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本 科 毕 业 设 计题目 小型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 系 别: 工程技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20XX年 4 月 29 日 摘 要小麦精量播种技术具有省种高产的优点,受到广大农业生存者的欢迎。但是目前国内使用的小麦精播机绝大多数都是机械化,对种子的形状尺寸要求严格,而且容易造成一定种子的破环率。气吸式精播机由于不伤种子、对种子外形要求不严、通用性好,是今后精播机的发展趋势。本课题主要针对现有的精播机存在的缺点,在原有播种机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整体、刮种器、排种器等装置,极大的提高了刮种效果和排种精度。通过减小平行四连杆的尺寸使播种
2、单体结构更假紧凑、整机的质量更轻以及采用“前四后二”的播种单体布置方案。几个方面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精播机的整体工作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推广价值。通过查询资料,了解了小麦精量播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气吸式精播机和机械化精播机的结构对比,分析了气吸式小麦精播机的结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案。最终设计出最新的不伤种、播种精量、速度快的小麦精播机。关键词: 气吸式; 小麦精播机; 整体结构; 改进研究; 趋势全套图纸加V信153893706或扣 3346389411AbstractPrecision Seeding Wheat Breed
3、er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yield, by the majority of agricultural survivors welcome. However, domestic use of wheat sowing machine precision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mechanization, seed shape and size of demanding, and prone to be broken to a certain rate of seeds. Suction machine prec
4、ision as not to hurt the seed sowing, seed shape not strict, common goo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precision sowing machines.The main subject of the fine broadcasters for existing shortcomings in the original seeder to re-design based on the whole, scraping kinds of devices, metering device a
5、nd other devices, greatly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seed species scraping accuracy. Parallel four-bar linkage by reducing the size of the planting is more fake compact monomer structure, the whole of the lighter and the use of the top four after two Seeding single layout. Several improvements
6、to fur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precision sowing machine performance, better promotion of its value.By querying the data, understand the precision sowing of whea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on this basis, the typical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gas suction and mechanical precision sowing mac
7、hine precision sowing machine structur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air-suction wheat sowing machine precis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trends, and then raised the issue research ideas and programs. Is not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latest injury types, seeding precision, speed and prec
8、ision of wheat sowing machine.Key words: Suction; Wheat precision seeding machine; Overall structure; Improvement; trend.目 录1 绪 论11.1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2 气吸式精播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11.2.1 国内小麦精播的现状11.2.2国外精播机的研究现状1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案21.3.1研究内容21.3.2 研究方案21.4 预期结果及创新21.4.1 预期结果21.4.2 课题设计创新32 目前现有精播机结构分析32.1 结构分析及主要参数32.2 存在
