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调查研究报告.doc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查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专业调查研究报告.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思路(一)调研目的为进一步掌握鲁南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设置的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和培养规格,清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准确进行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形成专业群集群优势;加强学院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增强教师联系企业责任,拓展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纵深发展,使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具市场适应性、岗位针对性和职业发展性,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具特色;了解省外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不足,以及行业
2、专家、行业协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教育培育本地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建议,对学院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提供依据,并为机电工程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无人机)方向专业开发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从而为大力加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达到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目的。(二)调研思路首先为深入开展好本次调研活动,机电工程学院组成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的调研活动小组,进行了周密计划和部署,制订严格且充分的活动时间。通过对市机械行业商会调研,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日照职业学
3、院等省外同类院校调研,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办学优势和不足,学习国家示校等兄弟院校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优秀经验,取长补短,为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参加技能大赛等各个方面提供有益有效的具体思路。通过对永华机械等企业调研,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现状,梳理出社会用人需求的层次要求,在首先明确不同办学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的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合理选取课程容,从而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教育。最终,使
4、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具有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通过对诺博泰智能科技等企业调研,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无人机)方向人才需求的结构现状、社会用人需求,在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的本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的机器人(无人机)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合理选取课程容,有效地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教育,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具有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跟踪调研,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情况,搜集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明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企业发展需要与学校教育发展的结合点
5、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二、调研的基本过程(一)调研容1.调研鲁南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人才需求发展趋势,行业商会专家对高职层次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职业书要求以及对课程开设的建议。2.调研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以便确定本专业设置的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及培养规格,机电类企业在高职层次专业人才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有关建议。3.调研省外同类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分布及发展情况,专业开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情况。4.对机电一体化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岗位发展调查分析。5.调研机电一体
6、化毕业生对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培养以及岗位从业素质要求的认识与建议及对培养过程的意见和要求。6.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质量反馈。7.诸如项目化教学、机器人(无人机)方向等其他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升级、改革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二)调研对象1.行业商会:市机械行业商会(会长:保民,副会长:杜亚中,高级发展顾问:士彬)2.企业:永华机械(公司董事长:勇,总经理:舟)兖州国丰农机装备(公司董事长:继立)曲阜崇德精密机械(总经理: 孔凡东)诺博泰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正江)闪迪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岳)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民,副院长:王海滨,产业合作处处长:云龙)上述为2015年进行走访调
7、研的企业,对于2014年已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单位(如辰欣药业医药股份、莱尼电气系统()、伊顿液压、爱科大丰农用机械、东岳专用汽车制造、联诚集团等)则采用问卷调查、调查方法。3. 同类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建勇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校),教师:嘉文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校),教师:徐加爽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亓晓鹏威海职业学院(国家示校),教师:军鹏职业学院,教师:王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校、省特色名校),教师:振鹏科技职业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王文卿水利职业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维群劳动技术职业学院(省特色名校省级示校),教师:强上述院校为
8、省访谈交流、问卷调查高等职业院校,其他省高等职业院校则以登录相关进行调研。4. 毕业生:选取调研企业中就职的2014届毕业生以及毕业实习返校后的2015届毕业生,通过座谈、填写调查问卷表等形式,形成调查材料。(三)调研方式科学有效的调研方式是调研成功的保障,可大大提高调研的工作效率,根据不同的调研阶段、调研对象、调研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调研方式才能获取到最有效的信息。专业建设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调查表,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可以获得更有效的数据。调研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问卷调查、现场访谈、访谈、文献调查等。1.对于行业商会、企业调研形式以现场访谈为主,问卷调查为辅。2.对于同类高校同行调研则
9、利用我院国培、省培部分教师采用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省外同类院校进行调研。3.对用人单位走访形式为主,与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另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和交流。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作为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专业改革思路和建议等的重要依据。4.对毕业生的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5. 鲁南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等容的调研以行业商会、企业现场访谈为主,文献调查为辅。问卷:本次调研问卷主要有8种:企业问卷调查表、企业岗位结构调
10、研表、专业调研记录表、职业发展经历调研、毕业生质量反馈用人单位调查表、毕业生调查表、同类院校专业开设情况调查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同类院校问卷调研表。企业问卷调查表发放对象主要是鲁南及周边地区机电一体化企业,发放途径主要是实地走访相结合。实际发放问卷8份,回收8份,有效问卷8份。本问卷共10大题。问卷见所示。企业岗位结构调研表、专业调研记录表的发放对象主要是鲁南及周边地区机电一体化企业,发放途径主要是电子和实地走访相结合。实际发放问卷8份,回收8份,有效问卷8份。问卷见所示。职业发展经历调研、毕业生质量反馈用人单位调查表、毕业生调查表的发放对象主要是2014届毕业生,
11、发放途径主要是电子和实地走访相结合。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有效问卷170份。问卷见所示。同类院校专业开设情况调查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同类院校问卷调研表的发放对象主要是省外同类院校,发放途径主要是我院国培、省培的教师采用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见所示。实际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10份。(四)调研安排表2-1 机电一体化技术调研安排表调研时间调研对象调研方式调研负责人调研参与人员2015.07.15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现场访谈建雨卫民、王海滨、远龙、侯玉叶、欧金刚、侯圣勇2015.08.10永华机械现场访谈、问卷调查马成玉勇、舟、侯玉叶、梅、晓
