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村土地整理规划新农村.doc
《水井村土地整理规划新农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井村土地整理规划新农村.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湘潭市响塘乡水井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11-2020年) 【说明书】目 录:前 言2第一章 村域概况2一、区位条件2二、自然条件与资源2三、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四、土地利用现状3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4一、规划背景4二、规划指导思想4三、规划原则4四、规划依据5五、规划期限5六、规划范围5第三章 规划发展策略、定位和目标5一、村域发展优劣势(SWOT)分析5二、村域发展定位6三、村域发展目标7第四章、规划内容及建设任务7一、人口规模预测7二、规划内容7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8四、土地整治规划10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农地流转规划11六、村庄整治规划12(一)、村庄整治总体
2、布局12(二)、建筑物整治12(三)、景观环境整治13(四)、集中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13(五)、建设期限14七、交通、水利设施建设规划14八、公益设施建设规划15(一)、给水工程规划15(二)、排水工程规划16(三)、电力规划16(四)、通信规划17(五)、环境卫生设施规划17(六)、燃气规划18(七)、综合防灾规划18九、产业发展规划18(一)、现状产业分析18(二)、产业发展规划18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9(一)、生态环境保护分区19(二)、主要保护区域19(三)、规划建设内容20第五章 规划的实施20一、规划实施措施20二、规划实施意义22附表:23前 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是以土地整
3、理、村庄整治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的综合规划,是在土地利用实践活动中不断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的过程。整治规划具有增加耕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缓解用地矛盾、加快新型城乡形态构建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等作用,为农村现代化发展创造了动力和空间。根据党的十七界三中全会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农村规划水平,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村庄。湘潭市委、市政府根据省政府要求以及各村庄现状发展条件首选50个行政村进行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试点,其中响塘乡
4、水井村为首批试点村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水井村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政策、规范、特编制本规划。第一章 村域概况一、区位条件响塘乡水井村位于湘潭市规划区西北地区,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宁乡和望城毗邻。本村东临金湖塘村、北接南谷村、西至易家村、南至长龙村和益草亭村,村内有响塘锰矿至望城响南公路在东北角经过,距离望城边界约3.5公里、距离锰矿约5.8公里,交通及区位条件较为方便。二、自然条件与资源水井村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用地北侧地势平坦分布大面积的农田,东南侧分布若干小丘陵山体。村域整体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呈勺状形态。
5、地势最高点位于南侧山峰顶部,标高为134.5米,最低点位于中北部农田中,标高为41.9米,最大相对高差92.6米。村域地处亚热点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土质较好。三、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村共辖19个村民小组,380户,共计1400人。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玉米、黄豆、油菜、芝麻、花生、甘蔗等为辅,经济作物;养殖以牲猪和鱼类为主,家禽和牛羊养殖为辅。全村支柱产业为水稻种植和牲猪养殖,农家乐休闲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无任何工矿企业。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约3000元,村财政总收入约32000元。农业总产值约为354万元,村民经济以外出打工为主、在家务农为辅,在响塘乡乡
6、域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现状村部结合村民住宅设置,无单独办公场所,村域交通有一条4米宽的主干道,已水泥硬化处理,组道3条均为路基,村民出行较为方便。四、土地利用现状村域现状土地利用混乱,农田、菜地、村庄居住用地相互交叉布置不成系统,村庄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村庄自然山体的山脚下,既有面状集中的居住点,也有零散布置的点状住宅。农田、菜地主要布置在村庄的中部,分布集中,地势平坦,并有南谷渠道穿越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规划区外围主要为小丘林山体,自然植被良好,并大型水库布置其间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1、现状土地利用水井村总用地面积312.53公顷(4687.95亩),其中农用地247.31公顷,占总用地面
7、积的79.13%;、建设用地57.71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8.46%;、未利用土地7.51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4%;人均村居用地276.5平方米。附表:现状用地汇总表土 地 分 类整治前面积占总面积比例(%)总面积合计312.53100.00其中农 用 地合计247.3179.13耕地93.2429.83园地25.838.26林地73.8623.63农村道路、水塘田坎等54.3817.40建设用地合计57.7118.46居住建筑用地38.7212.39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170.37道路交通用地14.254.56墓葬地3.231.03未利用地7.512.40 2、现状道路对外交通:村域对
8、外交通主要依靠村庄北部的响南公路,道路宽度6.0M,向北联系长沙、望城,向南联系锰矿、湘潭等。另外村域内有长衡高速公路经过村庄的南部,但高速公路出入口离规划区较远,对村庄发展难以产生积极的推动效应。村内交通:村庄内部交通主要有三条道路,南北向的村庄主道以及两条环形组道。村庄主道长度约5500米,宽度4-6米不等,部分硬化,北向连接仙南公路,南至长龙村,道路两侧民宅集中部分地段难以拓宽。环形组道,长约1100M,宽约4.0米,未硬化且道路坡度大,弯道急,行车条件差。3、现状建设用地村内建设用地主要为村居用地,现有的村民住房用地分布较为零散,与各类杂屋搭配混乱,建筑占地面积大,居住建筑用地总面积6
9、87公顷。结合村民住宅布置村部办公中心和小型商店等公共服务性质用房,全村无大型集中式公共建筑用地和工业用地。在水井村东北角、村道与仙南公路交接处,现状有湘潭县七中、村诊所和集中式小型商店,可兼顾村里的公共服务需求。4、现状基础设施水源:目前生活水源主要是农户住宅旁自备水井,生活污水由化粪池处理,但没有统一排放系统。电力、电信设施:村内未完成农网改造,现有变压器共2个,一个位于村庄北部水渠旁,功率50KV/A,另一个位于中部农田中,功率为80KV/A。目前电力设施平时基本能满足居民需求,但在夏天或过年、过节电高峰时难以满足需要。村内已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电信固话、无线通讯已覆盖全村。环卫设施:目
10、前村庄内无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村内垃圾随意堆放、焚烧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5、现状产业村内农业以传统农作物水稻为主,虽已基本实现机器耕种,但是种植效益低,未形成现代农业格局。村庄内无工业企业,有农家乐一个,但是农家乐档次较低,道路、娱乐设施还有待完善。6现状存在的问题(1)、传统农业未成产业,无规模、无特色、效益低;(2)、乡村休闲旅游休闲产业无规模、缺特色,潜力挖掘不够;(3)、村民建房无序,布局混乱,占地较大,浪费用地;(4)、道路系统不顺畅,路面质量不高;(5)、水利水系需修整;(6)、山地较多,树木较少,效益低;(7)、环境卫生较差,无生活垃圾处理收集处理系统。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指导
11、思想、原则和依据一、规划背景1、政策背景2007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的建立对于积极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体制;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全土地产权体系;建立以居住地登记的“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平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新农村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两型社会建设,严格土地管理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力的政策支持,而新农村建设的基
