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环境风险评估报告.doc
《水厂环境风险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厂环境风险评估报告.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水厂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中水厂2017年 月前 言当前,我国已进入突发环境事件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2011年10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明确提出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健全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开展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为贯彻落实“十二五”环境风险防控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
2、环境安全,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为企业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提供切实指导,为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差别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环保部于2014年4月3日出台了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办201434号)。中水厂位于海口路以南、以东、风河以北,北面分布有众多小区。中水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污水处理、中水处理、精制中水处理。其中:污水处理处理能力1万吨/天,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7.4亩。服务范围为流域,服务面积为6km2。处理站采用“曝气沉砂+A/A/O生物除磷脱氮+斜管沉淀+砂滤+二氧化氯消毒+除臭”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3、2002)一级A类标准,出水用于灌溉芦苇湿地。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格栅1座、提升泵房1座、生化反应池2座、斜管沉淀池2座、过滤机房1座、加药间1座、污泥浓缩池1座、污泥处理间1座。污泥采用带式脱水机脱水后外运至易通热电厂焚烧,臭气经过生物除臭后达到国家标准排放,并考虑污水处理系统与再生水处理设施的衔接。中水处理,中水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日,工程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2013年2月与城乡建设局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同年3月建成通水并进行调试试运行,6月通过环保局环保验收。中水水源来自海清污水处理厂一级B尾水,工艺采用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混凝活性砂过滤池+臭氧脱色消毒的再生水处理工艺,经深度处理后
4、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出水一部分作为精致中水原水,另一部分经二级提升回灌、峄山河和相公山河上游,作为河道景观用水,对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靓化城市景观,起到了不可比拟的作用,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精致中水处理,设计能力1.5万吨/日,生产能力1.2万吨/日。为应急供给热电厂供水工程,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当年11月29日投入运行。水源来自中水模块活性砂滤池出水,主体工艺采用最新的“超滤+低压纳滤”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此工艺设计在能耗等方面优于传统的“超滤+反渗透”的双膜法工艺,运行压力更低
5、水质方面,中水经过超滤+低压纳滤的双膜法工艺深度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地表II类,其中,TDS等指标已经优于自来水水质标准。在满足用户对水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更多的节约能源,创造更多的再生水源。中水厂积极采取自查自纠方式,组织人员编制了中水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通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可以掌握自身环境风险状况,针对本单位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为后期的环境风险监管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大幅度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目标。同时有利于各地环保部门加强对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的针对性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目 录1、企业基本信息11.1企业概况11.2自然环
6、境概况21.3企业周边环境受体情况41.4环境功能区划52、生产工艺53、环境风险识别和分析63.1物质风险识别63.2生产设施风险识别63.3环境风险分析73.4环境风险等级划分74、现有应急资源94.1应急组织体系94.2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124.3 外部救援力量125、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135.1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135.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35.3应急措施155.4存在的问题165.5整改措施166、附件17附件一 厂区地理位置图17附件二 厂区周边环境图18附件三 厂区平面布置图19附件四 疏散逃生图20附件五 内部应急联络通讯表21附件六 外部应急联络通讯表221、企业基本信
