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doc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苏教职201139号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组织实施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到2015年,全省所有设置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同时面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300个中等职业教育、10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创建150个中等职业教育、5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委托
2、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两类专业建设标准均设合格、特色、品牌三个标准。“合格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强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规范化,是所有专业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特色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引导职业学校创建与区域内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引导职业学校创建通用性强,与区域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相适应,能够发挥示范作用专业。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环节。“十二五”期间,
3、各地、各职业学校要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编制本地、本校专业建设规划,紧紧抓住专业设置与开发、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实施与管理、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质量效益等关键环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对本地区所有现在举办、并有一届毕业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进行检查视导。对达到合格标准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认定为中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对达到合格标准的
4、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推荐省教育厅认定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专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按照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暂停该专业招生或不予安排招生计划。今后,各地每年新增加的有一届毕业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均应进行相应的“合格专业”认定工作,并于每年的12月1日前,将本地合格专业认定情况报告报至我厅职教处。 “十二五”期间,我厅将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标准,组织开展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的申报、评审和认定工作,以保证新一轮专业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附件1: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
5、编制说明 附件2: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 附件3: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标准 附件4: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标准 附件5: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 附件6: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标准 附件7: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标准 附件8: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应申报品牌专业的指导目录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通知 抄送:教育部职成教司、省有关厅局、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教育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1年9月23日印发 附件1: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
6、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1.为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推进全省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深化职业学校内涵发展,“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组织实施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计划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所有已设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同时创建300个中等职业教育、100个五年制高职品牌专业、150个中等职业教育、50个五年制高职特色专业。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吻合,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与水平。2.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力求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思想,推动职业学校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发展方式。力求
7、体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要求,引导职业学校紧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提高专业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力求体现科学性、导向性、可测性的原则,针对专业建设各个环节,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指导职业学校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二)指标说明1.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设合格、特色、品牌三个标准。合格专业标准采用二级指标体系,设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特色、品牌专业标准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设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认定合格专业,须7个核心二级指标均达标,8个非核心二级指标6个达标。认定特色、品牌专业,须14个
8、核心三级指标均达标,18个非核心三级指标14个达标。核心指标在建设标准中均用“”标出。2.指标体系需要提供材料的年限,除特别要求外,一般指近三年。(三)申报和评定合格专业面向职业学校所有已设并有一届毕业生的专业点,中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定,五年制高职合格专业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初评,向省教育厅推荐认定合格。品牌专业面向职业学校所设置的通用性较强的专业,特色专业面向职业学校所设置的特色性较强的专业(具体申报范围见附件8)。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不得兼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应按照教育部新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按照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9、暂行)要求,规范专业名称,体现专业内涵。申报品牌、特色专业必须通过合格专业认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办学年限不得低于四年;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办学年限不得低于六年。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由省教育厅组织评定。(四)部分指标内涵说明1. “符合行业产业发展”是指与本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相符合,特别是与省重点实施的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相适应,与省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适应。2.“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和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具有非教师系列本专业中级以上技
10、术职称,或专业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3.“专任专业教师”是指具有本校编制(含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三年以上)主要从事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教学的人员;“兼职教师”是指学校按照专业课教学或师资培训、项目指导等工作任务,正式聘任并在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4.“在籍学生”是指在学籍管理信息库中的本校本专业学历教育人数。5.“专业图书”包括纸质图书、专业期刊、视听资料、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纸质图书复本以不超过5本计入图书总量;电子图书每种计1册;电子期刊每种每年计1册。6.“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是指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信息资源网络中心,提供网
11、络与支撑环境,实现全校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服务平台;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网络课程、声像资料、电子教案、数字化素材库、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和试题库等。7.“竞赛”包括参加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两课”评比和特别注明的行业领域比赛。8.“实验实训开出率”为实际开出的实验实训项目数与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规定开出的实验实训项目数之比。9.“实训基地平均利用率”为学期内各实训室实际使用课时总和与各实训室完全使用课时总和之比。各实训室完全使用课时为每学期教学周数20课时实训室个数。(五)标准解释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由江苏