9、的问题53 精播机的设计63.1刮种装置的设计63.1.1 一级刮种器的结构63.1.2二级刮种器的结构73.1.3 工作原理83.2 排种器的工作参数93.3 平行四连杆103.3.1 平行四连杆仿形原理103.3.2 平行四连杆尺寸113.4 开沟器的设计113.4.1箭铲式开沟器的选用及其开沟原理113.4.2 开沟器结构123.4.3 开沟器与排种器的相对位置133.5 覆土器的设计133.6 种箱设计143.7 精播机传动设计143.7.1 传动方式选择143.7.2 传动比计算153.8 风机的选择163.9 地轮的选用164 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 谢181 绪 论1.1 研究课
10、题的目的和意义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我国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作业的面积不断增大,小麦播种机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小麦播种必须在较短的播种农时内,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将种子播到田地里去,使作物获得良好的发育生长条件。而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是由谷物播种机过度到精密播种的机械式小麦播种机,对种子的外型要求严格,而且有一定的种子破碎率,另外,由于小麦播种行距要求较小,机械式的精播种机总体结构配置复杂拥挤,整体笨重,所以机械式的小麦精播机的整体性能还不是很好。播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出苗、苗全和苗壮,因而对产量的影响很大。气吸式小型小麦精密播种具有省种高产的优点
11、可以保证种子在田间合理分布,播种量精确,株距均匀,播深一致,作业速度较快,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可以大量节省种子,减少田间间苗用工,保证作物稳产高产。1.2 气吸式精播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1.2.1 国内小麦精播的现状从国内小麦精密播种机的工作状况来看,现有的机械式排种器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应用于小麦精播时,作业效果不理想,不能精确、单粒排种,作业速度普遍偏低,当作业速度高时,种子破碎率也随之增加。气吸式排种器结构复杂,成本高。例如用小区双吸盘排种器进行精播时,虽然作业效果好,排种精确且不伤种,但其播小麦时作业速度低,且结构复杂,成本高,在大田应用受限。从原理与结构上开发设计新型小
12、麦精密排种器和播种机,尤其是气吸式型,考虑实际生产作业需要,在满足精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精播机作业速度,已迫在眉睫。以播种后的平均株距作为评价标准是可以的,而评价播种机是否满足设计株距的播种时,应以设计株距作为评价标准。增刊梁素钰等:我国小麦精密播种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小麦精密播种机的发展趋势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式的小麦精播机占主导地位,气吸式的只应用在小区上。气式的播种效果较好,不伤种子,对种子尺寸要求不严格,通用性好,田间作业速度较高,因此小麦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应以气吸式为主,机械式为辅。通过提高田间作业速度和增大单机幅宽,提高小麦播种机组的生产率。小麦的精密播种技术与免耕和铺膜相
13、结合,发展耕整地播种联合作业机具,可提高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1.2.2国外精播机的研究现状 麦类作物精密播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上世纪60-70年代,苏联、英国、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曾先后起步试验研究小麦等精密播种技术。苏联:1960-1975年国家曾高悬重赏(1万卢布)解决小麦(黑麦等)精密播种问题。BHCXOM等单位曾列题解决小麦精密播种的技术问题,但三起三落。英国:1971-1974年进行了小麦精播机试验,Stanhey公司设计制造了PSD-80小麦精播机,由于结构笨重、通过性能差、种子破碎率大等一系列缺点,只生产了20台精播机便停产了。80年代至今,英国再没有新精播机出现。德国约与英国同
14、时,制造了GS-23气吸式小麦精播机试验精播机,没有进行批最生产。据苏联小麦精播机研究者述,1980年英国、德国的小麦精描农艺实际上是窄行距(10.5cm)大播量(80kg / ha)的条播每株分集只有2个左右欧洲、苏联的农学家至令仍坚持采用7.5cm, 10.5cm,15cm的窄行距条播农艺规范和25.8cm的营养面积,因而没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小麦精少量播种.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案1.3.1研究内容1)对目前普通小麦播种机进行研究,了解构造和原理,搜集各种类型小麦精播机资料进行结构分析,提出本次设计的改进方案和整体结构。2)设计气吸式排种器,改进优化播种机排种器的内部结构,对气吸空间进行优化
