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锤炼过硬作风筑牢基层堡垒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力.docx
《廉政党课:锤炼过硬作风筑牢基层堡垒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政党课:锤炼过硬作风筑牢基层堡垒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力.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廉政党课:锤炼过硬作风,筑牢基层堡垒,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力大家好!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赢得了党心民心。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越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就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尤其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今天
2、我们就以“锤炼过硬作风,筑牢基层堡垒,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力”为题,共同探讨新时代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基层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就是这个地基是否坚固的“水泥砂浆”。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基层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一)这是密切联系群众、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连心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基层干部身处一线,直接面对群众,你们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风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直接。如果我们作风漂浮,不办
3、实事,甚至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就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党和群众隔开,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反之,如果我们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就会坚如磐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二)这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源”。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无论是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还是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乡村治理,哪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和优良作风。如果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策棚架、工作悬空,嘴上喊口号,行动不见
4、效,那乡村振兴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有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把中央的号召、上级的部署,转化为一项项具体的行动,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三)这是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的“防火墙”。“微腐败”也是腐败,而且它发生在群众身边,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比如在惠农补贴、项目资金、征地拆迁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都可能引发群众强烈不满,败坏社会风气。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对基层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纪律的“
5、高压线”时刻带电,让那些想伸手的人不敢伸、不能伸、不想伸,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基层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阵风,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铁规矩、硬杠杠。结合基层实际,我们加强作风建设,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突出“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基层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看我们是否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常怀爱民之心,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多到群众家中坐坐,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要力行为民之举,对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廉政 党课 锤炼 过硬 作风 基层 堡垒 乡村 振兴 注入 清廉 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