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解读ppt课件.ppt
《肝功能异常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功能异常解读ppt课件.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肝功能异常解读肝功能异常解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科谢春娥谢春娥1前 言l肝脏的基本功能l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l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2肝脏的基本功能n肝脏的代谢功能n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n肝脏的分泌与排泄功能3肝脏的代谢功能 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及全部白蛋白、多种凝血因子都由肝细胞合成,部分球蛋白也可在肝脏合成。4肝脏的代谢功能 肝脏能使血糖保持恒定。餐后血糖浓度升高(8.2mmol/L)时,肝细胞迅速摄取葡萄糖,并将其合成为肝糖原储存起来;空腹时,血糖浓度降低(3.9 mmol/L)时,肝糖原迅速分解生成葡萄糖补充血糖,肝脏还能将非糖物质转化
2、为糖原或葡萄糖,参与血糖调节。5肝脏的代谢功能n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肝脏分泌的胆汁促进脂肪乳化及脂类的消化吸收,利用脂肪酸、糖及某些氨基酸合成脂肪、胆固醇及磷脂;n肝脏在维生素及激素的代谢中也起重要作用;n参与胆红素、铁、铜及其它金属的代谢6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n血清酶检测(ALT、AST、ALP、ChE、GGT)n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n胆红素代谢检查 n尿内胆红素、尿胆原检查n血氨检测 n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n甲胎蛋白测定7血清酶检测n转氨酶测定(ALT、AST)n碱性磷酸酶测定(ALP)n-谷氨酰转移酶测定(-GT或GGT)n胆碱酯酶测
3、定(ChE)8转氨酶测定(ALT、AST)nALT和AST均为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正常时它们的血清含量很低,当肝细胞等损伤时,它们的血清浓度会发生变化。n在轻、中度肝损伤时,由于肝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胞浆内的ALT和AST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ALT和AST升高,此时以ALT升高为明显,ALT升高远大于AST升高;n当严重肝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受损,可导致线粒体内的酶被释放入血,此时以AST升高更明显,血清中AST/ALT比值升高。9转氨酶测定(ALT、AST)参考值:连续监测法:ALT 5-40U/L AST8-40U/L ALT/AST110TransaminasesnMild elevati
4、ons more to comenMarked elevationsAcute toxic injury-ie tylenol,ischemiaAcute viral diseaseAlcoholic hepatitis11SymptomsHBeAganti-HBeTotal anti-HBcIgM anti-HBcanti-HBsHBsAg0481216202428323652100Acut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with RecoveryTypical Serologic CourseWeeksafterExposureTitre12ALT和AST增高临
5、床意义n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增高,常可达参考值上限的20-50倍以上(甚至达100倍),但以ALT升高更明显,ALT/AST1。通常在肝炎病毒感染后1一2周转氨酶达高峰,3一5周逐渐下降,ALT/AST比值恢复正常。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ALT和AST仍不能恢复正常或再上升,提示急性肝炎转为慢性。n急性重症肝炎,病程初期即表现出AST升高比ALT升高更明显,说明肝细胞损伤严重(有线粒体损伤);急性重症肝炎病情恶化时,可出现黄疸加重胆红素明显升高,但转氨酶却减低,即“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13ALT和AST增高临床意义慢性病毒性肝炎 n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
6、常,ALT/AST 1;nAST升高较ALT明显,则提示慢性肝炎可能转为活动期。14ALT和AST增高临床意义非病毒性肝病 n 药物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时,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ALT/AST1。n酒精性肝病时因酒精有线粒体毒性使线粒体破坏及酒精能抑制吡哆醛活性,使AST升高明显,ALT可能正常。15ALT和AST增高临床意义肝硬化 血清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坏死和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其终末期血清转氨酶活性可能正常或降低。16ALT和AST增高临床意义胆汁淤滞 肝内、外胆汁淤滞时,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此可与肝实质细胞损伤做鉴别。17ALT和AST增高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AMI)
7、nAST升高。发病后6-12h开始升高,24-48h达高峰(AST值可达参考值上限的4一10倍,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范围及程度有关),3-5天后可恢复正常;n如AST下降后又再次升高,提示梗死范围又有扩大或又有新的梗死出现。18ALT和AST增高临床意义其它疾病 因ALT和AST为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其血清浓度增高还可见于肝病和心肌疾病以外的其它疾病。如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等骨骼肌疾病、肺梗塞、肾梗塞、胰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流感病毒感染时。但上述疾病时转氨酶通常为轻度增高。19碱性磷酸酶测定 nALP主要分布于肝、骨、肾、小肠和胎盘中。nALP在肝脏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血窦侧和毛细胆管侧
