和城乡建立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对具体技术容的解释。本规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总结经历,积累资料,意见及有关资料请函寄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编制组(地址: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 :1
4、00045),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市建筑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木原建筑 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省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 翰林()勘察设计 省高教建筑规划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市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 省教育建筑主要起草人:黄 汇 祖玲 宝瑜 华 王小工 绍刚 红 白学晖 温海水 金 磊 余小鸣 牟子元 彤 王 珏 邢金利 幸坤 占军 志民 朱 明 林 武 玉龙 瑞光 慧 何梅珍 轶 马 军 剀 建平主要审查人:马国馨 国尧 必信 映霞 林建平 高冀生 燕辉 郭 景 胡建中 叶祥 晓
5、纯 雷树恩 邱小勇1 总 那么101 为使中小学校建立满足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建筑平安、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需要,制定本规。102 本规适用于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规划和工程设计。103 中小学校设计应遵守以下原那么:1 满足教学功能要求;2 有益于学生身心安康成长;3 校园本质平安,师生在学校全过程平安。校园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4 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开展的目标,满足保护环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根本方针;并应满足有利于节约建立投资,降低运行本钱的原那么。104 中小学校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6、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完全小学 elementary school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属义务教育。202 非完全小学 lower elementary school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根底教育阶段的场所,设1年级4年级,属义务教育。203 初级中学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对青、少年实施初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204 高级中学 senior secondary school对青年实施高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205 完全中学 secondary school对青、少年实施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含初级
7、中学和高级中学教育的学校。其中,1年级3年级属义务教育。206 九年制学校 9-year school对儿童、青少年连续实施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校,共有9个年级,其中完全小学6个年级,初级中学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207 中小学校 school泛指对青、少年实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校,包括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制学校等各种学校。208 平安设计 safety design平安设计应包括教学活动的平安保障、自然与人为灾害侵袭下的防御备灾条件、救援疏散时师生的避难条件等。209 本质平安 intrinsic safety本质平安是从在赋予系统平安的属性,由
8、于去除各种早期危险及潜在隐患,从而能保证系统与设施可靠运行。2010 避难疏散场所 disaster shelter for evacuatiOn用作发生意外灾害时受灾人员疏散的场地和建筑。2011 学校可比总用地 comparable floor area for school校园中除环形跑道外的用地,与学生总人数成比例增减。2012 学校可比容积率 comparable floor area ratio for school校园中各类建筑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学校可比总用地面积的比值。2013 风雨操场 sports ground with roof有顶盖的体育场地,包括有顶无围护墙的场地和有顶
9、有围护墙的场馆。3 根本规定301 各类中小学校建立应确定班额人数,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完全小学应为每班45人,非完全小学应为每班30人;2 完全中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应为每班50人;3 九年制学校中1年级6年级应与完全小学一样,7年级9年级应与初级中学一样。302 中小学校建立应为学生身心安康发育和学习创造良好环境。303 承受残疾生源的中小学校,除应符合本规的规定外,还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 50的有关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304 校园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及供热等根底设施应与中小学校主体建筑同步建立,并宜先行施工。305 中小学校设计应满足国家有关校园平安的
10、规定,并应与校园应急策略相结合。平安设计应包括校园防火、防灾、安防设施、通行平安、餐饮设施平安、环境平安等方面的设计。306 由当地政府确定为避难疏散场所的学校应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进展设计。307 多个学校校址集中或组成学区时,各校宜合建可共用的建筑和场地。分设多个校址的学校可依教学及其他条件的需要,分散设置或在适中的校园集中建立可共用的建筑和场地。308 中小学校建立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宜按绿色校园、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进展设计。309 在改建、扩建项目中宜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设施及建筑。3010 中小学校设计应与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技术的开展水平、民族习俗及传统相适应。301
11、1 环境设计、建筑的造型及装饰设计应朴素、平安、实用。场地和总平面41 场 地411 中小学校应建立在充足、空气流动、场地枯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宜建地段。校应有布置运动场地和提供设置根底市政设施的条件。41. 2 中小学校严禁建立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校园及校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13 中小学校建立应远离殡仪馆、医院的太平间、传染病院等建筑。与易燃易爆场所间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16的有关规定。414 城镇完全小学的效劳半径宜为500m,城镇初级中学的效劳半径宜
12、为1000m。415 学校周边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有条件时宜设置临时停车场地。学校的规划布局应与生源分布及周边交通相协调。与学校毗邻的城市主干道应设置适当的平安设施,以保障学生平安跨越。416 学校教学区的声环境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GB 50118的有关规定。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与铁路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距离缺乏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417 学校周界外25m围已有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GB 50118有关规定的限值。418 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