7、息1.1企业概况中水厂位于海口路以南、以东、风河以北,北面分布有众多小区。中水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污水处理、中水处理、精制中水处理。其中:污水处理处理能力1万吨/天,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服务范围为流域,服务面积为6km2。处理站采用“曝气沉砂+A/A/O生物除磷脱氮+斜管沉淀+砂滤+二氧化氯消毒+除臭”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出水用于灌溉芦苇湿地。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格栅1座、提升泵房1座、生化反应池2座、斜管沉淀池2座、过滤机房1座、加药间1座、污泥浓缩池1座、污泥处理间1座。污泥采用带式脱水机脱水后外运至易通热电
8、厂焚烧,臭气经过生物除臭后达到国家标准排放,并考虑污水处理系统与再生水处理设施的衔接。中水处理,中水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日,工程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2013年2月与城乡建设局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同年3月建成通水并进行调试试运行,6月通过环保局环保验收。中水水源来自海清污水处理厂一级B尾水,工艺采用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混凝活性砂过滤池+臭氧脱色消毒的再生水处理工艺,经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出水一部分作为精致中水原水,另一部分经二级提升回灌、峄山河和相公山河上游,作为河道景观用水,对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靓化城市景观,起到了不可比拟的作用,同时
9、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精致中水处理,设计能力1.5万吨/日,生产能力1.2万吨/日。为应急供给热电厂供水工程,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当年11月29日投入运行。水源来自中水模块活性砂滤池出水,主体工艺采用最新的“超滤+低压纳滤”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此工艺设计在能耗等方面优于传统的“超滤+反渗透”的双膜法工艺,运行压力更低。水质方面,中水经过超滤+低压纳滤的双膜法工艺深度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地表II类,其中,TDS等指标已经优于自来水水质标准。在满足用户对水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更多的节约能源,创造更多的再生水源。1.2自然环境概况1.2
10、1地理位置青岛市黄岛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隅、胶州湾南畔,位于北纬35353608,东经1193012011。东临黄海,西邻诸城市、五莲县,南依日照市,北靠胶州市。区内交通便利,沈海高速、济青高速、青兰高速、环胶州湾高速、204国道等主干道纵横交错,胶州湾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贯穿东西。中水厂位于胶南市以东、风河以北。1.2.2气象条件黄岛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内,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点,具有春寒、夏凉、秋爽、冬暖的气候特征,是天然的避暑胜地。风黄岛区全年频率最高的风向为SE向,其出现频率为12%;其次是N向和NNW向,出
11、现频率均为11%;再次是ESE向和SSE向,其出现频率均为9%;出现频率最少的风向是ENE,其频率仅有1%;NE向和WSW向出现频率均为2%。春、夏季基本一致,盛行SE向风,秋、冬季基本一致,盛行NNW向风。全年中11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 6.4m/s,7月、8月平均风速最小,为4.7m/s。4月、5月平均风速分别为为5.8m/s、5.3m/s,年风速平均5.4m/S,年平均瞬时风力大于8级天数为71天。气温当地年平均气温12.5;夏季平均气温23;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5;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3;年平均气温12.1,年最低气温-10,年最高气温36,月平均气温29,月最低气温-8。极端最
12、高气温 38.9(2002.7.15),极端最低气温-20.5(1957.1.22)。寒潮一般发生于11月次年2月,平均每年发生4.9次,年均结冰日 82天。降雨黄岛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50900mm,年最大降水量为1227.6mm,最小降水量为263.8mm,年降水日数8397天。平均暴雨日数24天,一日最大降水量达130470mm,局部在470 mm以上,无霜期平均为202天。雾海雾频临是黄岛的特点之一,夏季是海雾盛行季节。以SE风产生雾最多,累年平均雾日,即能见度小于1000米时,雾出现日数为43.4天,多发生在47月,雾盛行季节,有时可持续近10天。当地从4 月份起雾日增多,6月雾日平
13、均有10.6d;其次为7月雾日平均是9.5d,47月雾日平均有34.1d,占全年雾日的76.1%。811月份雾日最少,平均只有0.10.4d。12月开始渐增。122月雾日为4.3d,占年均值的9.7%。一年四季雾的日变化都具有一定规律性,本区海雾一般都在傍晚发生,入夜浓度增加,至次日晨最浓,到中午日照强烈时逐渐消失,风大时消失得快。相对湿度及蒸发量年平均湿度在70%以上,累年7月最大,可达 92%,11月最小为64%。陆上水面蒸发量1398.90mm,陆面蒸发量521.70mm。1.2.3地形地貌黄岛区属鲁东丘陵区,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西部是小珠山山脉,主峰海拔724.9米。北部有老君山,
14、海拔236米;龙雀山海拔309米;抓马山海拔237米。东面濒海,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102.6公里,岛屿众多,港汊遍布。东南面的薛家岛把胶州湾与黄海分开。中部为海积平原,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黄岛区境内的山脉主要是西部的小珠山山脉,该山脉向东,向北延伸。大小山头遍布全区,仅有名称、海拔在百米以上者即有42座。分布在薛家岛镇、黄岛镇的各山,依陆傍海,构成山海奇观。黄岛区的海滩主要分为砾石海滩和沙质海滩两种,砾石海滩多分布在黄岛和竹岔岛周围,沙质海滩主要分布在徐戈庄东北、黄岛前湾和薛家岛南海岸,其特点是沙质纯细,滩面宽阔乎直,坡度较缓,基本没有沙脊,可以见到波痕,如金沙滩,东西跨度3公里,呈月牙
