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工程简况: 1.二、工程设计概况: 1.三、工程规模及主要内容: 1.四、地质水文资料 2.(一)、工程地质条件 2.(二)、水文地质条件 3.(三)、场地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3.(四)、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6.(五)、地基评价 8.(六)、结论及建议 9.五、基坑支护工程周边影响及应对措施 1.0(一)、周边环境对基坑的影响 1.0(二)、应对措施 11第二章、编制依据 11第三章、施工计划 1.2.一、管理目标 1.2.(一)、质量目标 1.2.(二)、工期目标 1.2.(三)、环境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1.2二、施工部署 1.3.(一)、施工布署指导
2、思想 1.3(二)、施工资源部署 1.3.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1.5.一、悬臂桩及压顶梁施工工艺 1.5(一)、旋挖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 1.5(二)、桩位测量及定位 1.6.(三)、旋挖机就位 1.7.(四)、旋挖钻进成孔 1.7.(五)、终孔 1.7.(六)、清孔 1.8.(七)、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1.8(八)、混凝土灌注 1.8.(九)、常见的灌注桩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 1.9(十)、灌注桩管理措施 2.1.(十一)、压顶梁施工 2.1.二、土方分层开挖及桩间挡土板施工 2.1(一)、施工流程如下: 2.1.(二)、便道放坡 2.2.(三)、分层开挖 2.2.(四)、临时排水设施 2.2
3、五)、其它要求 2.2.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3.一、安全组织机构 2.3.二、安全管理 2.5.三、安全保证措施 2.6.(一)、安全保障检查程序: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 2. 6(二)、安全保障检查内容: 2.6四、安全技术措施 2.7.(一)、一般措施 2.7.(二)、土石方开挖措施 2.8.(三)、挖孔桩措施 2.8.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9.(一)、编制目的及环境概况 2.9(二)、重大危险源辨识 2.9.(三)、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2.9(四)、应急救援工作组织 3.0六、基坑监测 3.1.七、环保措施 3.2.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3.2.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况:
4、工程名称:永川区人民医院红河分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能源站工程 工程地点:重庆市永川区设计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重庆瑞宝永燃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恒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四川煤矿基本建设工程公司二、工程设计概况:本工程共计 1155.3平方米,结构形式桩基础、剪力墙结构,地上 2层,地下 -层。全部 为现浇楼面,檐口最高8.5 m。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本项目以天然气为燃料, 燃气内燃机作为原动机, 驱动发电机发电, 产生高品位的电能, 为医院提供部分电源。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夏季和过渡季原动机释放的热量经烟
5、气热水 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产生冷冻水作为医院空调的基础冷源,不足部分由离心式冷水机 组补充;冬季,原动机释放的热量经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和换热器产生的热 水作为建筑采暖的热源;同时为医院供应生活热水。场地内地下没有管网, 线缆等埋藏物。 西南侧 15 米外为永川汇龙大道城市道路; 西北侧 建筑红线外为小区公路, 12米外为小区住宅楼;东北侧 5米外为拟拆除医院住宅楼;东南侧 4 米外为医院门诊楼及地下车库。场地周边地形复杂,交通方便,拟建场地部分为回填土, 场内地势平整。基坑东南侧边坡放坡坡率缓于 1:1.5;其它三方采用结构支护。三、工程规模及主要内容:1、本次编制内容为永
6、川区人民医院红河分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能源站深基坑开挖工程,其中基坑周长约110m,坑深8m。环境高程316,基坑开挖深度相对于士 0.000mm标高 为 -8 米。2、项目地块南北向长约34m,东西向长约21m,呈方形,土石方工程量约5712立方米; 其中石方约 200立方米, 土方约 5512立方米。 场地西南侧为城市道路汇龙大道, 交通方 便,拟建场地部分为回填土,场内地势平整。四、地质水文资料(一)、工程地质条件1.1 地形地貌勘察区现状为回填地形,地形坡角一般在05之间。地面标高在315.50m (ZY9) 316.29m (ZY3)之间,相对高差约0.79m左右。综上所述,拟建区
7、地形地貌简单。1.2 气象、水文 场地位于重庆市永川开发区,交通便利。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 分明,年均气温175C 18.5C,极端气温18C 419C,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 1141.8mm,降雨主要集中于5-9月,且常有雷阵暴雨。春冬多雾,雾日最长达 148天。年平 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mb。常年风速较小,以偏西北风见多,最大风速为28.4m/s(摘 自重庆气象简报 )。1.3 地质构造 场内构造属东山背斜的南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层面平直光滑,无胶结,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产状105。/ 15。,岩层变化总体不大。在岩层中测得裂隙主要有两条: 产