15、增加圆盘气孔的形状。3)设计播种机的总体结构,种箱和风机要放在合理的位置,设计节能省力的机械链。4)设计开沟器和输种管,开沟器形状应该要适应各种环境,厚度要合适,开沟器容易变形,所以选用好的材料也是关键。输种管要适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保持种子能顺畅落下,材质方面也很关键。5)最后对播种机整体进行设计,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最后的核对,对设计做最后的修改。1.3.2 研究方案通过网络和书本搜集资料,了解目前播种机的设计和原理,分析目前播种机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各种播种机的研究对比,自主研究设计。首先参照以往的精播机进行整体设计,画出整体结构图,再进行整体优化,完善结构。整体结构要简单,要有可拆性
16、有利于保养和维修。然后分部进行研究和设计,首先选择排种器的设计,本机采用的气吸式排种器,首先要选择风机的大小,风机功率要合理利用起来,避免能量的损耗。排种盘的设计要考虑种子的特性,形状和大小,还有要适合各种作物的种子要求。然后在进行开沟器和镇压轮的设计,开沟器主要是材料要合理,要能适应各种环境作业,形状大小根据具体要求设计。镇压轮的设计要参考资料。最后对整个设计做一个优化,把不合理的,不完善的结构完善。再画出整个设计的结构图,根绝数据进行模拟实验,最后得出设计的成果。1.4 预期结果及创新1.4.1 预期结果1)达到预想的设计成果,对精播机的结构和原理完全了解。2)排种器采用气吸式圆盘和刮种
17、器配合使用,达到播种精确。开沟器适应各种环境。3)整体外型结构紧凑,体积小速度快,达到操作方便大效果。4)争取做到节能,采用小型拖拉机进行大面积作业。5)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有利于精播机的保养和维修。1.4.2 课题设计创新为了提高现有精播机播种性能,针对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1)提升排种器的位置。把原精播机中的四连杆后面的槽钢换成两个垂直的连杆并相应地加大这两个连杆的尺寸,将原来处于仿形四连杆机构下面的排种器改装到四连杆的后面,使得排种器与地轮间的动力传动由水平改为倾斜向上,进而改变原来传动链条位置过低、链条拥土的弊端。此外,为了保持精播机原有的低投种点特点,开沟器
18、也相应地移置到排种器的下方,固定在地轮纵梁上,另外,在开沟器和排种器之间也没有输种管,只是在开沟器的顶部增设一个喇叭形接种口,以保证排种器排出的种子全部直接进入开沟器。经过这样改进,既解决了原精播机链条拥土的缺陷又保留了其低投种点的长处。(2)采用“前四后二”的整机布局方式。“前四后二”的整机布局方式就是在六行的小麦精播机上,机架前横梁安装四个播种单体,其中中间的两个播种单体间距为小麦单位播种行距,两边的两个播种单体与它们相邻的中间的播种单体间距为2倍的小麦单位播种行距;另外,在机架后横梁安装余下的两个播种单体,这两个播种单体的间距为3倍的小麦单位播种行距,并且,后横梁上的这两个播种单体与前横
19、梁上的播种单体交错安装。“前四后二”型播种单体布局方式,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窄行距小麦精播机整体配置拥挤复杂的难题;另一方面,采用“前四后二”型机架精播机的重心比较靠近配套动力,改善了小麦精播机组作业时的纵向稳定性。(3)利用排种器的台架实验进一步优化了精量排种器原有的设计参数,如排种器的直径、转速、型孔数、机组前进速度以及风机的工作参数,尽可能地减小了排种时种子的初速度,使粒距更加准确、均匀。同时利用台架实验确定了影响该排种器排种性能的主要参数及其选取范围。(4)提高了一些零部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排种器的加工精度,使播种机的整体可靠性更高。将原精播机的排种器的铸铝材料改为45#,钢,提高
20、排种器的强度,并采取防锈措施。排种器轴与动轮的联结方式改原来的紧固螺钉联结为平键联结,以防滑丝或松动。提高加工精度,尽可能地减小排种器动、定轮之间的间隙并保证其较高的同轴度,以减少传动过程中的干扰和漏气。2 目前现有精播机结构分析2.1 结构分析及主要参数针对我国小麦机械播种机的发展趋势和调查,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目前现有大部分精播机的机构为六行播种机,其播种机单体结构图如图2.1所示。该机的排种器为双圆盘气吸式精量排种器,由动排种盘和定排种盘组成,两个盘垂直安装在排种器轴上。定盘在一定范围内有吸室,其余部分为常压,吸室外圆周的中间部位开有220的沟槽作为吸气道。动排种盘空套在定盘上,动排盘的圆
21、周上均布着86个1.9的型孔。具体结构如图2.2所示。排种器工作时,沟槽与定排种盘组成负压吸室,利用吸室的负压把种子吸附到动排种盘的型孔上,当动排种盘转过定盘上的开沟槽后,吸室内的负压消失,于是种子就脱离排种器,种子被排出。图2.1 目前使用最多精播机示意图1.四连杆机构 2.地轮 3.传动链 4.排种器 5.开沟器6.输种管 7.压力弹簧 8.机架 9.种子箱排种器吸室内的负压由离心式风机通过风管提供,风机安装在拖拉机的前保险杠上。风机的功率为2.0KW左右。为了防止重播,排种器上设有组合刮种器,该组合刮种器是由四个摆臂式动刮种片组成。该播种机采用箭铲式开沟器,并且,开沟器位于排种器的前方,
22、排种器与开沟器形成一体。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直接落入开沟器,进而进入种沟。播种单体采用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在上下仿形过程中,开沟器做垂直运动,使开沟器的入土角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播种深度的一致性。地轮做仿形限深轮,由于小麦播种行距较小,限制了播种单体的横向尺寸,所以地轮安装在开沟器的后方,也就是前后仿形的形式。四连杆上的斜拉杆及其压力弹簧为仿形调节机构。图2.2 精播机排种器结构图1.静排种轮 2.动排种轮 3.排种器轴4.吸孔 5.垫圈 6.轴承排种器的动力来自地轮的转动,通过链条传递给排种器轴,传动简单可靠。粒距的调节是通过更换地轮上的链轮即小链轮来实现的。在整体布局上,该播种机采用的是前后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小型 气吸式 小麦 精密播种机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