12、萍、冲2015.08.10兖州国丰农机装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马成玉继立、侯玉叶、梅、晓萍、冲2015.08.10曲阜崇德精密机械现场访谈、问卷调查马成玉孔凡东、侯玉叶、梅、晓萍、冲2015.08.10诺博泰智能科技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建雨正江、昭弟、宋连龙、万银生、苗新波、欧金刚2015.08.10闪迪智能科技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建雨岳、宋连龙、万银生、苗新波、欧金刚2015.08.10市机械行业商会现场访谈建雨保民、杜亚中、士彬、宋连龙、万银生、苗新波、欧金刚2015.07-2015.08同类院校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国培、省培教师同类院校国培、省培教师2015.03-2015.082014届毕业生
13、毕业实习返校后的2015届毕业生问卷调查、电子和实地走访学生科及班主任2014届毕业生、毕业实习返校后的2015届毕业生三、调研情况汇总及分析(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调研通过省文化厅(从国际环境看,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极大促进新技术突破和新兴市场开拓,为我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进关键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同时,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竞争也将在全球围展开,我国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面临发达国家的挑战。从国环境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需市场快速增长,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党中央、国
14、务院决定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发展看,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形成了系列优势和特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十一五”以来,我省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切入点,深入实施创新型省份建设和人才强省等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有力推动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重型汽车及发动机、船舶及新型交通设备、清洁生产设备、现代农业设备、工程机械设备、环保及检测设备、
15、大型专用机械设备等领域优势明显,拥有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拳头产品,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电机、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成效明显,锂电池、感应电机、永磁电机、控制器及车用空调等产品实现产业化。客车等一批企业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目录,推广应用与示扎实开展。“十二五”时期,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是我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方面,我省研发投入不足和人才支撑能力不强。我省R&D经费支出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创新型领军人才以及管理型、实用型复合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区域竞争压力增大。培育和
16、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东部发达省市再造新优势、中西部地区实施赶超跨越战略的重大举措,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立足优势领域,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着力突破薄弱环节,加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发展趋势是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立足优势领域,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实施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原始创新,增强集成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和智力支撑;选择具备一定
17、产业技术基础、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优势领域,瞄准国际国市场空白点和薄弱点,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业集群,尽快形成竞争新优势;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创新国际合作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充分发挥各类园区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载体作用,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和产业向园区集聚,培植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创新能力强、示带动作用大的产业聚集区。发展重点以集成电路设计为突破口,以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信息安全
18、和应用电子产品为依托,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和相关产业,形成配套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超前布局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搭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平台,以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为重点,突破AMOLED基板、真空镀膜、薄膜封装等共性技术,支持AMOLED面板产业化;开展3D显示、电子纸、激光显示等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液晶电视、OLED电视、激光电视、三维电视等数字电视。研发可信计算技术,基于国产CPU、OS的整机设计技术,高端服务器及配套软件,云计算模式下的新
19、型终端、新型云计算结点、网络存储及海量存储设备,大容量高速率的移动存储器,固态硬盘(SSD)以及PB级海量存储管理集群文件系统,面向超大规模复杂数据的分级和虚拟化存储管理系统等一批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产业化。围绕减量化、再制造、资源化、零排放和产业等新技术,重点在化工、机械、建材、冶金、有色等行业实施共伴生矿资源、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资源再生利用及餐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循环利用示工程,积极推广工业余热、工业废水、高炉煤气、废旧设备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新技术,示推广循环经济关键装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围绕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目标,以解决危害群众
20、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中心,加大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力度,推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等的开发和产业化。积极鼓励研究开发“三废”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提高环保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成套能力,加大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示推广力度。实施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对钢铁、发电、焦炭、化工、造纸、印染、发酵等重点行业的环保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促进污水、废气以及固体排放物的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鼓励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加快突破高效节能锅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高效绿色照明、节能监测等一批节能新技术和新装备,为全省节能减排提供技术装备支撑;加大余热
21、余能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节能机电、绿色电器、照明器具建材等节能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创新能源管理模式,推行合同新能源管理新业态,以制度变革推动节能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我省良好的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以大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数控加工装备、轨道交通设备、通用航空装备和石油装备,加大重大技术攻关力度,促进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变大变强。(二)区域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调研1.行业发展现状通过对市机械行业商会调研,并查阅新闻网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机电行业发展现状。是一个煤炭储量丰富的资源型城市,煤炭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是必须面对和正视的重要课题。根据鲁南经济带产业发展
22、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结构优化的良好势头。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突破亿元。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亿元,增加值亿元,占的;实现利税、利润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全市已建成机械制造、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专用汽车四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家,工业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达到家。在国际金融危机加剧蔓延的大背景下,我市正处于打造区域新高地、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一体化 专业 调查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