8、状为210/ 65 ,裂面平直,间距2-4m,延伸3m,裂隙宽1-10mm,结合程度差,属软 硬性构面。产状为 320/ 70,裂面平直,间距1-3m,延伸5-8m,裂隙宽0.5-12mm, 裂面为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场地构造裂隙总体不发育。调查区内及附近 周边未见构造断层通过。1.4 地层岩性场内揭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 Q4ml) 、残坡积层粉质粘土( Q4el+dl) 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J2S,基岩按风化程度划分为强风化带、中等风化带。现自上至下分述如下:素填土:杂色,主要由块石和粉质粘土组成, 土石比约 7: 3-8:2,块石最大粒径约 18
9、mm, 稍湿、稍密,由机械推填而成, 填龄不足 5 年,场地均有分布,分布厚度: 3.5(ZY3)6.6m(ZY7)。粉质粘土:红褐色,主要由粘粒组成,可塑,韧性、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 泽,场地均有分布,分布厚度:1.8(ZY7)3.4m(ZY4)。强风化带岩石:岩性为紫红色泥岩、暗紫红色砂岩,岩石裂隙发育,质软,破碎,岩芯 不完整,岩石结构构造被风化破坏,岩芯多呈碎块状,厚度1.3(ZY9)2.2m(ZY5)。中等风化带岩石: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砂 质团块或条带,岩体较完整,节长11-30cm。砂岩暗紫红色,细粒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
10、局部泥质胶结,质软,岩体较 完整,节长10-22cm。(二)、水文地质条件2.1在钻探范围内,场地地层结构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素填土)和残坡积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泥岩、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砂 岩、素填土为含水层,赋水条件差;从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场区地势总体较平坦,地表 水不易排泄。地下水类型属上层滞水,据现场水文地质观测,场地内钻孔多呈干孔状态。并 在ZY3作简易抽水试验,数筒即干,24小时后,未见恢复水位。故场地在钻探控制深度范 围内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由于场地有基坑开挖,雨季时,容易汇集雨水,建议做好降水井等降水排水措施,同时 采取
11、有效的防渗措施对污水、废水、脱氯池作防渗处理。据现场地面调查和附近工程调查表明:根据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 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对钢结构有微腐蚀。2.2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三)、场地岩土物理力学特征3.1、素填土 :杂色,分布于整个场地,据场地实际情况,在ZY1、ZY2、ZY5、ZY6、ZY7、ZY8六孔作重型动力触探测试,以进一步评价填土工程特性。试验成果详见表3.1-1表3.1-1 重型(N63.5)动力触探成果统计表土层
12、名称孑L号试验厚度(m)锤击数变异系数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密实度素填土ZY 13.75.140.4275.275.27稍密ZY24.45.220.432ZY 53.85.280.419ZY64.05.560.431ZY 74.45.170.430ZY83.85.250.418经杆长校正后,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其最小值为1.0,最大值为10.9,平均值为5.27, 厚度加权平均值5.27,变异系数0.4180.432,可判定场地素结构稍密,均匀性差。建议场 地素填土天然重度(经验值)取 20.00KN/m3,饱和重度(经验值)取20.50KN/m3,粘聚力天然状态取5KPa,饱和取0KPa,
13、天然综合内摩擦角取30,饱和综合内摩擦角取25。3.2、粉质粘土:红褐色,呈可塑状态。该土层厚薄较薄,且不均,故未取样试验。根据现场情况并结合当地经验,建议天然重度(经验值)取19.00KN/m3,地基承载力(经验值)取 150KPa。3.3、 强风化带:场地内强风化带岩石结构不清晰, 岩石破碎,取样困难,故未取样试验。 据现场鉴别岩芯及结合经验,建议强风化带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验值):泥岩(强风 化状)取300kPa,砂岩(强风化状)取350kPa;建议强风化带岩石天然重度(经验值):泥 岩(强风化状)取 24.50KN/m3,砂岩(强风化状)取 23.50KN/m3。3.4、中风化带:
14、场地中等风化带岩石为泥岩、砂岩,岩体较为完整,是良好的基础持力 层。通过对场地中等风化带岩石取样作天然重度、天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采用概率统计法进行计算(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4.2.4 -1)公式),公式如下:?k= Y?mY=1 -严04警厂、n nnfi)2n廿 jnfi2-l 二f fm式中:芹:岩土参数的标准差?m :岩土参数的平均值?k :岩土参数的标准值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岩石参数试验成果详见表3.1-23.1-2中等风化带岩石抗压强度成果统计表岩石 名 称试 验 项 目统计数目岩样编号抗压强度单值(Mpa)数据分布范
