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1.17宣贯模板.docx
《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1.17宣贯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1.17宣贯模板.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江苏省电力公司2013年 12月、/4 刖百为进一步规范江苏农村低压电网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统一施工工艺要求,提高施工工艺水平,推动施工技术 水平进步和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建立以“通用设计模块化、 设备选型规范化、物料种类最优化”为特征的农网技术标准 体系,特制订本规范。本规范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程, 并结合江苏省电力公司目前农村低压电网的发展水平、运行 经验和管理要求而提由。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本规范由江苏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归口并 解释。可编辑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6第三章通
2、用设计及安装描述7第一节 低压配电设备71 .低压综合配电箱(柜) 71.1 JP 柜7.1.2 智能箱 81.3 低压负荷开关箱(配变低压保护开关箱) 91.4 低压配电柜92 .低压电缆分支箱93 .无功补偿箱(柜) 1.0.第二节低压进、出线电缆1.0.第三节低压线路 1.11 .杆塔 1.12 .导线 1.53 .拉线及拉盘1.74 .金具及铁件1.95 .绝缘子 2.16 .低压线路电缆2.2第四节 接户装置 2.51 .组成部分 2.52 .安装方式及要求: 2.6.2.1 接户电杆 2.72.2 下引线及横担2.7.2.3 第一支持物(接户线支架) 2.8.2.4 绝缘子 2.8
3、2.5 接户线的安装和搭接2.8.2.6 进户线的安装 2.9.2.7 单表箱安装 3.0.2.8 集中表箱安装 3.1.2.9 小动力配电箱3.1.第五节 标识标牌(待删除)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六节 接地 3.2附录 通用设计图纸3.3 第一章 总则1.1 为进一步规范江苏农村低压电网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统一施工工艺要求,提高施工工艺水平,推动施工技术水平进步和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建立以“通用设计模块化、设备选型规范化、物料种类最优化”为特征的农网技术标准体系,特制订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 ,以下简称“本规范” 。1.2 本规范根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管理的有关法律、
4、 法规、标准、规程、导则等,按照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立足于满足用电负荷的增长,提高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经济性,同时结合农村低压电网的实际情况而制订。1.3 本规范所确定的各项条款,适用于江苏省农村低压电网的规划、建设、改造工程,并作为今后项目立项决策和审批的依据,全面规范和指导全省农网低压项目管理。1.4 本规范适用于对农村配电变压器(综合变)低压桩头以下(包括:低压设备、电缆、线路、接户线)进行建设(改造)的低压电网项目。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卜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鼓励根据本规
5、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61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验收标准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 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 601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
6、规程DL/T 602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 516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90.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 5220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499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SD 292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Q/GDW 738 配电网运行规程Q/GDW 738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江苏省电力公司配电网技术导则实施细则江苏省农村低压电网项目立项导则第三章 通用设计及安装描述第一节 低压配电设备1 .低压综合配电箱(柜)1.1 JP 柜适用范围:农村居住区。安装方式及要
7、求:应采用双杆悬挂、 落地式安装方式,特殊地形条件可采用单杆悬挂(内侧、外侧)安装方式。( 1) 、 配电箱应牢固的安装于支架或基础上, 支架安装方式箱底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1m,并采取防止攀登的措施。支架安装高于 1 米需视情况(便于操作且注意安全)考虑设置操作平台。落地安装方式,基础高出地面应大于 300mm。( 2) 、安装后箱底距地面高度低于 1m 的配电箱,四周应设置安全围栏,围栏高度不低于 1.8m,栏条间净距不大于0.1m, 围栏距配电箱的外廓净距不应小于0.8m, 各侧悬挂 “高压危险,严禁入内”的警示牌。(3)、配电箱应垂直安装(误差w1.5mm/m!WI、完好,无损伤。配电箱
