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伯记查经研读PPT课件.ppt
《约伯记查经研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约伯记查经研读PPT课件.ppt(2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约伯记查经研读2013年12月19日 08:20PPT-陈猛弟兄整理预备 导论主题苦难!苦难!苦难!苦难!特色:1.没有歷史背景,让我们得知正确的年代,但有人推敲,本书是写在列祖时代,即与亚伯拉罕同期。2.另一方面,本书大部份是用诗歌体裁写成,只有开始及结尾时是用散文编写,故此,有人推断,本书多是口传的作品,而且以话剧的形式传留至写下来,由口传到有文字记录,相信有一段相当长的日子。3.虽然本书的故事简单,仅由几组对话组成,但对话中又兼有独白、祈祷,和领讚,可谓变化多端;其文笔之优美,字汇之丰富,亦远超过其他书卷。内容大纲:一、1:1-2:13 序言。论到天庭上,上帝与撒但的对话及撒但无情的攻击
2、二、3:1-31:40 约伯与三位本来很想关心他的朋友,展开三轮对苦难问题的激辩。第一回合:3:1-14:22第二回合:15:1-21:34第三回合:22:1-31:40三、32:1-37:24 年青朋友以利户的言论。四、38:1-42:6 上帝亲自答覆约伯。五、42:7-17 上帝指责三友,并加倍祝福约伯。释义:一、1:1-5 约伯的背景“乌斯”这个名字,原本也是一个人名(创22:21、36:28;)哀4:21“住乌斯地的以东民”。约伯的出身地绝有可能是在巴勒斯坦的东部,约伯无论在财富或是在地位、权势、声望上,都很有名。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一般来说,圣经用“七”、“三”及“
3、十”,表达“完整”或“完美”的观念。约伯的儿女是“七”加“三”,即有十个儿女,很有福气,约伯的家產有羊“七千”;骆驼“三千”,因為羊用作献祭,所以比骆驼為多;而牛群為农田操作,驴為商品运输,可见约伯的事业,无论农產品发展或商业贸易,都十分蓬勃,所以极需要大批的工人僕婢来承担工作。约伯除了拥有丰盛的财富之外,他们家人的关係也十分和谐,约伯也善于管教儿女,即或儿女已长大,有自己的家庭,他也常关切他们的生活与需要,常為他们献祭与祷告;儿女们也十分尊重与顺服约伯的吩咐。约伯在家庭的宗教礼仪上扮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以一家之主身份,代表全族向神求福祉,并為他们献祭赎罪。二、1:6-22 第一次的天庭会议1:
4、6-12 解说了神绝对的主权、撒但偏歪的意念、神对约伯的信任。这段经文至少显明神有三方面的主权:第一,神是天上的至高者,天上的使者都在神管理之下。第二,神是一切灵界的至高者。第三,神是生命的主宰。这段经文也显示了撒但偏歪的意念:撒但认為,人之所以对神敬畏,是因為利害关係,若神将一切的福气都收回,约伯必定当面弃掉神。从撒但与神的对话中,可见撒但对人的脆弱十分了解,牠完全洞悉人内在的动机。神对约伯的信任:当神容许撒但试验约伯时,神对约伯是完全信任的。神以“我的僕人”来尊称约伯,甚至是介绍约伯是一位“地上再没有人像他”,来形容约伯在神眼中的特殊,超然的地位,深得神所喜爱。1:13-22:撒但预言失败
5、经文1:13-19,一口气地戏剧性地说出,那一天裡,连续四件不寻常的事发生,而逃脱、避过这些灾难的,只有竭力争脱险境的其中一位僕人。约伯所受的伤害,先是牛驴、然后是羊群、接著是骆驼,并所有的僕人,最后,他所心爱的儿女,也一夜之间完全失去。在古代的人的传统思想,财富是神的祝福,而儿女也是神所赐予的產业。约伯在一天之内,失去所有。在一般的人,早就不能再支持,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似乎是必然的事。但约伯的反应却出乎意料之外。1:20-21 约伯即时的回应:首先,他撕裂外袍:撕裂外袍是古代普遍哀慟时的表现;而外袍是高贵身份的服饰,脱下这花衣,是代表谦卑哀伤,撕裂外袍是表示惊骇地举哀。然后,他剃了头:剃