15、围平均值(Mpa)软化系数标准差变异 系 数标准值(Mpa)泥天9ZY1-A1-A66.156.785.594.305.840.530.720.15.39岩然ZY6-A1-A65.756.275.352ZY7-A1-A66.406.004.306.78饱和ZY1-A1-A63.323.883.122.100.189ZY6-A1-A63.193.862.963.110.562.76ZY7-A1-A63.002.602.103.88ZY1-S1-S624.7026.4023.8016.80天然9ZY6-S1-S622.3020.4020.9021.273.320.1619.14砂ZY9-S1-S6
16、16.8018.7017.4026.400.78岩ZY1-S1-S618.2020.0017.8010.80饱和9ZY6-S1-S616.0013.9014.7015.083.180.2113.09ZY9-S1-S610.8013.0011.3020.003.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据野外岩芯鉴别和计算统计结果:中等风化泥岩饱和单轴抗压轻度标准值 2.76MPa,按 坚硬程度划分为极软岩,按较完整岩体,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为V类;中风化砂岩饱和单轴 抗压轻度标准值13.09MPa,按坚硬程度划分为软岩,按较完整岩体,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 为W类。3.6、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据试验成果统计分析,本次勘
17、察野外鉴别及地区经验,本工程场地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参 数建议取值详见表3.1-3。本次钻探揭露粉质粘土岩土参数参照地区经验进行取值;强风化基岩的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根据野外鉴别按地区经验取值;中等风化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GB50007-2011规定的公式计算(按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折减,岩体较完整,折减 系数取0.33)。临时边坡坡率值按有关规范和重庆地区经验取值。表3.1-3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取值项目岩土名称天然重度(kN/m3)饱和 重度(kN/m3)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基地摩擦系数水平抗力系数(MN/m3)水平 抗力 系数 的比 例系 数(MN/m
18、4)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fa(kPa )临时 基坑 坡率 值天然饱和素填土20.00*20.50*/6*/1:1.5粉质粘土19.00*/0.20/14*150*1:1.25强风化泥岩24.50*/0.3020*/300*1:0.75中风化泥岩25.50*5.392.760.4040*/910.81:0.5强风化砂岩23.50*/0.3520*/350*1:0.75中风化砂岩24.60*19.1413.090.45140*/4319.71:0.5(四)、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4.1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值为
19、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标准设防类(丙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 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属一般建筑,可按标准设防。各拟建物按不利原则考虑,地震效应具体评价详见表4.1-1:表4.1-1各拟建楼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及场地类别划分表拟建物名称环境标咼(m)u se计算位置填土粉质粘土整平后覆盖层等效剪切波速建筑场场地土类别设计特抗震地厚度(m)波速厚度波速(m/s)(m)(m/s)最大厚度(m)(m/s)地类别征周期(s)段划分能源/污水处理站316.00ZY52.941202.81505.74132.97n软弱
20、土0.35般地段废水处理池316.00ZY52.941202.81505.74132.97n软弱土0.35般地段脱氯消毒池316.00ZY92.001203.21505.20136.84n软弱土0.35般地段注:上述土层剪切波速为地区经验值据表4.1-1计算结果表明:场地类别均为U类,软弱土,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属对抗震般地段。拟建场地设防烈度为6度,区内未见可能液化的砂土分布,地势平坦,地震作用对岩、 土层影响小,在地震作用失稳可能性较小。4.2基坑边坡评价拟建场地按照设计标高整平后,将形成高3.50-4.00m的土质边坡。具体评价详见表11。4.3邻近建(构)筑物影响评价拟建场地南东侧
21、直线距离约 5m处为医院已建门诊楼,高22.35m,层高-1F/6F,设计地 坪标高为316.10m。勘查区基坑为土质边坡,且坡高较低,对相邻构筑物的影响小。对场地 回填整平后,修建处理池时,应修建挡墙支挡,即先支挡再开挖(采用桩板挡墙支档),同 时对相邻建筑物的稳定进行监测,以此来确保已有建筑物的安全。4.4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场地按土 0标高及环境标高整平后,对基坑边坡处理后,场地与地基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五)、地基评价5.1地基的均匀性评价5.1.1素填土:主要由块石、粉质粘土组成,土石比约7:3-8:2,块石最大粒径约18mm,场区均有分布,厚薄不均匀,均匀性差,主要靠自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专项 施工 方案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