8、的微绒毛上,经胆汁排入小肠;当胆汁排泄不畅,毛细胆管内压升高时,可诱发ALP、产生增多,因而ALP也是胆汁淤滞的酶学指标。nALP在骨组织中由造骨细胞产生,骨疾患(尤新骨生成)时血ALP增高。20碱性磷酸酶测定 参考值 成人:40-110u/L;儿童:350u/L21碱性磷酸酶测定 临床意义 肝胆疾病 n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ALP明显升高,且ALP升高与胆红素升高平行;n肝炎等累及肝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ALP仅轻度升高。22碱性磷酸酶测定 临床意义 ALP与ALT及胆红素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23黄疸的鉴别诊断表 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癌ALPBILALT+正常或+
9、正常+-+正常+或正常+24碱性磷酸酶测定n骨骼疾病 变形性骨炎、骨软化症、成骨不全、骨肉瘤、骨转移癌、骨折愈合期等,ALP升高。n佝偻病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ALP升高。n妊娠后期及儿童生长期,ALP也增高。25-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n主要分布于肾、肝、胰腺,存在于细胞膜和微粒体上,参与谷胱甘肽代谢。n血清中-GT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肝脏中的 -G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因此肝内-GT合成增多或胆管系统病变胆汁排泄受阻时,均可引起血清-GT增高。26-谷氨酰转移酶测定参考值50U/L 27-GT增高意义胆道阻塞性疾病 胆汁淤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等)、肝癌(肝
10、内阻塞),诱发肝细胞生成-GT增多,同时癌细胞也会合成-GT,-GT明显增高,并且-GT增高与ALP,BIL,5-核苷酸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增高相平行。28-GT增高意义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n急性肝炎:-GT中等度升高;n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非活动期-GT正常,活动期或病情恶化时,-GT持续升 高。29-GT增高意义酒精性和药物性肝炎 n-GT中度或明显升高,但ALT和AST仅轻度升高或正常;n酗酒者戒酒后-GT可下降。30-GT增高意义其它 胰腺癌、胰腺炎、前列腺癌、脂肪肝等时,亦可有-GT轻度增高。31n-GT-GT在在反反映映慢慢性性肝肝细细胞胞损损伤伤及及其其病病变变活活动动时时较较转转
11、氨氨酶酶敏敏感感。-GT-GT活活性性7575存存在在于于肝肝细细胞胞微微粒粒体体,当当慢慢性性肝肝病病有有活活动动性性病病变变时时,诱诱导导微微粒粒体体酶酶合合成成增增加加。在在急急性性肝肝炎炎恢恢复复期期ALTALT活活性性已已正正常常,如如发发现现-GT-GT活活性性持持续续升升高高,即即提提示示肝肝炎炎慢慢性性化化;慢慢性性肝肝炎炎即即使使ALTALT正正常常,如如-GT-GT持持续续不不降降,在在排排除除胆胆道道疾疾病病情情况况下下,提提示示病病变变仍仍在在活活动动;慢慢性性持持续续性性肝肝炎炎-GT-GT轻轻度度增增高高;慢慢性性活活动动性性肝肝炎炎-GT-GT明明显显增增高高;肝
12、肝细细胞胞严严重重损损伤伤,微微粒粒体体破破坏坏时时,-GT-GT合合成成减少,故重症肝炎,晚期肝硬化时减少,故重症肝炎,晚期肝硬化时-GT-GT反而降低。反而降低。32胆碱酯酶测定 胆碱酯酶(ChE)分为两类n乙酰胆碱酯酶(AchE,),主要分布于红细胞和脑灰质中;n酰基胆碱酰基水解酶(SchE,),主要分布于肝、脑白质和血清中。33胆碱酯酶测定 参考值n SchE比色法为30000一80000u/L;连续监测法为620一1370u/L.nAchE比色法为80 000一120 000 u/L。nChE参考值范围较大,但个体参考值较恒定。34胆碱酯酶降低的意义有机磷中毒:两种ChE活性均减低,
13、一般以SchE活力降低做诊断依据:n有急性接触史而无明显临床症状者,SchE常降至正常均值的70%;n急性轻度中毒,ChE活性在50%-70%;n急性中度中毒ChE活力一般在30%-50%;n急性重度中毒ChE活力一般在30%以下;n亚急性及慢性中毒,SchE可降至0,而症状体征不明显或不严重,此时应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35胆碱酯酶降低的意义肝实质损害:n肝脏具有合成胆碱脂酶的功能。n肝实质性损伤时,ChE合成减低;n当肝功能恢复后,ChE合成亦随之逐渐转为正常。n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等肝功能不全时,ChE明显减低。36胆碱酯酶降低的意义 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性贫血、
14、进行性播散性硬化症和某些药物,也可引起ChE减低。37胆碱酯酶增高的意义n肾脏疾病(排泄障碍或合成亢进);n脂肪肝(营养过度性或酒精性);n肥胖、甲亢、遗传性高ChE血症等。38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n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白蛋白(A)是由肝脏合成,是反应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n白蛋白是正常人体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组成。总蛋白含量减去白蛋白含量,即为球蛋白含量(G)。n血清总蛋白降低一般与白蛋白减少平行,总蛋白升高同时有球蛋白升高。n只有当肝脏病变达到一定程度和在一定病程后才能出现血清总蛋白的改变,因此它常用来检测慢性肝损害。39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正常参考值范围:n总蛋白 60-82g
15、/Ln白蛋白 35-55g/Ln球蛋白 20-30g/L,nA/G 1.52.5:140蛋白质代谢功能异常分析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使单位容积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严重脱水,休克,饮水量不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41蛋白质代谢功能异常分析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见于n肝细胞损害影响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合成: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血清总蛋白60g/L或白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患者出现严重浮肿和胸、腹水。n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n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蛋
