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技术规程.docx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技术规程.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 27140备案号:J10462010口LP5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 52512010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detection and evaluatiOHof hydraulic concrete structure201 O-0524发布 201010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DL,T 52512010目次刖茜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 4检测-4 1一般规定-42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43一般检查项目内容与方法1口。一。巧144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专项检测内容与方法15评估 m51一般规定 - -
2、 一 m52混凝土裂缝53混凝土渗漏 -54混凝土冻融剥蚀55钢筋锈蚀 一56磨损和空蚀5,7混凝土碳化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般检查项目记录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裂缝调查 - 附录c(规范性附录)现场混凝土黏结强度的检测 - 附录D(规范性附录)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混凝土损坏的原因及分类- - n挖BH”M加拍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水工混凝土缺陷检测与评估报告的基本要求 条文说明弛驺DL,T 52512010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 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3 1415号)的 要求制定。水工混凝土建
3、筑物在荷载和环境作用下引起的混凝土缺陷与 老化,将影响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与耐久。为确保水工混凝 土建筑物的运行安全,需要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缺陷检测与安全 评估。为了做好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维护管理工作,规范其缺陷检 测、评估程序和方法,保证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运行的安全和延长 其使用寿命,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吸取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检测与评估 的有关内容,突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特点,并与相关标准衔接。 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吸收先进技术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提出了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检测和安全评估技术要求。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E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附录C和附录D为规
4、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编写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公司、青岛太平洋海洋工程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一晖、孙志恒、岳跃真、张家宏、夏世法、肖丽英、王全增、单宇翥、李秀琳、杨伟才、张福成。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IIDL,T 5251201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DL,T 525120102
5、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臼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LT 5010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T 5150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 515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2DL,T 525120103总则3 0 1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单位应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 体系和计量认证体系,并具有相应资质,其设备与人员的配备应 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302对于影响较大、问题复杂的水工混凝
6、土建筑物缺陷评估, 除按本标准执行外,还应结合有工程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分析 及工程专家的综合判断进行。303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工作应遵守水电行业安全作业的相关规定。3 0 4检测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校准。DL,T 525120104检测41一般规定411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的检测应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工 程质量的评定,或对其性能的评价与鉴定,提供翔实、可靠和有 效的检测数据及结论。412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的检测应根据其重要性和具体状 况确定检测方案和检测项目,并编制检测大纲。413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检测应根据缺陷情况和检测要 求进行。414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检测可分为一般检查和专
7、项检 测两种:1一般检查包括外观缺陷、裂缝的分布、混凝土损伤状态、渗漏状态、伸缩缝的工作状态及变形情况、资料调查等,水下检 测还包括建筑物外观的完整性、附着物和沉积埋没状态等。必要 时,应调查缺陷发展变化过程、基础和结构的变形情况等。2专项检测项目包括混凝土裂缝性状、混凝土强度、冻融情 况、碳化、钢筋锈蚀、侵蚀性、抗渗性、混凝土内部缺陷、钢筋保护层厚度、建筑物位移和变形等。415检测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l检测工作应由持有相应检测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每 项检测工作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2进行水下检测的潜水作业人员,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 潜水员资格证书;2) 年度身体健康检查证明。4
8、16检测所用的仪器和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二持、计4DL,T 52512010量检定机构的有效检定(校准)证书。417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的水下检测应遵循如下原则:l水下混凝土结构检测的潜水作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潜 水条例的相关规定:2应遵守水下检测与水上监督同步进行的原则,水下检测始 终处于水上指导和监督之下;3水下进行目视检测时应与摄像相结合。42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42 1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4,21的工 作程序框图进行。图42 1水:混凝土建筑物检测工作程序框图DL,T 5251201042 2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资料调查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1收集工程地质勘
9、察、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记录、工 程验收等资料;2调查建筑物现状缺陷、环境条件、运行和维修等情况,用 途与荷载变更情况等;3 向有关人员进行工程调查。423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检测大纲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2检测目的与要求;3检测依据的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等;4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检测工作量;5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6检测工作进度计划;7所需要的配合工作:8检测中的安全措施;9检测中的环保措施。424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检测,应根据检测目的、检测项 目、建筑物状况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现场检测宣选 用无损伤的检测方法,当采用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时,应选择对 结构安全影响较小
