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城总体规划.doc
《杨凌城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凌城总体规划.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杨凌城市总体规划杨凌示范区是国际知名的现代农科城,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安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杨凌城乡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发展 的要求,将规划区控制面积设定为 73.72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 口规模达到30万人,建设用地35平方公里。目前,示范区已完成了 杨凌次核心城市发展战略总体策划和次核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并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园区配套项目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 能等方面大量投入资金,逐步将杨凌建设成为科教领先的农科城, 经 济发达的产业城,环境优美的生态城,文明开放的旅游城。国务院于1997年7月批准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序列。
2、国家期望杨凌示范区通过发挥其 农科教基地的作用,依靠农业科技发展和推广来探讨解决我国尤其是 西北地区粮食问题的途径。探讨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器、示范基地建设 和农业科学技术有效转化的机制和体制。 探讨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区 域综合治理的农业高新技术。规划构思力求充分体现国家设立示范区的目的,突出“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四大功能,把杨凌建成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产 业城。功能结构按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为特征和用地条件,合理确定不同功能园区的用地范围。用地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不同地段的 自然生态条件,追求人工建设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空间布局 以“绿心”一一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园区为
3、中心,按照网络状的 农业作物、林地和水网体系,将几个功能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分为 以下园区:一、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园区:重点展示区内各类农科技术、人 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改良、现代化乡村改造与建设成果。二、农业科学园区:综合性的科研、实验、教学和信息中心。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排各类农业科技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 产业。四、农业综合园区:栽培和展示各类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的基地。五、农业中试园区:旱地农业节水灌溉、生物工程、遗传育种等农业 高新技术的试验场所。六、生活服务园区:综合性多功能的城市中心,建设居住小区和公园。七、农业观光及休闲带:沿渭河北岸建设农业观光及休闲带。创新与特色
4、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国内无先例, 规划对其特征、基本功能 构成、空间结构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及全区生态适宜性评价。 规划有 如下特色:一、方案具有综合性。最终方案是在获全国性规划设计竞赛一等奖的 基础上,综合多家方案优点进行编制的二、突出农业特色和城乡融合。论证了示范区的农业高新科技及产业 的发展战略,强调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以及各农业类功能分区、 城镇类功能分区的有机结合。三、突出生态思想。开展了生态适宜性评价。环境规划以“回归大自 然”为目标,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示范区的建设在不损害生态环 境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与环境的最有效最合理的分配与利用。四、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了经济
5、发展模式及科研体制的可 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强调规划结构的弹性和灵活性。鼓励节能和使用 再生和清洁能源。规划强调把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农业结合在一起,提 出了区内农村建设的现代化目标。 精心规划和利用水资源,人工湖泊 由人工河贯穿联接,存蓄天然降水。将污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相结合, 循环利用。五、同时编制示范区起步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从而总体规划对某些 问题尤其是规划的实施的考虑更加深入。 按照总体规划实施的起步区 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示范区从1998年4月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已完成总投资 10亿元, 铺设市政道路23.4公里,同步完成了电力、通讯、供热、燃气、计 算机网络、有线电视、上下水管网等工
6、程。创业中心、标准厂房、国 际会展中心、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已开工建设; 共建住宅20.61万平 方米,科教人员住房人均达到14.2平方米。防洪工程堤路结合,使 城市防洪能力从抗御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的标准。农业高新技术开发进程加快。采取省部共建方式,在国冢各部委支持下,建立了 节水灌溉、生物技术育种中心、植物化学、水土保持等 4个国家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已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型区建立各种试验示范基地38个,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特别突出了杨凌的绿心环境建设和 特色景观建设,按规划实施的绿地及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经 过两年的建设,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引进投资29亿元,昔日
7、的“农村乡”正迅速地向名副其实的“农科城”转变。区位图S 9iLEGENDi匸芟主鼻st市 LXZ -1MI 市 匚Q堆势割面图城市建设生态适宜性图杨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t 1997-2010 Df % 1Nl F1,aN nr YaNG-CSG AGHJCLTTLAJ- KICK TUCll rNDCIJTRY DfiMOKSTRATlON PARK规划特色工程:城市拓展和功能提升工程1 .交通优化工程。建设扶风-杨凌-眉县过境公路、杨扶路、西宝中 线、南环路、西环路等城区主骨架和主干道路,新建城西汽车客运中 心、高速铁路杨凌车站和铁路货运站等工程。设置 2处区域客运站, 建设公
8、交总站。实施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城区一期道路大修等项目, 建设杨凌大道、农科路、博学路、水厂路、永安路、渭惠西路、高研路、滨河西路、东环路等城市道路,总长度112公里。2. 集中供水工程。建成石头河调水工程,新建原水输水管18公里, 10万吨/日净水厂一座,改造城市现有供水管网,关闭自备井,实现 集中统一供水。新建孟杨路、农科路、杨凌大道、博学路、水厂路、 永安路、渭惠西路、高研路、滨河路、城南路、东环线等城市供水管 网。3. 排水改造工程。改造老城区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提升陇海铁路涵洞和城市其它低洼地段的排水能力,随城市道路同步建设雨污 水管网,完善中水利用系统,逐步提升中水利用率。4.
9、 电力扩容工程。扩容杨凌110KV变电站,容量达到2X 50 MVA; 新建揉谷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X31.5MVA。新建揉谷接入永安 至段家110KV线路。5. 城市气化工程。建设液化天然气调峰工厂。建设液化天然气调峰 站,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扩大天然气普及率,逐步取消石油液化气。 建设杨凌大道、渭惠西路、城南路、永安路等城市主干网。6. 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华电热电联产项目,实施新老城区、一河两 岸片区供热管网工程,完善老城区、一河两岸、卫店片区供热管网, 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实施城区热计量改造工程。推广地源热泵技术, 建设五湖路中段地源热泵集中供热区。7. 河两岸开发。加快一河两岸渭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杨凌城 总体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