12、省教育厅负责解释。42 / 42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二、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涵资料要求1.专业设置1-1 专业调研论证1.建立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相关论证活动,形成规范的调研报告,调研成果在人才培养中有效体现;2.建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团队,开展相应职业岗位的调研分析,形成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分析成果在课程设置、教学基本要求中充分体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责及名单,调研报告及过程性资料,专家论证报告,实施性教学计划,工作团队职责及名单,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及过程性资料,相关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3、等。1-2 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1.专业建设符合学校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2.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全面反映本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和达成情况。学校专业发展规划,本专业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2.课程建设2-1 实施性教学计划1.根据国家和省指导性教学计划及调研成果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主动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滚动修订,审批程序规范;2.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学时比例。指导性教学计划,实施性教学计划及其滚动修订的过程性资料、审批报告,教学进程表等。2-2 课程教材管理1.有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
14、并严格执行; 2.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大纲; 3.有完善的教材选用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共基础课统一使用国规和省荐教材,专业技能课按要求使用国规和省荐教材,使用率60%以上。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管理制度,教学进程表、授课计划等课程实施的过程性资料,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大纲及执行的过程性资料,教材选用制度,教材选用和发放清单及使用率统计表,审批资料等。3.师资队伍31专业负责人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双师型”教师,从事本专业教学3年以上,熟悉行业产业和本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主持过校级以上课题研究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有市级以上教研或科研成果。教师业务档案
15、3-2 数量结构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2.专任专业教师本科以上学历90%,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5%,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或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40%以上;3.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40%,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专任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花名册、在籍学生花名册,专任专业教师业务档案,兼职教师聘任资料及相关统计表等。3-3 能力素质1.为人师表,从严治教,能开展理实一体化和信息化教学;2.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和各种竞赛,有教师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
16、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较多。有关教案、课件、软件,课题、论文、获奖证书及相关统计表。3-4 培训与教科研1.立足教学岗位普遍开展“五课”教研和校本培训,每年10%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进修;2.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任专业教师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3.有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学校“五课”教研制度及本专业教研活动记录,校本培训制度及实施资料,市级以上培训统计表及相关佐证材料,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统计表及过程性资料,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及实施资料等。4.教学设施4-1 实训基地1.有基本满足教学计划规定的主要实验实训项目的教学设施设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17、第二产业类专业不少于5000元,第一、三产业类专业不少于4000元;2.有较为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验实训开出率80%以上,自开率70%以上;3.有不少于3个、合作协议满2年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有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并执行。校内实训基地基本情况一览表,教学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账册及生均值统计表,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校内实验实训项目及开出情况统计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基本情况一览表、协议、管理制度及实施资料等。4-2 信息资源1.生均专业图书2册以上,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期刊;2.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并具有一定成效。专业图书统计表及可供核对的图书信息系统,专业期刊目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规划、
18、实施及反映建设成效的佐证资料等。5.教学管理5-1 课堂教学管理1.教学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教学进程安排有序,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资源配置合理;2.有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并实施。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和名单,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教学管理过程性资料等。5-2 顶岗实习管理1.有健全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完善;2.顶岗实习专业对口,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满意度较高。校企实习协议,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职责和名单,实习教学计划、教师实习指导记录、学生实习手册,顶岗实习责任保险相关资料,学生对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表等。6.质量效益6-1 办学规模1.连续
19、招生4年以上,年招生30人以上,在籍学生规模90人以上;2.每年承担社会职业培训人次达到在籍学生数的50%以上(参培学员接受培训满12课时计1人次)。在籍学生统计表及可供核对的学籍管理信息库,培训通知、花名册、培训计划、考勤考核资料等。6-2 培养质量1.90%以上毕业生取得本专业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60%以上毕业生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个别特殊专业除外);2.就业率90%以上,对口就业率60%以上,当年劳动合同签订率60%以上。毕业生名册,毕业生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获得情况统计表及证明资料,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劳动合同、高校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等。6-3 社会评价1.学生对本专业的满
20、意度70%以上;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70%以上。学生满意度调查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及相关统计表。注:1、标注的指标为核心指标三、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内涵资料要求1.专业开发1-1专业定位1-1-1专业调研论证1.专业设置有效对接区域内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紧跟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关注社会发展和服务民生;2.建立了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跟踪对应产业发展变化,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相关论证活动,形成科学的调研报告,调研成果在人才培养中充分体现。相应的行业产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责及名单
21、调研报告及过程性资料,专家论证报告,实施性教学计划等。1-1-2岗位能力分析1.建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团队,对相应职业岗位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形成适应产业需求变化的岗位能力分析报告;2.分析成果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效转化,并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充分体现。工作团队职责及名单,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及过程性资料,实施性教学计划,相关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等。1-2专业发展1-2-1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1.专业建设规划及调整与区域内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发展趋势相吻合;2.专业建设在学校专业发展规划中地位凸显,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支持有力;3.本专业
22、建设规划能有效实施,建设成效明显。学校专业发展规划,本专业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等。1-2-2专业拓展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专业(技能)方向,专业(技能)方向不少于2个。实施性教学计划, 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实施资料。1-3专业文化1-3-1物质性文化有充分反映职业教育特征、本专业特点和行业企业要求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和专业吸引力的专业环境及其文化陈设。呈现专业环境及其文化陈设的场景、图片和文字等。1-3-2非物质性文化有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专业特质、可传承发展的办学理念、育人特色和教风学风等,并在课程教学、学生管理、社团活动中有机渗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育人熏陶作
23、用,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培养。诠释办学理念、育人特色、教风学风及其育人过程的场景、图片和文字等。2.课程建设2-1课程体系2-1-1实施性教学计划1.根据国家、省指导性教学计划以及调研成果制定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根据相应行业产业发展适时滚动修订,审批严格规范;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并有效实施;3.本专业自主开发1门以上或参与开发2门以上校本专业技能课程。指导性教学计划,实施性教学计划及其滚动修订的过程性资料、审批报告,教学进程表,校本专业技能课程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中等职业 教育 五年制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 建设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