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文化价值与应用前景分析.docx
《果树文化价值与应用前景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树文化价值与应用前景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果树文化价值与应用前景分析 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促进乡村振兴及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1-2。自农业部关于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发布以来,各地积极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工作,在已公布的118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果树文化遗产占了35席,将近1/3,充分说明了果树在我国农业历史文化传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果树的经济价值长期占据主导位置,而关于果树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利用较少,尤其是发掘其文化价值用于旅游开发更是少见。果树文化是一种
2、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上层建筑范畴,只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得到应有的关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与休闲品质需求逐渐加强,文化旅游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3-4。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果树的花、果、叶等自然属性具有普遍的认知或应用,而对于果树的文化价值却认知不够或应用较少。果树的文化价值是由人们的情感需要而赋予果树某种文化功能,把果树的文化价值应用于园林绿化与乡村建设,可以提高人们对果树文化价值的认知及利用,从而陶冶人们的情操5。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生命意识及独特的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果树
3、的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往往以最原始、最广泛的形态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物质生产水平、思想意识、精神状况等6。伴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利用果树文化的旅游价值,因地制宜地开发果树文化旅游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7。只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果树文化,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果树的文化价值已成为果树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本文结合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以果树的文化价值利用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果树的文化价值及其具体应用途径,对传承农耕文化、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发展果业生产及完善果树栽培科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果树文化概述1.1果
4、树文化内涵在农耕文化领域,茶文化的研究已渐成体系,而关于果树栽培文化的研究还十分少见。其实,在长期的果业生产中,桃、梨、枣、荔枝、枇杷、柑橘、葡萄等果品及其果树栽培同样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8。例如在民俗文化中,橘;和吉;谐音,因此在庭院种植中,柑橘树寓意开门大吉;,在春节期间要摆放福橘;以求大吉大利、福寿安康;。果树除了果、花、叶、枝等直观形象美外,还具有抽象美,这种抽象美体现在文人喜欢运用托树言意、借景抒情等方式来表达内心想法,向别人传递一种寓意,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手法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艺术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9-10。在果树观光旅游中,通过向游客展现色彩艳丽的果实、随季节变化的叶片、蜿蜒
5、盘曲的枝条,可以让游客产生丰富的联想,游客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景抒情,或感受丰收的喜悦,或感受平和安详的生活,或感受先人的智慧等。在现代生活中,很多观赏果树被广泛种植在庭院、阳台之中,使家庭氛围更加温馨、雅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依托现有的果树栽培体系,把文化价值融入果业生产,结合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促进我国水果产业的多功能融合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2果树的文化形态果树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习俗文化,包括历史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民间与果树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果树文化形态差异较大,包括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从文化属性的分类来看,不同
6、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特色,但又具有文化共性所决定的基本相同的一般结构,即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形式、文化观念所构成的一般联结方式,果树文化也是如此。因此,果树的物质文化形态可以按其功能分为生产类、生活类及文艺类3种。其中,生产类物质文化形态指的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场地、生产工具、产品等,生活类物质文化形态包括建筑、服饰、器具等,文艺类物质文化形态包括书画、园林、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形态(精神文化)按其形式可分为制度、习俗、意象、品牌等。其中,制度包括农业政策、农业管理等;习俗包括技艺、节庆、祭祀、婚葬、娱乐等,习俗中的生活习俗又包含饮食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精神崇拜等。各地不同的
7、民俗民风和生活习惯造就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具有独特风土人情的农村生活场景。1.3果树的文化特征果树文化主要是劳动人民在水果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与生活习惯,并经过世代相传,且不断传承发展的文化体系,具有地域性、多样性、乡土性、传承性等特征11。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和气候差异较大,如北方的寒带农业和南方的热带农业,东部的沿海平原和西部的山地高原,各民族在水果生产中依据不同的环境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荔枝文化、枣文化、桃文化等不同的果树文化,并依据果树文化的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水果品牌。如创建于1992年的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红枣种植加工、冷藏保鲜、科技研发、贸易出口、观光旅游为一
8、体的综合型企业,其依托枣文化体系,充分挖掘枣文化价值,以健康时尚快乐为主题,创造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妃子笑荔枝名称则源自晚唐诗人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果树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各地各民族间相互交流,形成了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及生活习俗等多样化融合的特点。果树文化产生于乡村,根植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与农民及其土地紧密相连,抵御了都市文化的冲击与同化,保持了自己的特色,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经过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演变的乡土特色文化。2果树的文化表达2.1意象与果树文化意象是通过艺术家的精神外射与情感渗透而重新组合过的物象,是托物载情、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一种结果,是艺术
9、创造与审美欣赏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12。果树意象中的物象不受视觉和听觉的限制,如闻到香可以形成花的认识、尝到酸可以形成山楂的认识,嗅到臭可以形成榴莲的认识、触到粗糙可以形成老树皮的认识等。花语并非只存在于美丽的花朵中,许多常见的果实也同样具有花语特征,如,石榴多子;、桃多寿;、佛手多福;等,甚至某些以果树来界定的场所或环境也具有花语特征,如杏林;指代医学界;、杏坛;指代教育界;等。果树意象的物象并非仅局限于美丽的花朵或实用性较强的果实,也包括果树的叶、枝、干、皮及果树的芳香、味道,以及与自然界的风、雨等演绎的乐音等。如斑驳的树皮象征岁月的沧桑,并广泛应用于盆景艺术中;果实的味道颇能引人遐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果树 文化 价值 应用 前景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