8、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 1/100 。宜采用螺栓固定,不宜采用点焊。( 4) 、 综合配电箱箱体应可靠接地, 箱体内应预留工作接地端子,不允许与零线共用。农村地区综合变低压侧零线仅在电源侧接地,低压线后段不做接地。箱(柜)门关合完好到位, 警示标志齐全, 外壳接地可靠, 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1.2 智能箱适用范围: 科技进步县、 典型供电模式、 新农村推广项目、智能化示范台区等。安装方式及要求:应采用双杆悬挂、 落地式安装方式,特殊地形条件可采用单杆悬挂(内侧、外侧)安装方式。安装要求参照JP柜。1.3 低压负荷开关箱(配变低压保护开关箱)适用范围: TN 系统,集镇及郊区。安装方式
9、及要求:( 1)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不同金属连接,应有过渡措施。( 2)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1/100 。( 3)箱体进出线应采用下进下出,引线压紧,与线路导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4)注意要点:需配套安装电能计量箱。1.4 低压配电柜适用范围:配电房内低压柜的更换、改造及箱变配置。安装方式及要求:落地式。( 1) 牢固安装在基础型钢上, 型钢顶部应高出地面10mm ,屏体内设备与各构件应连接牢固。( 2)安装及接线应与原配电房设备的接线相吻合。2 .低压电缆分支箱适用范围:新农村集中居住区、集镇(街道)低压线路采用电缆供电方式的。安装方式及要求:落地式。(1)电缆分支箱基础高由地面应大于1
10、50mm,电缆并 深度应大于 1000mm。( 2) 电缆接线端子压接时, 线端子平面方向应与母线套管铜平面平行。( 3)柜体接地可靠、工艺美观,警示标志齐全,接地电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3.无功补偿箱(柜)配置原则: 根据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则进行配置,可采用分散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适用范围:农村小动力用户较多、供电半径较大、末端电压偏低的地区。安装方式及要求:悬挂式、落地式。安装要求参照 JP 柜 或低压配电柜。第二节 低压进、出线电缆1 .选型:进线选用YJV22-0.6/1-4 X 240 mm2 (载流量不足应采用双拼方式);曲线选用YJV22-0.6/I-4 X
11、95 mm2、120 mm2、2150 mm 。2 .安装方式及要求:落地、直接上杆。2.1 连接方式: ( 1)变压器低压接线柱应使用铜设备线夹或铜握手线夹与电缆连接。 ( 2)配电箱出线电缆应用铜线鼻子与配电箱内塑壳断路器下桩头或熔断器下桩头连接,铜线鼻子与电缆连接宜采用压接。( 3)出线电缆应用铜线鼻子、绝缘铜铝并沟线夹与线路侧导线连接。2.2 落地安装: ( 1)电缆表面距地面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行车道、农田敷设时不应小于1m,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2)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平行或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50168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其他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12、 ( 3)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 以下的部分, 均应穿钢管保护, 并做封堵。2.3 直接上杆安装: ( 1)金属制的电缆支架应采取防腐措施。电缆支架表面光滑,无尖角和毛刺,垂直安装支架间距不大于1.5m。(2)在终端、接头或转弯处紧邻部位的电缆上,应有不少于一处的刚性固定。( 3) 在垂直或斜坡上的高位侧,刚性固定不宜少于两处。( 4)电缆敷设完毕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将电缆固定在电缆支架上。附设计图纸(对应第一、第二节) :图号: PW-DY-JP-01、 02、 04、 05、 08图号: PW-DY-FZX-01 、 02、 03、 04、 05第三节 低压线路1 .杆塔1
13、1 选型:非预应力水泥电杆(190*8m、300*9m、190*10m、 190*12m、 190*15m),法兰杆( 270*8m、 270*10m)1.2 适用范围:(1)、低压架空线路一般采用10m及以上的电杆。耐张、转角、终端等受力较大的电杆应加装底盘,同时考虑其承载重 量,双层以上大截面导线根据杆坑土质结构以及电杆承载重 量情况加装。架空配电线路的杆塔分为直线杆型、耐张杆型 和混合杆型三类。直线杆型包括直线杆、直线转角杆;耐张 杆型包括耐张杆、转角杆和终端杆;混合杆型包括T接杆、十字杆、电缆杆等。(2)、直线转角杆的转向不宜大于15 ,条件不允许时亦可采用法兰杆。1.3 安装方式及
14、要求:1.3.1 基础开挖(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2)电杆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及负荷条件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杆长的 1/6。埋深允许偏差应为 +100mm、-50mm 可参考下列数值:(m)杆长89101215埋深1.51.61.71.92.3(3)基坑底使用底盘时,坑底表面应保持水平,底盘安装 尺寸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 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 4)基坑回填土时,土块应打碎,基坑每回填500mm 应夯实一次;回填土后的电杆基坑宜设置防沉土层。1.3.2 低压直线杆(1)电杆组立应正直
