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三农政策研究.ppt.ppt
《林毅夫中国三农政策研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毅夫中国三农政策研究.ppt.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三农政策研究中国三农政策研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是当前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政治、经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密切关注的重点。济和社会政策密切关注的重点。“三农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必须尽快提高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必须尽快提高中国农民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而中国农民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而且在于它是有关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且在于它是有关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公共利益问题。带有根本性的公共利益问题。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三农三农”问题问题一、一、
2、三农三农”问题的由来问题的由来 中国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农民居住在农村,主中国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农民居住在农村,主要从事农业,这是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了解要从事农业,这是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的基本国情,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人们都必和重视的基本国情,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人们都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着手。须从这个基本国情着手。但是,但是,“三农三农”问题成为一问题成为一个特定的理论研究对象,还是个特定的理论研究对象,还是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前后的事年代前后的事情。情。从从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中国农村实行年代中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以以后,通过建立城
3、乡二元体制,中国现代化开始走上以后,通过建立城乡二元体制,中国现代化开始走上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道路。城市为中心的建设道路。这一这一“道路道路“的主要特点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农村(主要是农业)为城市工业化提供基之一,就是农村(主要是农业)为城市工业化提供基本的资金积累,本的资金积累,而农村自身则基本置身于现代化建设而农村自身则基本置身于现代化建设之外。之外。从建国后安徽省农业税平均税率一图可以明显看出,国从建国后安徽省农业税平均税率一图可以明显看出,国家以高额的农业税和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来换取工业的发家以高额的农业税和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来换取工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积累原始资本。展,为工业的
4、发展积累原始资本。(一)从人民公社化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从人民公社化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由于人民公社制度只有利于城市以国家的名义索取农民,由于人民公社制度只有利于城市以国家的名义索取农民,而农民长期无法摆脱贫困,更谈不上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市而农民长期无法摆脱贫困,更谈不上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市场有效需求的拉动。到场有效需求的拉动。到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国家进行农村体制改年代,国家进行农村体制改革,由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代替人民公社制度,革,由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代替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了农恢复了农民的财产权利和身份自由,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而为以城民的财产权利和身份自由,
5、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而为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市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实现了起始于实现了起始于8080年代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飞。年代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飞。由于农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仍然是以城乡二元结构由于农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仍然是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前提为前提,实际上只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种实现形式实际上只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种实现形式,加上其自加上其自身的小生产的特性身的小生产的特性,大约从大约从19851985年起年起,中国农业再次出现徘徊中国农业再次出现徘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市工业品市场出现萎缩导致城市工业品市场出现萎缩,以
6、致于城以致于城市的建设和改革失去了市场的应有支撑市的建设和改革失去了市场的应有支撑.(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80 80年代后期,中国的一些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年代后期,中国的一些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依据中国的特有国情,把农依据中国的特有国情,把农村问题分析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分别进行研究,形村问题分析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分别进行研究,形成了成了“三农三农”问题理论框架。问题理论框架。19911991年年1111月月2929日,中共十日,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关于
7、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 第一次将农业、第一次将农业、农村和农民并列起来提出问题,农村和农民并列起来提出问题,表明中共中央汲收了这个理论框架。表明中共中央汲收了这个理论框架。19931993年,中共中央总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题为书记江泽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题为要始终高度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的讲话,更加明确地把的讲话,更加明确地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一个特定的提法提出来了。作为一个特定的提法提出来了。自此以后,自此以后,“(三农三农)问题问题”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
8、一个特定的活中的一个特定的“流行语流行语”,一个政治的也是学术的一个政治的也是学术的概念。概念。二、三农问题的涵盖范围二、三农问题的涵盖范围 “三农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体包括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体包括每一每一“农农”里边的许多具体问题。实际上所有里边的许多具体问题。实际上所有“三农三农”问问题都是农村问题,也都是农民问题,只是为了研究的深入题都是农村问题,也都是农民问题,只是为了研究的深入和方便才有某些区分,而从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和方便才有某些区分,而从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个意义上,农民问题理所当然要成为个意义上,农民问题理所当然要成为“三农三农”问
