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引发肝胆超声异常研究.docx
《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引发肝胆超声异常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引发肝胆超声异常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引发肝胆超声异常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引发肝胆超声异常研究 2016/12/09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异常的发生率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连续住院,且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进行肝胆超声检查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对不同住院时间、用药种类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2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肝胆超声异常的发生率为71.95%,远高于一般人群,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因住院时间的长短肝胆超声异常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
2、易发生病变,住院时间越长,肝胆病变发生率越高,临床上应及时、定期进行监测。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肝胆;超声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高,且有发展至肝硬化、肝癌以及肝功能衰竭的风险2,胆囊炎、胆结石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精神分裂症为慢性疾病,受不良的生活方式、多表现懒散,加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及长期住院的因素,可增加肝、胆疾病的患病率,本文选择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肝胆超声检查,对超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10年2月2016年2月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连续服用抗
3、精神病药物时间5年,患者入院前无肝炎病史,无长期饮酒史,同时排除躯体疾病和其他药物的影响,患者入院时肝功能及肝胆超声检查均正常。82例患者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3082岁,平均(43.9912.83)岁;住院时间510年,平均(6.82.75)年;按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将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39例患者设为经典组,服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的43例患者设为非经典组;将住院时间10年以上的设为长期(55例),10年以下为短期(27例)。对照组为本院在职和退休男职工88例,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年龄3180岁,平均(42.9412.59)岁,两组在年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
4、2方法采用日本阿洛卡超声诊断仪进行腹部检查,检查均由同一位副主任技师操作,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在禁食情况下进行,以获得最佳的胆囊影像;取平卧位,探测方法按超声医学肝、胆探测方法进行,常规扫查肝胆测量并记录。脂肪肝、胆囊炎和胆结石的超声诊断参照中华肝病学会2002年修订的酒精性肝、胆疾病和非酒精性肝、胆疾病的诊断标准3。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肝胆超声异常比较治疗组患者肝胆超声检查阳性率(71.95%)明显高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分裂症 患者 药物 引发 肝胆 超声 异常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