15、形向南展开,已成为天然海水浴场,还有银沙滩等。1.2.4水文特征黄岛区属东南沿海水系,均为季节性河流。因境内山水辛安河相连,形成了源短流急,单独直接入海的特点。较大的河流有辛安前河、辛安后河、南辛安河、镰湾河、独垛子西河、风河、横河等11条河流。河流总长34公里,流域面积83.2平方公里。风河发源于胶南市区以西铁橛山,穿越南部市区东流入黄海,全长31.8公里。1999年胶南市政府投资5000万元对入海口以西19公里进行综合治理:石砌复式河床,浆砌河堤,移植草皮护坡,绿化美化两岸,橡胶坝拦河蓄水,堤顶按国家三级公路标准拓宽等。如今风河河底荡漾清波,堤坡绿草茵茵,两岸绿树掩映,成为城区一道美丽风景
16、线、绿色生态线和顺直交通线,是人们抛线垂钓、观赏游览、休闲漫步、划船游泳的好场所,也是城市人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近水楼台。周围村庄有 袁家村、肖家庄、大哨头等。1.2.5植被、生物多样性 青岛市黄岛区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隅,胶州湾畔,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动、植物为我国华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常见种类,山丘植被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平原为草甸植被。野生动物有野兔、蛇、麻雀、喜鹊等。无珍稀、濒危物种存在。1.3企业周边环境受体情况厂区位于海口路以南、以东、风河以北,北面分布有众多小区,西北方向有海口路小学。周边主要为居住区,附近无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珍稀动植
17、物。其中大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2类标准,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地表水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地下水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敏感点目标方位距离(m)海怡嘉园西北400海口路小学西北700中海熙岸北350农民公寓北300金地花园东北500贝多芬公馆东北400奥海园东北650泰华花园东北800海韵丽都东1000烟台前社区东1000 1.4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企业特点,中水厂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水和大气。其中:污水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中水处理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
18、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出水一部分作为精制中水原水,一部分经二级提升泵回灌、峄山河和相公山河上游,作为河道景观用水;精制中水处理水源来自中水模块活性砂滤池出水,主体工艺采用最新的“超滤+低压纳滤”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厂界臭气浓度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一中二级新扩改建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2、生产工艺中水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污水处理、中水处理和精制中水。其中:污水处理,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万吨。2011年11月开工建设,2013
19、年5月30日建成通水并进行调试试运行,2013年8月30日通过验收合格,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服务范围为流域,服务面积为6平方公里。采用“曝气沉砂+A/A/O生物除磷脱氮+斜管沉淀+砂滤+二氧化氯消毒+除臭”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出水用于灌溉芦苇湿地。污泥采用带式脱水机脱水后外运至易通热电厂焚烧,臭气经过生物除臭后达到国家标准排放,并考虑污水处理系统与再生水处理设施的衔接。中水处理,中水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日,工程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2013年2月与城乡建设局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同年3月建成通水并进行调试试运行,6月
20、通过环保局环保验收。中水水源来自海清污水处理厂一级B尾水,工艺采用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混凝活性砂过滤池+臭氧脱色消毒的再生水处理工艺,经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出水一部分作为精致中水原水,另一部分经二级提升回灌、峄山河和相公山河上游,作为河道景观用水,对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靓化城市景观,起到了不可比拟的作用,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精致中水处理,设计能力1.5万吨/日,生产能力1.2万吨/日。为应急供给热电厂供水工程,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当年11月29日投入运行。水源来自中水模块活性砂滤池出水,主体工艺采用最新的“超滤+低压纳滤”工艺
21、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此工艺设计在能耗等方面优于传统的“超滤+反渗透”的双膜法工艺,运行压力更低。水质方面,中水经过超滤+低压纳滤的双膜法工艺深度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地表II类,其中,TDS等指标已经优于自来水水质标准。在满足用户对水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更多的节约能源,创造更多的再生水源。3、环境风险识别和分析3.1物质风险识别本厂运营过程中使用原辅材料中,环境风险物质为液氧、盐酸、三氯化铁、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化学品。特性见应急预案附件。3.2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厂区内存在一定环境风险的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化学试剂储罐和药剂储存场所、污泥脱水机房等。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厂 环境 风险 评估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