6、头同样是悲痛的表达。接著,他伏在地上:表示对事件的顺服,也表示自己对此事的无助,而惟一可寻求的是伏在神面前。最后,他敬拜神:约伯伏在地上,不是自怜或质问神给他这些遭遇的原因,而是敬拜神,顺服于神的手,并说出他一直以来的信仰观点,认為不因為神赐福才称颂神,在约伯的信念裡,无论赐福或是收回福气,耶和华都有祂的主权,这两样极端相反的事情都当称颂神,耶和华的名仍然是他所尊重的。1:22总结:第一,约伯并不犯罪,第二,约伯不自尊為大,以為神出了错误.2:1-10 第二次的天庭会议 2:1-6 撒但攻击约伯的健康。在撒但看来,约伯仍持守他的纯正,是因為他所失去的只是身外之物,至于身体,那切肤之痛,这将会是
7、使约伯丢弃神的关键。从撒但与神的一段对话中,我们又可以在另一个角度看撒但的问题:我们看见,撒但可以為了达到目的,便不择手段,牠能作的,只是挑啟争端、挑拨离间,与神為敌。我们也可以从这段经文中,去默想神三方面的表现:第一,神是拥有生命主权的主:无论撒但有多傲慢,牠也不能超越于神,撒但仍需服在神的主权之下。第二,神是满有怜悯的主:神知道人承受的压力有多大,祂信任约伯,所以无惧地让撒但用诡计来伤害约伯。第三,神两次用“用心察看”这四个字,神看人不是以外貌判断人,神的察看是极仔细的,祂以心来观察人的内在动机,祂也以心来欣赏人的行為。这一次神又再次允许撒但对约伯伸手加害,但神的容许仍然是有所限制的,神给
8、撒但的界线是除了约伯的性命,撒但可以任意工作。2:7-10 当撒但得到神的允许,便急不及待的出动,要完全粉碎约伯的意志力,令他“当面弃掉神”。撒但加给约伯的痛苦,包括四方面:第一,约伯全身长满毒疮;第二,这些毒疮,不单是疼痛,更是痕痒非常,使约伯不得不用瓦片刮身体。第三,这些毒疮带给他是孤独地生活,因為可能毒疮有传染的危险,故此约伯必须离开市镇,离群独居。而炉灰这个字,很可能是指城外某处灰烬废物弃置的地方。第四,约伯不被妻子认同。但当约伯面对这四方面的痛苦时,他并没有掉进撒但的陷阱去弃绝 神,反而他要扶助妻子,帮助妻子对 神有正确的认识。我们看看约伯对发生在他身上的苦难时,他的态度有三方面是我
9、们可以学习的:首先,他接受神有绝对的主权。其次,约伯没有以口犯罪,连一句毁谤、咒骂、或埋怨神的话也没有出口。约伯也不断重覆他的生命操练最重要的一部份,就是谨慎自己的言行。第三,他指导妻子正确思想:约伯以冷静的态度,去纠正妻子的错误。当他的妻子说:“你弃掉神,死了罢”。约伯只称他妻子是“像愚顽的妇人”般,可见约伯的内心裡,对妻子是充满包容、接纳,约伯又校正他妻子的观念,说出他对自己所遭遇的祸患的观点,约伯认為,神没有错误,我们能从神那裡接受祝福,也要顺服地接受祸患,因為神有绝对的主权。2:11-3:19 三友来访2:11-13 这几节经文记载,约伯的三个朋友到来探访的头七天的情景。这三位朋友都是
10、尊贵而又有智慧的人,在耶利米书49:7 记载,提幔在以东地的格言中是表示有智慧的地区;而在创世记25:2及6 记载书亚族和拿玛族都位于东方国家,而列王纪上4:30 表达,东方国家也就是表示有高度智慧人的国家。他们面对一个受苦者,表现出五种态度:1-放声大哭、2-撕裂外袍、3-把尘土向天飞扬,4-落在自己的头上、5-静坐七日七夜、(若参考耶利米哀歌2:2,这七日七夜是当时举哀的日期)不发一言。3:1-19:约伯寻问人生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到底生存的意义何在?这段经文,可分开两大段去思想:第一段是3:1-10,约伯咒诅自己的生日,他恨不得那日并不存在,免得他要面对今天3的苦楚;第二段是3:11