13、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平安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42 用 地421 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有条件时宜预留开展用地。422 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容积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用地。423 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提高土地利用率,宜以学校可比容积率判断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24 中小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以下容:1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效劳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2 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3 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
14、425 中小学校的体育用地应包括体操项目及武术项目用地、田径项目用地、球类用地和场地间的专用甬路等。设400m环形跑道时,宜设8条直跑道。426 中小学校的绿化用地宜包括集中绿地、零星绿地、水面和供教学实践的种植园及小动物饲养园。1 中小学校应设置集中绿地。集中绿地的宽度不应小于8m。2 集中绿地、零星绿地、水面、种植园、小动物饲养园的用地应按各自的外缘围合的面积计算。3 各种绿地的步行甬路应计入绿化用地。4 铺栽植被达标的绿地停车场用地应计入绿化用地。5 未铺栽植被或铺栽植被不达标的体育场地不宜计入绿化用地。6 绿地的日照及种植环境宜结合教学、植物多样化等要求综合布置。427 中小学校校园
15、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应包括消防车道、机动车道、步行道、无顶盖且无植被或植被不达标的广场及地上停车场。用地面积计量围应界定至路面或广场、停车场的外缘。校门外的缓冲场地在学校用地红线以的面积应计量为学校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43 总 平 面431 中小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及管网综合设计。总平面布置应包括建筑布置、体育场地布置、绿地布置、道路及广场、停车场布置等。432 各类小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设在四层以上,各类中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设在五层以上。433 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434 中小学校至少应有1间科学教室或生物实验室的室能在冬季获得直射。435
16、中小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冬夏主导风向合理布置建筑物及构筑物,有效组织校园气流,实现低能耗通风换气。436 中小学校体育用地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各类运动场地应平整,在其周边的同一高程上应有相应的平安防护空间。2 室外田径场及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球类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长轴南偏东宜小于20,南偏西宜小于10。3 相邻布置的各体育场地间应预留平安分隔设施的安装条件。 4 中小学校设置的室外田径场、足球场应进展排水设计。室外体育场地应排水通畅。5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应采用满足主要运动项目对地面要求的材料及构造做法。6 气候适宜地区的中小学校宜在体育场地周边的适当位置设置洗手池、
17、洗脚池等附属设施。437 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438 中小学校的广场、操场等室外场地应设置供水、供电、播送、通信等设施的接口。 439 中小学校应在校园的显要位置设置国旗升旗场地。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51 一般规定511 中小学校的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其各自的辅助用房。51. 2 中小学校专用教室应包括以下用房:1 小学的专用教室应包括科学教室、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体育建筑设施及劳动教室等,宜设置史地教室;2 中学的专用教室应包括实验室、史地教室、计算机教室
18、语言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体育建筑设施及技术教室等。513 中小学校的公共教学用房应包括合班教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室、体质测试室、心理咨询室、德育展览室等及任课教师办公室。514 中小学校的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间应联系方便。教师休息室宜与普通教室同层设置。各专用教室宜与其教学辅助用房成组布置。教研组教师办公室宜设在其专用教室附近或与其专用教室成组布置。515 中小学校的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应设置的给水排水、供配电及智能化等设施除符合本章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第10章的规定。516 中小学校的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宜多学科共用。517 中小学校教学用房及教学
19、辅助用房中,隔墙的设置及水、暖、气、电、通信等各种设施的管网布线宜适应教学空间调整的需求。518 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m51. 9 教学用房的窗应符合以下规定:1 教学用房中,窗的采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本规第92节的规定;2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窗玻璃应满足教学要求,不得采用彩色玻璃;3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中,外窗的可开启窗扇面积应符合本规第91节及第101节通风换气的规定;4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的外窗在采光、保温、隔热、散热和遮阳等方面的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20、5110 炎热地区的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中,可在外墙设置可开闭的通风窗。通风窗下沿宜设在距室楼地面以上010m015m高度处。5111 教学用房的门应符合以下规定:1 除音乐教室外,各类教室的门均宜设置上亮窗;2 除心理咨询室外,教学用房的门扇均宜附设观察窗。5112 教学用房的地面应有防潮处理。在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教学用房的地面应设保温措施。5113 教学用房的楼层间及隔墙应进展隔声处理;走道的顶棚宜进展吸声处理。隔声、吸声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GB 50118的有关规定。5114 教学用房及学生公共活动区的墙面宜设置墙裙,墙裙高度应符合以下规定:1 各
21、类小学的墙裙高度不宜低于120m;2 各类中学的墙裙高度不宜低于140m;3 舞蹈教室、风雨操场墙裙高度不应低于210m。5115 教学用房设置黑板或书写白板及讲台时,其材质及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1 黑板的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1)小学不宜小于360m;2)中学不宜小于4OOm;2 黑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OOm;3 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1)小学宜为080m090m;2)中学宜为1.00m1.1Om;4 黑板外表应采用耐磨且光泽度低的材料;5 讲台长度应大于黑板长度,宽度不应小于080m,高度宜为020m。其两端边缘与黑板两端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不应小于040m。5116 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小学校 设计规范 GB50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