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声文明社区创建文明社区申报材料.doc
《红声文明社区创建文明社区申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声文明社区创建文明社区申报材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红声社区创建文明社区申报材料 古南镇街道红声社区居委会地处吉州区最南端城乡结合部,成立于1995年6月,东临赣江边,南靠吉州区与吉安县交界处,西接禾埠乡神岗山村委会,北至市委党校,辖区面积达0.8平方公里,有9个企事业单位,居民2132户,共7456人。其中下岗困难职工2480人,离退休人员2400人,留守儿童100人,党员436人,是吉州区下岗职工、党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较集中、较多的社区,于2007年6月成立红声社区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一、加强组织建设,共创共建,完善服务设施近年来,社区党委始终坚持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宗旨,以“三城共建”和构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为总目标,先后
2、建立了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社区建设理事会等组织,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点,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全面形成了资源共享、事情共商、难题共解、文明共创、活动共办、群众参与的社区建设新格局。在共建单位和辖区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如今红声社区已拥有办公用房800余平方米,服务用房1200余平方米,室外文体活动场所达2000平方米,设有党员、下岗职工、退休人员、留守儿童等活动中心和占地面积为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的残疾人托养中心和居家养老中心。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全区同时拥有最大面积办公房和多种娱乐场所的社区。二、创新工作,突出亮点社区居委会切实以服务群众为重点,
3、不断创新工作为载体,拓展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特色社区服务,凸显“九大”亮点。一是创新特色支部,丰富活动,凝聚人心。二是新建了市区活动面积最大、设施齐全、服务最好的希望工程黄郁彬留守儿童阳光家园和“一米阳光暖心田”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构建了亲情沟通平台和阳光小屋,在社区志愿者的关爱下孩子们快乐成长。三是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实现了社区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养老的愿望,也为社区子女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四是兴办了社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开展了温暖人心的扶残助残活动。五是成立了社区建设理事会。六是创办了市区首家党员电教活动中心,积极鼓励下岗党员自主创业。七是积极开展党员义工服务活动。八是设立了防灾减灾
4、活动中心,强化防灾抗灾基础,提高减灾救灾能力。九是建立并完善了社区慈善爱心超市的捐赠和救助服务体系。加大了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目前红声社区党委正朝着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大步迈进。 三、注重宣传,提高文明意识社区文明风气是社区和谐稳定的基础,特别是作为一个散居型的社区,只有活跃社区文化,弘扬文明之风,才能更好地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我社区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市民文明公约和居民共同讨论制定居民公约教育活动,以人为本,把提高居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创建工作的突破口,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利用社区宣传阵地大力弘扬团结友
5、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和集体主义精神。为让居民主动参与到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来,我社区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抵制不正之风。 四、扩大志愿者队伍,提升服务水平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是保证社区健康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红声社区在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积极发挥辖区社会单位的服务功能的同时,不断加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1.建立党员服务队。在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了社区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设立了家电维修、义务巡逻、法律咨询、为老服务等岗位,让社区党员广泛参与进来,既方便群众,又让部分下岗有序退休职工再一次实现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明 社区 创建 申报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