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说课稿.doc
《离太阳最近的树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太阳最近的树说课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为了忘却的纪念 离太阳最近的树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离太阳最近的树。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处理、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五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离太阳最近的树来源于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这是一个散文阅读单元,单元阅读主题为“人与自然”。本单元阅读学习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散文语言,把握作者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学习重点为说话的技巧:简明、得体。(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结合本文特点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我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点:)(二)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品味关键
2、词句,把握红柳形象特征。2.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对红柳形象进行解析。3.剖析作者平静叙述下的复杂情感,感悟作者对生命平等的深刻认识。二、说学情(一)学情分析我所教的班级是2013级服装设计班和财会2班,班里基本全是女生,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但她们口头表达能力及语言鉴赏能力较弱。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我采用了分组朗读,捕捉特写镜头的活动方式,驱动本文的阅读教学。(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品味关键词句,把握红柳形象特征;同时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对红柳形象进行解析。2.教学难点:剖析作者平静叙述下的复杂情感,感悟作者对生命平等的深刻认
3、识。三、说教法学法课堂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本课堂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行为导向法,以具体的“拍摄”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在活动启动、任务分配、小组活动、小组展示、集体评价这五个环节中,围绕文本进行自主体验、小组合作、集体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共同探讨与学习。那么这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呢?接下来是我的教学过程。四、 说活动过程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
4、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准备阶段(上课前一天晚自学)1.教师准备:全班成立4个摄制小组,每组10人,下发拍摄任务书(见附件一)。2.学生准备:每个小组选出导演2名,编剧2名,摄像2名,场记2名,解说2名。3.阅读准备: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画面或声音的文字。(二)实施阶段整堂课用时约四十五分钟,包括“话、拍、访、悟”四个环节,即“话柳之形”、“拍柳之魂”、“访柳之情”、“悟柳之志”。其中“话柳之形”用时约10分钟,“拍柳之魂”用时约20分钟,“访柳之情”用时约10分钟,“悟柳之志”用时约5分钟。整个教学过程,正好契合了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让学生
5、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修正,在修正中发展,并最终实现情感的飞跃。【教学导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2分钟)图1教学导入【设计意图】一首带着淡淡哀伤和深深遗憾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诉说着人与自然矛盾冲突时不可跨越的鸿沟。在这样的情绪感染下,我们将要走上高原,走近红柳,用镜头记录下红柳这离太阳最近却是离人类最远的树的生命历程。第一环节:“话”话柳之形(10分钟)图2 第一环节:话话柳之形【教学过程】在这个环节,学生将进行三次对话。首先与文本对话,用波浪线划出文中有关红柳的画面和声音,并用圈出重点的字词。接着学生与同伴对话,交流所找到的画面和声音,朗读相关的语段。随后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将画面和声音进行
6、分类和归纳,理清红柳在雪域高原的生命轨程。【课堂示例】以下为学生课堂发言整理:画 面1.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2.三十年前,我穿行苍蓝色调的红柳丛。3.红柳昂然挺立在沙丘。4.挖红柳队伍,浩浩荡荡。5.红柳根系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热量。6.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枝丫遒劲,腾越旷野。7.红柳丛訇然倒下,红柳苍老手臂指向苍天。8.红柳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9.三十年后,黄沙飘洒到世界各处。10.三十年后,我辗转反侧,深夜无眠。声 音1.雪原寥寂,呼啸风声中,我达达的马蹄声。2.我与司务长的争辩声。3.挖红柳队伍的喧哗,打破高原的宁静与神圣。4.红柳根系燃烧时爆裂的声音。5.人们挖掘红柳
7、时用利斧劈斩的声音。6.人们炸红柳时,火药爆炸声。7.红柳訇然倒下时的巨响。8.红柳的呻吟和无助的哭泣之声。9.红柳消失后,风卷狂沙的怒吼之声。10.我深夜叹息、忏悔之声。【设计意图】画面与声音寻找和交流,是对作者行文思路进行梳理,也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学生可以从作者平静的叙述中想像红柳由昂然挺立高原到訇然倒下直到烟消灰灭的全过程,初步感受红柳生存之不易,形象之美,命运之悲。第二环节:“拍” 拍柳之魂(20分钟)图3第二环节:拍拍柳之魂1.拍摄指导(2分钟)【教学过程】为了让拍摄变得更有实效,我对拍摄任务进行了分解。步骤一:选择一个拍摄角度;步骤二:说明剧本来源;步骤三:解说特写镜头;步骤
8、四:表达拍摄心情。具体要求如下:选择一个拍摄角度,要求用关键词概括红柳的一个形象特征,书写在卡纸之上,张贴于白板之上;说明剧本来源要求朗读文中相关的语句;解说特写镜头,可以特写红柳的枝、叶、花、根、神态、姿势等等;表达拍摄心情要求用一个字或词根据拍摄时的心情,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教师适时的指导与调控,是学生顺利完成任务的重要前提。为了让拍摄任务更加清晰、简洁,将任务进行适当分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活动效率。2.小组探讨(10分钟)【教学过程】由组长负责组织探讨,组内成员根据任务书分工的要求,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得出小组的拍摄结论。比如场记员需要记录下成员们的对话,书写关键词语;解说员需要寻找
9、相关的语段;组长需要填写任务书上的分工与小组讨论结果;导演和编辑对结论进行整理和归纳,完善拍摄的成果。【设计意图】小组探讨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的过程。在整个探讨过程中,有全程记录的场记员,也有归纳整理的导演和编辑。学生将根据个人能力和特长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让整个探讨的过程更加有序、有效。同时,拍摄小组各种不同角色的模拟,也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高原,走近红柳,把握红柳的形象特征,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生命之美、命运之悲。3.分组展示(8分钟)场记员:张贴关键词(书写、张贴关键词) 解说员:说明剧本来源(朗读相关语句) 导演:分析拍摄镜头(解说特写镜头) 摄像:形容拍摄心情(表达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阳 最近 树说课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