16、白丢失性肠病、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n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及恶性肿瘤等。n血清水分增加:如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的晶体液。先天性低蛋白血症较少见。42蛋白质代谢功能异常分析总蛋白和球蛋白升高:当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增高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常见原因n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nM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n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n慢性炎症与慢性
17、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麻风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43蛋白质代谢功能异常分析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见于n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n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n先天性低球蛋白血症。44蛋白质代谢功能异常分析 A/G倒置: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增高均可引起A/G倒置,见于严重肝功能损害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45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参考值范围:3.417.1 umol/L(成人)46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意义 n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当总胆红素17.1umol/L,但34.2 umol/L
18、时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34.2-171 umol/L为轻度黄疸,171-342 umol/L为中度黄疸,342 umol/L为高度黄疸。n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 溶血性黄疸通常85.5 umol/L,肝细胞黄疸为17.1-171 umol/L,不完全性梗阻性黄疸为171-265 umol/L,完全性梗阻性黄疸通常342 umol/L.n判断黄疸类型 若总胆红素增高伴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提示为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增高伴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47直胆和间胆测定参考值范围:直胆06.8 umol/L间胆1.710.2 umol/L48直胆和间胆测定意义n根
19、据直胆与总胆红素比值,可协助鉴别黄疸类型,如直胆/总胆20%提示为溶血性黄疸,20%-50%之间常为肝细胞性黄疸,比值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n肝炎的黄疸前期、无黄疸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等,30%-50%患者表现为直胆增高,而总胆正常。49尿内胆红素检查参考值:正常人为阴性50尿内胆红素检查意义尿胆红素试验阳性提示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见于:n胆汁排泄受阻 肝外胆管阻塞,如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等;肝内小胆管压力升高如门脉周围炎症、纤维化,或因肝细胞肿胀等。n肝细胞损害 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n黄疸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及梗阻性黄疸尿内胆红素阳性,而溶血性黄疸则为阴性
20、n碱中毒时胆红素分泌增加,可出现胆红素试验阳性。51尿胆原检查参考值范围:定量 0.84-4.2umol/L/24h 定性 阴性或弱阳性52尿胆原检查意义n尿胆原在生理情况下仅有微量,但受进食和尿液酸缄度的影响,在餐后或缄性尿中,由于肾小管对尿胆原重吸收减少和肠道尿胆原生成增加,故尿中尿胆原稍增加;n在酸性尿中则减少。n若晨尿稀释4倍以上仍呈阳性,则为尿胆原增多。53尿胆原检查意义尿胆原增多 见于:n肝细胞受损,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损害及某些门脉性肝硬化患者。n循环中红细胞破坏增加及红细胞前体细胞在骨髓内破坏增加,如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n内出血时由于胆红素生成增加,尿胆原排除随
21、之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肝淤血时,影响胆汁中尿胆原转运及再分泌,进入血中的尿胆原增加。n其它,如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使肠道对尿胆原回吸收增加,使尿中尿胆原排除增加。54尿胆原检查意义尿胆原减少或缺如 见于n胆道梗阻,如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壶腹癌等,完全梗阻时尿胆原缺如,不完全梗阻时则减少,同时伴有尿胆红素增加;n新生儿及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时,由于肠道细菌缺乏或受到药物抑制,使尿胆原生成减少。55正常人及常见黄疸的胆色素代谢检查结果表血清胆红素(umol/L)直胆 间胆 直/间尿内胆色素(umol/L)胆红素 尿胆原 正常人梗阻性溶血性肝细胞性0-6.8明显增加轻度增加中度增加 1.7-1
22、0.2轻度增加明显增加中度增加 0.2-0.40.50.20.2,0.5 阴性强阳性阴性阳性0.84-4.2减少或缺少明显增加正常或轻度增加 56血氨检测 正常人体中含有少量游离的氨(NH3),主要来源于肠道中未被吸收的氨基酸,未消化的蛋白质及由血液中渗入的尿素,经大肠埃希杆菌作用脱氨基生成的氨,以及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氨。57血氨检测氨是有毒物质,通过以下途径解毒:n肝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n转变为氨基酸上的氨基;n在肾脏泌氨中和肾小管腔中的H十形成铵盐,随尿排出体外。n肝脏将氨合成尿素,是保证血氨正常的关键。当肝脏功能严重损害(80%肝组织遭破坏)时,氨不能被解毒。氨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功能 异常 解读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