11、19,约伯去问到底他為何生存,面对今天的苦境时,他认為死比生更好。当然,约伯尊重那位创造生命的主宰,他没有如他妻子所说,要放弃生命,他祗是在问,认真地追寻答案。第一回合的辩论(4-14章)3:20-4:21 以利法的言论3:20-26,约伯进一步表白对死亡的渴望。约伯将他的目光转向神,他认為神不应将生命赐给受苦的人,他也不满意神,在受苦的人求死的时候,神又不应允他的祈求。在这段经文,约伯又以三方面来表达他的痛苦:第一,他以泪洗面,喫饭的时候,只有嘆息,没有食慾。第二,约伯又好像患上忧鬱病患一样:常有恐惧的感觉,使他惶惶不可终日。第三,约伯内心没有一刻的安静。他说自己“不得安逸”、“不得平静”
12、不得安息”这都描述了一个典型的受苦者的心境,内心忐忑不安,情绪非常不稳定,没一刻平静。4:1-6 约伯的一位最年长、最得高望重的朋友以利法婉言责备约伯。以利法对约伯在苦难中的表现,感到大大失望。他提醒约伯要珍惜自己的名誉和美好见证。4:7-11 以利法讲述自己的见闻和看法。以利法的推论是:无辜的人既不会无故灭亡、正直的人也不会被剪除,这样,约伯所受的痛苦,直接是因為约伯犯罪之果。以利法认為可以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因果报应的道德律,来解释社会上一切祸福的问题。4:12-21 以利法用自己一次属灵经歷来证明:无论是人的肉眼所能看得见的现实社会,或是肉眼所看不见的灵界,都指出人受苦是因為
13、人有罪。5:1-7:21 约伯答辩以利法5:1-16,以利法举出了实际的例子,来劝约伯。他暗示约伯如同“愚妄人”和“痴迷人”,在受苦时不知悔改,只是一味地忿怒和妒嫉,结果是被神弃绝,一切祷告都没有功效。他曾看见恶人的势力虽然根深蒂固,但转眼之间,一切所有的,被连根拔出。以利法以為,假如他受苦,他一定不会像约伯那样失败。他会安静地仰望神,因為神公义又全能,必会為“卑微的”、“哀痛的”、“穷乏的”、“贫寒的”人施行拯救,却要将那些“狡滑的”、“有智慧的”、“狡诈的”人置于患难之中。5:17-26 节,以利法进一步劝约伯悔改,他讲到只要人悔改,神就会赐下福份,包括疾病得以痊癒、灾难消除、环境平顺、家
14、中平安、子孙满堂、全寿而终。可是,以利法的话根本不能使约伯心服。约伯一直所争持的,就是他没有犯罪,所以在他遭遇苦难后,他也从没有认為这是罪的结果。约伯所要探讨的、所要质询的,倒是另类的问题,约伯是在问:為何一个受苦的人仍要活著6:1-7,是约伯的回应。约伯的独白有三方面的重点:第一,约伯说自己的烦恼比海沙更重,并承认自己的言语急躁。第二,约伯并不认為他所受的苦难,是如以利法所说是神的管教,他倒认為是神惊吓他。第三,约伯表示需要朋友,但朋友却使他失望。6:8-13,约伯再重覆他在第三章中的悲嘆。约伯的盼望,是求神将他“压碎”,意思是求神把他剪除,除去他的生命。6:14-23,约伯申诉了朋友劝言对
15、他的伤害。约伯一开始就这麼说:“那将要灰心、离弃全能者、不敬畏神的人,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可他从朋友所得到的正相反,使他不得不怀疑这些朋友的来看他的存心是善是恶。约伯用沙漠客旅渴慕溪水的比喻,来表示心中的失望。6:24-30,约伯理直气壮地要求朋友大胆指出他的罪来。7:1-21,这段经文又可以分三个段落:分别是1-8,9-16 及17-21。在这些向神所说的话中,有诉苦、有哀求、有抗议、甚至也有撒娇。约伯实在是一个与神有密友之情的人。在第一个段落(7:1-8),约伯感嘆人生有如被劳役一般。约伯在第二个段落(7:9-16),悲嘆生存似乎是徒然。在第三个段落(7:17-21),约伯一连向神提问
