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运用三甲复脉汤治验高血压、皮肤病等.docx
《中医运用三甲复脉汤治验高血压、皮肤病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运用三甲复脉汤治验高血压、皮肤病等.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运用三甲复脉汤治验高血压、皮肤病等甲复脉汤出于清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化裁于张仲景的炙甘草汤,是将原方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加生白芍,改生地黄为干地黄,更名为加减复脉汤;再加生牡蛎、龟甲、鳖甲而成。 *认为,三甲复脉汤的基本病机为肝肾阴虚、阳亢于上,其应用指征包含脉象和症状两方面。其经大量临床病例总结发现,阴愈亏则阳愈亢,阳亢化风,则脉可为劲。 *认为,高血压病机在于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治宜调和阴阳、畅达气血。临证运用三甲散治疗高血压,常将方中三甲加生龙骨组成“四甲”,以增强滋补肝肾、滋阴潜阳之力。*认为,三甲复脉汤的基本病机为肝肾阴虚、阳亢于上,总结其应用指征有两方面:一是脉,脉细数而虚
2、或尺脉旺,此阴不制阳,而相火旺,或阳脉浮大而虚,尺细数,此阴亏阳浮。二是症,由肝肾阴虚引发的症状,如发热动血、中风、目干涩痛、耳鸣、头晕、失眠、心神不宁、痉挛转筋等,皆可酌而用之。典型舌象可见光绛干敛,但因属杂病范围,故不作为主要指征。*经大量临床病例总结发现,阴愈亏则阳愈亢,阳亢化风,则脉可为劲。说文解字力部释:“劲,强也。”劲乃端直有力,搏指而涌,乏和缓之象。因肝肾阴虚之基础病机未变,故仍可以三甲复脉汤为底方化裁。高血压案患者女,时年66岁,2014年11月5日初诊。主诉:头晕伴头颈部疼痛、紧束感2年,加重1周。患者9年前因家中建新房,过度劳累后突发头晕、头痛,就诊于当地卫生所,测血压为
3、185/11OnInIHg,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降至16595m11Hg0后经多次调整用药,现口服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30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50160901001111nHg0刻诊:头晕,头颈部连及耳郭部有疼痛及紧束感。心悸,心烦易怒,腿脚无力,寐差,纳可。舌淡嫩,苔少,脉弦劲。中医诊断为眩晕(肝肾阴虚,阳亢化风证),治以滋阴潜阳,处方用三甲复脉汤加味:生龙牡各30g(先煎),生鳖甲18g(先煎),生龟甲18g(先煎),白芍18g,生地黄15g,山茱萸15g,天麻15g,夜交藤18g,附子12g(先煎),红参12g,全蝎10g,娱蚣10条。7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11月
4、12日二诊:即刻血压135/8OnInIHg。患者自述服中药后,头颈部疼痛减轻,耳垂变舒展,面色变红润,收缩压较前降低20mmHg左右,腿脚有力,仍有心烦易怒。脉弦滑数,已无劲象,舌可。证属肝经痰热化风,治以清热化痰息风。处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龙胆草6g,清半夏IOg,石菖蒲9g,水蛭10g,黄苓10g,胆南星10g,地龙15g,炒桅子10g,芦根15g,土鳖虫12g,全蝎10g,娱蚣10条,夏枯草15g,炒枳实8go7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半年后随其家人来诊,诉血压平稳,诸症未再发。按:*认为,高血压病机在于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治宜调和阴阳,畅达气血。脉弦劲,为肝肾阴虚,阳亢化风致脉管痉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运用 三甲复脉汤治验 高血压 皮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