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案.doc
《最新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2.2 中国的气候 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2.学情分析通过以前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但是本节内容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等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材分析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本
2、节教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富有浓厚的生活信息。本节包括了“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4部分内容。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抓住了三条线索: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4类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山高原气候;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第三是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包括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和洪涝、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本节内容地理图像十分丰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地理图像的阅读与分析,提升读图、用图的能力;涉及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大的思维量,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引导。但学生
3、的空间概念建立还不够完善,部分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还比较差,这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空间概念,提升读图、填图能力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归纳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2.通过阅读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图,知道温度带喝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方法。4.通过学习,分析出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记住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
4、的影响。 难点: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方法。【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了解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2.通过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3.通过温度带的学习,了解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难点:分析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评价任务】1.结合我国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说出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2.(1)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说出温度带的划分依据以及各温度带分布的
5、地形区或省级行政区。(2)在温度带分布图中说出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3.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了解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出示哈尔滨的冰雕展和广州的花卉展图片,请同学们观察。相同的时间,哈尔滨和广州却举办了两种不同的展览,这是什么原因呢?(两地的气候差异很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气候,同时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目标,师强调重难点。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先学环节(15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阅读课本32-35页内容,图文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湘教版 地理 年级 上册 2.2 中国 气候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