16、了多个问题,也是他最大困扰的高峰。约伯体会生命是卑微的,但他质询神:“人算什么?”為何神要如此看重人,甚至将人“放在心上”、“每早鉴察他”、“试验他”、甚至当人是“箭靶”?神又為何不大方些,赦免人的罪呢?8:1-9:21 比勒达的言论约伯的第二位朋友比勒达同样以约伯為犯罪者,与以利法的不同的是,以利法是用的啟示的经验,而比勒达就是一位传统的守护者,他以传统的理论作為言论的基础,同样漠视约伯的心灵痛苦,企图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来说服约伯认罪悔改。8:1-22,以勒达的发言。这段经文可分為两大段:第一段是在8:1-7,比勒达论到神的公义;另一段是8:8-22,他分别以古代传统和植 物比喻作為解说,
17、去劝导约伯悔改。8:1-3 比勒达一开口就责备了约伯多说狂言。他认為,受苦的人只当默然不语也忍受苦难,就算要开口,也只当说认罪悔改的话,否则就是顽梗。他相信神是绝对公义的,苦难必然是神刑罚的手段。8:4-7,比勒达就大胆地假设约伯的儿女是因為犯罪而死。8:8-10,比勒达提出古人的训诲,劝告约伯。8:11-19,比勒达以三句箴言,也是三个比喻埃及植物“蒲草”和“芦荻”、蜘蛛网、树藤说明恶人一时意气风发,但很快就败亡,不留半点存在的痕跡。8:20-22,比勒达总结前言,再次劝导约伯神是绝对公义的,祂不会丢弃完全人,也不会扶助恶人,若约伯照他的话去行,神必定会再以喜笑与欢乐充满他。9:1-10:2
18、2 约伯回应以勒达9:1-4 对比勒达“神助义人,弃绝罪人”的言论,约伯表示完全同意,但约伯认為,若神真的公义,就没可能这样刑罚他。因此,约伯转移他的思绪,不集中在他是否有犯罪的论点中,倒去问:“人在神面前怎能成為义”的问题。9:5 12,约伯表白了“神的工作容易看见,但神难明白”的想法。9:1316,约伯表白了他不敢申辩的苦况。他认為自己已经落在独断独行的神的忿怒之中,因此没有人能将他救出来。即使他能与神争辩,也未必有效,因為神未必真会听他的声音。9:17-21,约伯又再次强调了自己的义,因而越发觉得神是没有理由地攻击他。9:22 基于约伯绝对相信神是一切事物的主宰,他又深信自己的无辜,于是
19、他就根据自己的经歷,作了个结论,就是:神对是非善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原则,所以世界上一切的苦难和不公平的现象,都是出于神。这个思想是很危险的,也是错误的。在这个罪恶仍然掌权的世界,的确有时不免会看见“善恶不分”的现象,但责任并不在神,而是在罪人。因為神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悔改,為此祂不得不“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所以,撒但还是有活动的餘地,不但苦害罪人,也苦害义人。但是当得救的人数满足的时候,神必要显明祂的公义,将义人与恶人永远区分出来。由于约伯在真理上模糊,所以他开始对神有了情绪化的形容。在他的描述中,神烈怒不休、蛮不讲理、不听祷告、残忍无情、仗势欺人、善恶不分
20、幸灾乐祸,又放纵恶人。而希奇的是约伯虽然如此扭曲了神的形像,可是神却没有发怒也不表白,只是在仔细静听,神的胸怀是何等宽广呢!再说,约伯虽然向神口吐恶言,但他还是千方百计地去寻求神,想与神对话,可见他内心深处,并不真认為神是这样的可怕。他还是深信神是他希望的源头。9:23-35,约伯期望可以寻找其他出路来向神表白。苦难使人多愁善感,更容易使人思想矛盾。约伯曾经咒诅自己活得太长,可是在9 章25 到26 节,他却又用三个比来慨嘆生命的短暂了。他说人生比在地上那些快跑的“跑信者”更快、像海上“快船”轻轻滑过,他的日子又如天空中“抓食的鹰”一飞而逝,生命被痛苦攫取。9:27-31,约伯表示他曾多次想