15、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杆梢偏移不应大于梢径的 12。( 2)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20mm。横担等镀锌制品应热浸镀锌。( 3)杆塔标志(杆号、相位、警示牌,三米线)齐全,清晰。1.3.3 低压耐张杆(1)电杆组立应正直,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杆梢偏移不应大于梢径的1 2;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向外角倾斜不应大于 1 个梢径。( 2)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 20mm 。横担等镀锌制品应热浸镀锌。( 3)主引线搭接应呈均匀弧度、无硬弯;必要时应加装绝缘子。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并沟线夹,70mm
16、2 及以下的导线可以采用绑扎连接。( 4)杆塔标志(杆号、相位、警示牌,三米线)齐全,清晰。1.3.4 低压转角杆( 1)电杆组立应正直,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向外角倾斜不应大于 1 个梢径。( 2)转角杆的承力横担应装于拉线侧。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20mm;横担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3)主引线搭接应呈均匀弧度、无硬弯;必要时应加装绝缘子。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并沟线夹, 70mm2 及以下的导线可以采用绑扎连接。( 4)杆塔标志(杆号、相位、警示牌,三米线)齐全,清晰。1.3.5 低压分支杆( 1)电杆组立应正直,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向外角倾斜不应大
17、于 1 个梢径。( 2)转角杆的承力横担应装于拉线侧。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20mm;横担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3)主引线搭接应呈均匀弧度、无硬弯;必要时应加装绝缘子。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并沟线夹, 70mm2 及以下的导线可以采用绑扎连接。( 4)杆塔标志(杆号、相位、警示牌,三米线)齐全,清晰。1.3.6低压终端杆( 1)电杆组立应正直,终端杆紧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向拉线侧倾斜不应大于 1 个梢径。( 2)终端杆的承力横担应装于拉线侧;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 20mm。( 3)杆塔标志(杆号、相位、警示牌,三米线)齐全,清晰。2.导
18、线2.1 选型: LGJ-70mm2、 120mm2、 185mm2, JKLYJ-70mm2、 120mm2、 185mm2, JKLGYJ-70mm 2、 120mm2、 185mm2。2.2 适用范围:原则上低压架空线路主干线截面185mm2,支线截面120mm2,特殊情况需进行载流量验算。三线四线制线路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2.3 安装方式及要求:2.3.1 导线架设( 1) 、低压线路与同一电源中压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时,在中压配电线路出现分段处,同杆架设的低压线路不应跨越分段开关。不同电源的电力线路严禁同杆架设。( 2) 、线路档距:普通绝缘导线一般控制在40m 以内,最大不超过5
19、0m;特殊情况可采用钢芯铝导线,但必须经过强度校验。(3)、导线的设计弧垂,根据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或按所选定的气象条件计算确定(参见附录通用设计弧垂表)。导线紧好后,弧垂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士5%。档距内的各相弧垂应一致,相差不应大于50mm。(4)、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零线应靠近电杆侧,并有明显的标识。(5)、不同规格、不同金属、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 一个耐张段内连接。2.3. 激线连接时相间距离不小于150mm,对电杆、横担、拉线距离不 小于50mm。采用并沟线夹连接时,每相不少于两个。采用 绑扎连接时,绑扎长度根据导线截面确定,应符合下表规定。绑扎长度值:导线截面(mm2)绑扎
20、长度(mm)35及以下15050200702502.3.3 接地桂环架空绝缘线路装设验电接地环处均应进行绝缘护封或加装 专用绝缘护罩,以便防止雨水进入接头绝缘层内。安装位置:由线、转角、分支等。2.3.4 导线固定及附件( 1)直线转角杆:导线应固定在绝缘子转角外侧的槽内。( 2)直线跨越杆:导线应双绝缘子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 3)裸铝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30mm。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4)铜绞线与铝绞线的接头,宜采用铜铝过渡线夹、铜铝过渡线。( 5) 每相线夹数量不应少于 2 个。 线路每相引流线、 引下线与
21、邻相的引流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应不小于 150mm。 导线与拉线、 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距应不小于 100mm。3 .拉线及拉盘3.1 选型:钢绞线GJ-50、GJ-80,拉盘LP-8,拉线保护套,拉线棒。3.2 安装方式及要求:3.2.1 拉线安装( 1)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呈45,当受地形限制时,也不应小于30。( 2) 、终端杆的拉线及耐张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15以内不开断导线的转角杆只打外角侧拉线;15以上至60转角杆应打顺线方向拉线,必要时应增打外角侧拉线,并使其受力均匀;60以上至90 转角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电力 公司 农村 低压 电网 通用 设计 工艺 规范 1.17 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