12、础是规划。2、现实需求水井村区位好,有基础,特别是响塘乡于2010年年初行政划入湘潭市雨湖区管理,加快了村内的发展。村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从更高要求看,有必要对村庄布点和建设规划进行深化和细化,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3、面临机遇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特别是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规划进村试点,将水井村列为湘潭市的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试点,这是难得的机遇。同时水井村地处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规划范围内,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二、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五个统筹”的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根本目
13、标,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生态环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出发点,注重发挥水井村山、水、田、村于一体的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整治,实现“强化现代化农业生产、建设示范性生态家园、发展体验式观光休闲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三、规划原则1、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原则统规各类布局,统安各类用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农村环境保护;注重农民居住环境;改善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注重保护耕地节约土地。2、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农民对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广泛征求农民的意愿,保护农民的利益。3、因地制宜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逐步建设、逐步改造、逐步
14、整治。4、有利发展生产和方便生活的原则有利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体现人性化,通过合理布局,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5、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原则。村庄建设规划与新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通过“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实现节约土地和保护耕地的目标。6、突出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特色的原则7、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村庄布点规划与上层次规划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安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统一;与周边村庄实现资源共享。四、规划依据1、建设部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5、国家投
15、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6、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2005.7);7、湖南省湘潭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8、湖南省湘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9、湖南省湘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10、湖南省湘潭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11、湖南省湘潭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数据集;12、湖南省湘潭县县志;13、湘潭县统计年鉴2009年;14、湘潭县土壤志;15、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16、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技术规范(试行);17、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试行)。五、规
16、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六、规划范围以水井村行政村界围合的312.53公顷土地作为本次规划的范围。第三章 规划发展策略、定位和目标一、村域发展优劣势(SWOT)分析1、优势条件分析(1)、良好的区位:过境响南公路和仙南公路穿越本村,距离鹤岭镇、长沙望城等均比较近,与湘潭市、九华示范区联系均比较便捷。(2)、农村资源优势:村域地势较平坦,土地肥沃,山、水、田自然景观齐全,环境质量好,具有创造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条件。(3)、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基础:村域大部分农民实现了二、三产业就业,农地流转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承包地可集中到少数农民手中,实行大面积的机械耕种。(4)
17、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村庄整治效果明显:水井村依山伴水,自然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好,现状村民已基本沿现状道路靠山而居,村庄整治潜力大,效果好,示范性强。2、劣势因素分析(1)、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村内农业仍是各农户小规模农户经营,农产品综合利用深度不够,附加值低,无相关联产业支撑、促进村域经济的发展。(2)、农业生产条件约束: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破损严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亟待加强。(3)村庄支柱产业薄弱,工业基础差:村域无工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无法支撑、促进村域经济的发展,另外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很低,不具备反哺农业的能力。(4)、村庄发展无序,各项建设布局不成体系:村民
18、居住点主要沿现状道路靠山而建,建筑布局杂乱,空坪隙地较多,容积率低,土地利用不够充分。村内虽有村部,但是缺乏其他的公共活动、服务设施,村民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3、机遇因素分析(1)政策机遇: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建设资金,集中连片推进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大力开展中低产农田改造,提供高标准农业比重。国土资源部2009年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土地整治工作作出了具体的部署。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群策群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2009年湖南省国土资源
19、厅办公室下发关于申报2009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09103号)要求项目申报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为平台,聚合各类涉农资金,协同建设。(2)发展机遇2007年,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湘潭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的核心增长极,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毗邻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水井村,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必将随之发生新的变化。湘潭市委、市政府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水井村被列为湘潭市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3)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20、机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发生了变化,对绿色食品的青睐,对农业观光、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为现代农业全方位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4、挑战因素分析(1)、发展资金严重匮。水井村仅有一个村办农家乐,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差,每年靠上级划拨资金维持基本的开支,没有投资农业的资金。工业、第三产业、交通基础设施都还比较薄弱,发展资金严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2)、村民收入和文化素质的约束。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同时农民规划设计意识淡薄,对开展土地整理、村庄整治、集中居住等项目有一定的难度。(3)、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和体制的约束目前,农村集体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井 土地 整理 规划 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