9、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一)农业问题(一)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农业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业的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社会化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等等。科学技术的推广,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等等。1 1、农业问题的核心、农业问题的核心 农业问题的核
10、心是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市场机制,农业问题的核心是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市场机制,同时强化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作用。在我们这个拥有同时强化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作用。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农业生产与经营是否保持高速增长和亿人口的大国,农业生产与经营是否保持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影响着国家食物安全能否得到充分可持续发展,不仅影响着国家食物安全能否得到充分的保证,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是否良性、高的保证,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是否良性、高速发展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速发展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1)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发端)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发端 我国农业增长过程的特征
11、之一是农业生产组织我国农业增长过程的特征之一是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制度变迁主导了农业经济增长的步伐。方式的制度变迁主导了农业经济增长的步伐。(2)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不适应现代经济)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的趋势 以家庭为单元的生产组织方式与现代化农业产以家庭为单元的生产组织方式与现代化农业产生了一定的矛盾,生了一定的矛盾,“均包制均包制”基础上形成的小规模基础上形成的小规模农农业经营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显露。业经营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显露。(3)农业是弱质产业,特别需要政府的保护)农业是弱质产业,特别需要政府的保护 农业的弱质性表现在:农业的弱质性表现在:A、生产周期长
12、供给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生产周期长,供给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B、投资回报率低、投资回报率低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它需要政府的扶持。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它需要政府的扶持。(4)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是农业问题的深层次根源之一)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是农业问题的深层次根源之一 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下降,财政支付过早地从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下降,财政支付过早地从一些涉农部门退出。从一五到九五一些涉农部门退出。从一五到九五,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出的比重,最高达最高达17%,最低仅为最低仅为3.4%,农业基建投资占国家农业基建投资占国家基建总投资的
13、比重最高达基建总投资的比重最高达18.8%,最低为最低为5.8%。(5)加速农产品市场化的进程是促进农业增长的一个根本因)加速农产品市场化的进程是促进农业增长的一个根本因素素(二)农村问题(二)农村问题 在农村问题中,包括下列一些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问题中,包括下列一些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小城镇建设,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转移,小城镇建设,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县域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县域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
14、经济结构调整,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金融保险业,农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金融保险业,农村税费革,农村市场建设,农村计划生育,农村文化、教村税费革,农村市场建设,农村计划生育,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等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保障,育、卫生、体育等等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村民自治等等。区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村民自治等等。1 1、农村问题的核心、农村问题的核心 农村问题的核心是要建立合理的农村公共品的配置机农村问题的核心是要建立合理的农村公共品的配置机制,在提升整个国家公共福利的同时,也让农民的生活环制,在提升整个国家公共福利的同时,也让农民的生
15、活环境、教育、卫生、安全等各方面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公共利境、教育、卫生、安全等各方面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公共利益,还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和农民益,还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和农民“上情下达上情下达”、“下情上下情上传传”的意见传输通道。的意见传输通道。()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现象严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现象严重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表现为总量上的严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表现为总量上的严重短缺,而且供需结构失调。重短缺,而且供需结构失调。()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公共利益()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公共利益农村公共品的严重缺乏是造成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农村公共品的严重
16、缺乏是造成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收入极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难以缩小、城乡人为分割的根极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难以缩小、城乡人为分割的根源之一。源之一。()政府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公共品具有消费上的由于公共品具有消费上的“免费搭车免费搭车”现象,必须现象,必须由政府承担主要的职责。由政府承担主要的职责。()农村税费改革的核心是分担农村公共品的成本()农村税费改革的核心是分担农村公共品的成本农村公共产品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所引起的农村公农村公共产品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所引起的农村公共品供需矛盾突出,是造成农民负担的主要原因。共品供需矛盾突出,
