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docx
《泰安市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泰安市“名师工作室”管理考核办法为加强对泰安市名师工作室的管理,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真正发挥名师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在泰安市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泰安市名师工作室成员考核细则基础上,制定本管理考核办法。一、工作目标名师工作室旨在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培训、教研、咨询、服务,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教学方法,针对教育教学需要寻找问题解决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承担一个项目、带出一支队伍、形成一批成果”的目标。二、组织管理名师工作室在“泰安市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人事科牵头教研室、师训科、教科所分别开展工作,人事科负责人员管理和资金支持,教研室
2、负责项目设立和过程管理,师训科负责名师培训和教研论坛,教科所负责课题研究和成果鉴定。“泰安市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名师工作室工作管理委员会”(设在人事科),负责协调、监督、指导、巡查、考核等具体工作。三、工作要求名师工作室应在“泰安市名师工作室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1、实施“三大工程”,促进主动发展项目认领工程:市、县教研室应根据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组织乡镇学校各呈报一项教研项目,每个名师工作室除本校外应在市人事科协调下选择一所乡镇学校,主动承担一项符合工作室领衔人专长的教研项目开展工作,解决基层学校和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名师连线工程:市级名师工作室、县级名师工作室、乡镇
3、名师工作室、校级名师工作室要“强强联手”、“室室相连”,每个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应主动联系市人事科,建立“以项目研究为指向的名师研究共同体”。合作完成项目研究和牵线搭桥工作,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到教研项目研究之中,进而带动一批教师的迅速成长。结对帮扶工程:每个市级名师工作室至少“挂靠一所乡镇学校,带领一批农村教师”,建立自己所在学校与挂靠学校、自己与本学科农村教师的校校、师师“结对帮扶工程”,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例研究,进行现场指导,促进挂靠学校和帮扶教师的专业发展。2、落实“六大制度”,确保工作到位双向交流制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应利用“网上(网页或博客)、通信、现场”渠道主
4、动开展工作,除进行在线互动研讨交流外,领衔人和工作室成员应建立相互听课议课机制,组织一系列学习、切磋、交流、探讨教研活动,在合作互动中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有研究成果。主题研讨制度:名师工作室要根据工作进度定期展开主题研讨,由领衔人将研讨成果发在工作室网站上。各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计划会,确定成员阶段工作目标、教研内容;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专题研讨会,研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会,总结经验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课例研究制度:每个工作室每学期至少组织两节公开课,全体成员一起进行课例研究,形
5、成书面教案及课后反思。领衔人每学年在校级评课不少于4节,校外上示范课或评课不少于4节。项目报告制度:名师工作室实行每学期“项目研究”报告制度,向挂靠学校和教研室汇报所承担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工作心得,同时提交工作汇报报告,同时提交所有成员的案例研究、教学设计、论文或总结各一份。异室赛课制度:异室赛课制度即不同的名师工作室成员进行赛课和互相评课。市教科所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名师工作室“异室赛课活动”并组织评比,并鼓励不同的工作室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成果汇报制度:师训科每学年组织一次全市的“名师工作室”会议,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等形式让工作室领衔人在全市范围内介绍、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四、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泰安市 名师 工作室 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