21、要振作起来,拋开悲情绪,可是,约伯知道这样做是行不通的,因為在神在人心目中,他仍是一个罪人,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得到神的垂青。他苦命也定,觉得再挣扎也无用。9:32-33,约伯盼望世间有一个法庭,可以审判神与他之间的是非曲直,又期望寻求一个中间人,可以“听讼”调停。可是这愿望却无法实现。10:1-7,约伯定意要将心中的苦恼倾巢而出。他发出祈求,求神不要定他為有罪,并求神指出他苦况的来源。约伯的痛苦,不单是因為所受的苦难,更因為朋友们对他的无情的指控,要威迫他承认是犯了罪,并要悔罪。但约伯仍坚持自己是清白,所以,他祈求神不单不要定他為有罪,而且要指出他苦况的来源并非出于犯罪,还他一个清白。之后约
22、伯提出质疑,他责问神的创造是否矛盾,祂是否欺压自己手所创造的义人,却赐福给恶人,又是否把这些看為美事?10:8-17 节,约伯向神提出他一连串的困惑:神既然创造他是如此仔细,如陶造他的匠人般,為何到最后却要这身体归于尘土?神既然早知会将苦难加给他,為何又以慈爱助他长大成人?10:18-22 约伯又再重覆他在第三章时的问题,神為何让他出生?约伯倒期望一出生便被送入坟墓。约伯在这裡祈求神不要再理他,使他要往死地之时,可以有片刻的安静。在这段经文裡,约伯多用法律的词语,其目的是要以诉讼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愿望。对约伯来说,虽然他认為他的苦难是神所给予,但在最痛苦时,他仍坚持向神诉苦是最重要的。约伯对神的
23、信念仍不变,他仍相信神是神,祂是创天造地,赐人生命的主宰,亦惟有神,才有权将苦难除去。11:1-12 琐法的言论 琐法这位朋友,可以说是一位正统派信仰的代表,也是位权威主义者。这位正统信仰支持者,对于约伯坚持自己没有犯罪这一点,当然感到怒不可遏,因為,在琐法的信念裡,没有罪,就断不可能会招来苦难,而苦难足以証明是犯罪的报应。因此,琐法的言论,比约伯前二位朋友的言论更為强硬,约伯的前二位朋友,都没有直接指责约伯一定是犯了罪,如以利法,他认為约伯一向都顺利,若苦难真是罪的刑罚,那麼,约伯的苦难也只是短暂的;而比勒达虽然也认為苦难是来自罪的刑罚,但比勒达却间接指的是以约伯的儿女遭祸為例,并未直接指责
24、约伯必定犯罪,只是劝导约伯若有罪便要认罪悔改。但琐法的言论比起他那两位朋友更為强硬,他对约伯更是无情,他一开腔就对朋友约伯提出指控。11:1-12 琐法认為约伯轻慢神。因為约伯认為自己的“道理纯全”在琐法眼中认為,约伯这样说已经是对神的褻瀆了,因為约伯言下之意,是指责神并不公正,无疑这是对神的定罪,这绝对是对神不敬,而且对琐法来说,他也无法容忍约伯这样自义的话。琐法甚至讽刺约伯,他也希望神会直接发言,并亲自指出约伯的过犯,使约伯屈服,甚至琐法还幸灾乐祸地指出,约伯所受的痛苦不算什么。琐法对约伯提出指控后,他便向约伯发出一个挑战:“到底人能否完全测透全能者的智慧?”当然不能。琐法的结论是,神的智
25、慧根本是隐秘的,无法可寻,而人要查问,也必无结果。最后,琐法指责约伯,如“野驴的驹子”,这是用当时的一种格言,指的是这种牲畜只有野性,亳无头脑,如果加以驯服,或者可以成為听话的驴驹,能供人使用,若不,便全然无用。11:13-14,琐法向约伯提出四项条件,指出约伯若能做到,他便可再蒙神的恩惠,就是:内心坚定,专心靠神;内裡虔诚;除去罪孽;远离所有恶行。从这四项条件,我们知道琐法是怎样看约伯的,他看约伯无论是心、手与家都有罪,而琐法的目的,是要约伯从基本作起,清除一切罪孽的恶事。11:15-19,他让约伯从正面看到除罪的果效,就是:清洁无瑕,无所惧怕;忘记痛苦;重新有盼望;也可以安然睡觉。1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约伯记查经 研读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