17、是造成农民负担的主要原因。()改革农村公共治理结构是有效供给农村公共品的()改革农村公共治理结构是有效供给农村公共品的组织保障组织保障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农村公共品的具体执行者。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农村公共品的具体执行者。(三)农民问题(三)农民问题 在农民问题中,包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民问题中,包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民进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农民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农民意愿的表达和疏导,农民和城市的关系,农民的政治意愿的表达和疏导,农民和城市的
18、关系,农民的政治权利及其实现。权利及其实现。、农民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的核心是不把农民看成是居住在农村从农民问题的核心是不把农民看成是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事农业生产的“乡下人乡下人”,而是把他们看成是与城里,而是把他们看成是与城里人一样有着相同权利和义务的人。因此,要以人本主人一样有着相同权利和义务的人。因此,要以人本主义的精神,去除一切歧视农民的政策和制度障碍,尊义的精神,去除一切歧视农民的政策和制度障碍,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权利,赋予他们真正的国民待遇,更重和保护农民的权利,赋予他们真正的国民待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的公共治理结构安排充分尊重和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的公共治理结
19、构安排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对于有关国计民生和其切身利益的话语权。保护农民对于有关国计民生和其切身利益的话语权。()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仍然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仍然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我国至今仍有以上的人口长期居住在农村,我国至今仍有以上的人口长期居住在农村,左右的劳动力长期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目前,我国广大左右的劳动力长期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低收入者大约有万人,占全球贫困人口农村地区的低收入者大约有万人,占全球贫困人口总人数的。总人数的。()农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农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农民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
20、献。农民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不公正的()不公正的“二元结构二元结构”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民作用的发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民作用的发挥挥城镇和农村居民相互分割的城镇和农村居民相互分割的“二元结构制度二元结构制度”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了农民的积极性。三、解决三、解决“三农三农”问题的措施问题的措施(一)(一)“三农三农”问题的现状问题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达到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达到8.5亿,亿,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5.1亿人。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低,目前公布亿人。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低,目前公布的中国城镇化水平是的中国城镇化水平
21、是47.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可能有,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可能有一定水分。大量进城务工农民工一定水分。大量进城务工农民工“被城镇化被城镇化”,挤出水分,挤出水分城镇化水平也就城镇化水平也就35%左右。左右。与庞大的人口相对应的是我国的耕地、水等各种资源与庞大的人口相对应的是我国的耕地、水等各种资源的严重匮乏。的严重匮乏。现在全国耕地保有量人均不到现在全国耕地保有量人均不到1.4亩,是世界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平均水平的1/3。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7%,居第居第6 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
22、的,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25%,居世界第,居世界第119119位。农业生产形势严峻。位。农业生产形势严峻。中国用占中国用占世界世界7%7%的耕地,的耕地,养活了全球养活了全球1/51/5的人口,中国的人口,中国的粮食安全不的粮食安全不容忽视,也完容忽视,也完全不能寄希望全不能寄希望于国外,中国于国外,中国粮食有着明显粮食有着明显的大国效应。的大国效应。而对于中国农民来讲,我国农民的地位虽然不断提高,而对于中国农民来讲,我国农民的地位虽然不断提高,但仍处于相对不公正的地位。具体而言:但仍处于相对不公正的地位。具体而言:在农民收入方面,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趋势减缓,城乡居在农民收入方面,农民人均收入
23、增长趋势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村居民收入内部差异和地区性差异扩大。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村居民收入内部差异和地区性差异扩大。在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大部分农民被排挤在社会保障体在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大部分农民被排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的养老、医疗、教育、贫困和失业问题相当突系之外,农村的养老、医疗、教育、贫困和失业问题相当突出。出。在非农化方面,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约在非农化方面,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约5.15.1亿人,农村亿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在人口流动方面,传统的农民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在人口流动方面,传统的农民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导致公民权
24、利的不平等、制约了城市化战略力的合理流动、导致公民权利的不平等、制约了城市化战略的实现。的实现。所以,针对中国所以,针对中国“三农三农”问题的现状,总结来说,就是:问题的现状,总结来说,就是:(1)(1)农业落后农业落后 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农业还是不相适应。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农业还是不相适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仍中国的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仍然走传统的老路然走传统的老路,产业的纵向关联发展较弱产业的纵向关联发展较弱,农业生产以农农业生产以农产品为最终产品产品为最终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深加工水平较低。(2)农民困苦)农民困苦
25、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的农民问题涉及中国的农民问题涉及三类人三类人:种地农民、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目前种地农民、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目前,尤为突出的尤为突出的是农民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稳定的重要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稳定的重要问题。(3)农村衰败)农村衰败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二)目前(二)目前“三农三农”问题的解决措施问题的解决措施1、农业、农业(1)纠正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偏斜,为农业创造一个公平)纠正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偏斜,为农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环境(2)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毅夫 中国 三农 政策研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