10、的部位。42 5检测的原始数据应采用专用表格记录或仪器自动记录,要 求数据准确、字迹清晰和信息完整。检测同步拍摄的照片和录像 资料,应标明检测时间和检测位置。4 2 6现场取样的试件或试样应予以标识并妥善保存。427当发现检测数据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补充检测。428现场检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修补因检测所造成的局部损伤。修补后的结构或构件,应满足设计要求。6DL,T 5251201043一般检查项目内容与方法431水工混凝:t建筑物的一般检查包括以下内容:l外观缺陷:蜂窝、麻面、孔洞、露筋、裂缝、疏松区等;2裂缝的情况:部位、数量、走向、长度、宽度,并了解裂缝的变化情况;3混
11、凝土损伤状态:压碎、冻融、剥蚀、脱落及冲蚀(空蚀 和磨蚀)等情况;4渗漏状态:点、线或面渗漏情况;5伸缩缝的工作状态及变形情况;6混凝土建筑物的形体尺寸、基础和建筑物结构的位移和变 形情况。4 3 2一般检查记录表格式参见附录A,裂缝检查的内容参见附录B。4 3 3在一般检查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步检测工作内容、数量及专项检测内容。43 4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一般检查的方法采用资料调查、描述、目测、简单量测、照片和录像记录等。44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专项检测内容与方法441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可采用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 弹综合法。当不能采用上述方法或需要对上述方法测定的混凝二E 强度进行复核或验
12、证时,可采用钻芯法。44 2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采用芯样试件劈裂抗拉或轴心抗拉 试验的方法检测。4 4 3混凝土裂缝深度的检测,可采用超声法及钻孔取芯法。444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可采用超声法、探地雷达法、冲 击回波法、弹性波CT法、钻孔检查等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局部 破损方法对非破损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7DL,T 525120104 45钢筋布置的检测包括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直径和数量 等项目。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和钢筋数量检测,宜采用非破损 的电磁感应法或雷达法进行检测,必要时可凿开混凝土进行钢筋 直径或保护层厚度的验证。有相应检测要求时,可对钢筋的锚固 与搭接、框架节点及柱加密区箍筋和
13、框架柱与墙体的拉结筋进行 检测。446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程度宣采用半电池电位法进行检测。447结构的位移和变形检测,可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水 准仪、经纬仪、激光定位仪和三轴定位仪等仪器进行。448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不均匀沉降,可用水准仪检测。当需要 确定基础沉降发展的情况时,应在混凝土结构上布置测点进行观 测。44 9为了了解建筑物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可现场钻取芯样,在 室内做混凝土抗冻性试验。4410 当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专项检测时,应按照DL,r 5150的规定执行:1采用回弹法、超声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 度的试验方法;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
14、的试验方法;3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4采用半电池电位法检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程度;5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6混凝土抗冻性试验;7混凝土抗渗性试验;8混凝土黏结强度室内试验。44 11采用冲击回波法、探地雷达法、弹性波CT法、钻孔检查等方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按照DLT 5010的规定执行。4 412混凝土黏结强度现场检测可按照附录C的方法执行。RDL,T 525120104413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检测:混凝土存在碱骨料反应隐患时, 可选用与混凝土相同的砂石骨料,按DLT 5151的规定检测骨料 的碱活性。也可对现场混凝土取样,通过混凝土切片观察分析。4 414混凝土侵蚀性检测中的氯离子含
15、量测定,可按照附录D 的规定执行。9DL,T 525120105评估51一般规定511应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评价其对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安全 性和耐久性的影响。512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按其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影响程度的大小可分为以下四类:I类缺陷:属轻微缺陷,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无影响;II类缺陷:属一般缺陷,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轻微影响;类缺陷:属严重缺陷,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一定 影响,但进一步发展危害严重:类缺陷:属特别严重的缺陷,危及建筑物安全的重大缺陷。513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的评估一般包括以下缺陷:1混凝土裂缝;2渗漏;3混凝土剥蚀;4钢筋锈蚀;5混凝土碳化。5
16、14当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出现影响安全的较大变形或变位时, 应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评估。515当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存在架空缺陷时,宜根据具体的结构 和架空的状况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评估。516混凝土建筑物缺陷评估应依据以下资料:l缺陷检测资料;2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监测资料;10DLT 52512010工程勘测与设计资料; 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 工程竣工及验收资料; 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资料 工程运行期维护记录。52混凝土裂缝521混凝土裂缝可分为温度裂缝、干缩裂缝、钢筋锈蚀裂缝、 荷载裂缝、沉陷裂缝、冻胀裂缝及碱骨料反应裂缝等。造成混凝 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材料、施工、使用与环境、结构与荷载等, 具体内容参见附
17、录E。当无法确定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时,应进行 专题研究。522水工混凝土裂缝应根据缝宽和缝深进行分类,分类标准见 表522。当缝宽和缝深未同时符合表中指标时,应按照靠近、从 严的原则进行归类。表522混凝土裂缝分类珥且裂缝 分类标准混凝主 类型 特性缝竞缝深A类裂缝 龟裂或细微 80 2mrn 300mm裂缝水工大体 B类裂缝表面或浅层 0 2mmJ0 3mm 300mmh1000ram积混凝土 裂缝c类裂缝深层裂缝 0 3mm占0 5ram 1000mm0 5mm 5000mmA类裂缝 龟裂或细微 J0 2mm 300mm水工钢筋 裂缝混凝土表面或浅层 300mmh1000mmB类裂缝0 2m
18、mJ0 3mm裂缝 且不超过结构宽度的14DL,T 52512010表52 2(续)、项目 裂缝 分类标准混凝主 类型 特性缝宽缝深100cmh200cmc类裂缝深层裂缝 0 3mmJ04mm水工钢筋 或大于结构厚度14混凝土 h200cm或大于23D类裂缝贯穿性裂缝 子04mm结构厚度523水工混凝土裂缝按其所处部位的工作或环境条件分为以 下三类:一类:室内或露天环境; 二类:迎水面、水位变动区或有侵蚀地下水环境; 三类:过流面、海水或盐雾作用区。524水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原则:1A类裂缝位于一类环境条件时,可不进行处理,位于二类、 三类环境条件时应进行处理;2 B类裂缝位于二类、三类环
19、境条件时,应进行处理。当位于一类环境条件时,可不进行处理;3C类、D类裂缝均应进行处理。525水工钢筋混凝土裂缝处理原则:lA类裂缝在一类、二二类环境条件下可不进行处理,在三类 环境条件下应进行处理;2 B类、c类、D类裂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均应进行处理。53混凝土渗漏5 3 1混凝土渗漏可分为集中渗漏、裂缝与伸缩缝渗漏及散渗。 造成混凝土渗漏的原因有材料、设计、施工等,具体内容参见附 录E。532渗漏分类评判标准:DL,T 52512010A类渗漏:轻微渗漏,混凝土轻微的面渗或点渗; B类渗漏:一般渗漏,局部集中渗漏、产生溶蚀; C类渗漏:严重渗漏,存在射流或层间渗漏。533混凝土渗漏处理判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工 混凝土 建筑物 缺陷 检测 评估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