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
《西安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件:西安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为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中宣部、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联合开展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工作。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5月18日,我市被国家五部门正式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加快推进基地建设,全面实现基地建设规划提出各项目标,现提出我市以高新区、曲江新区为建设主体并辐射全市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目的和意义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城市发展定位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借
2、鉴纽约、巴黎、伦敦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经验,文化产业发达是其显著标志。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开放兼容度和极强的集聚辐射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集聚资源、辐射能量,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西安的历史沉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雄厚的科技资源更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对于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将发挥出日益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促进西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是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选择。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深入,一方面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交叉融合。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西
3、安肩负着探索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建设重任,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无疑将为这项工作增添新的活力。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能够充分凸显西安科技资源优势,围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速科技资源向产业发展渗透,逐步形成技术关联性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兴业态,拉动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有效加速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占据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提高西安综合竞争力。同时,借助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成功塑造科技创新精神,大力营造城市创新氛围,又将极大推进西安创新型城市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积极参与全球创新资源争夺与配
4、置,与国际先进科技园区发展趋势相一致,是西安高新区、曲江新区增强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需要,是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选择。当代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创新性”的显著科技特征,文化和科技融合将有效占据产业链的研发、设计、服务品牌等重要环节,并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形态创新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西安高新区和曲江新区均着眼于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目标,在园区跨越式发展中,都迫切需要广泛地整合利用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才能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扩大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二、思路与目标(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
5、精神,坚持政府规划、开发区承载,基地为依托、平台为抓手,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市场化运作与体制机制探索并举的总体思路。遵循“面向发展、系统推进、加强创新、实现融合”的指导方针,按照“大项目带动、集群化推进”的发展战略,以高新区、曲江新区为基地承载主体,实施一批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进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攻关重点文化科技创新领域,搭建文化和科技融合服务平台,促进我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通过5-10年建设,将基地建成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文化科技研发中心、文化科技转移中心、文化科技企业培育中心、文化科技人才培养中心和科学技术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辐射中心。(二)建设原则一
6、是“双核”拉动,整体提升的原则。在省市政府统一规划协调下,高新区、曲江新区两个核心区通过市场机制,发挥各自资源禀赋,取长补短,加快发展。高新区立足高科技资源,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突出产品特质,把提升文化产品个性和质量作为基本着力点,实现可持续发展。曲江新区立足已有文化产业资源体系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容,以内容特色赢得产业发展优势。通过两个区的拉动,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的整体提升。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与历史文化产业相融合的原则。西安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极具稀缺性,周、秦、汉、唐文化代表着中国曾经的辉煌,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载体。利用高科技手段给世人还原强唐盛汉的风采,打造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品牌;利
7、用高科技手段,丰富游客的体验,丰富文化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利用高科技手段,增强文化旅游的表现力和艺术性。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取之不尽的富矿,也是区域发展、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高科技是使其转化成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高新区与曲江新区将共同以文化旅游、移动互联网应用、动漫游戏、数字出版为支撑,整合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有力支撑西安乃至陕西文化产业振兴和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使两区成为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文化和科技高度融合的产业基地。三是科技手段创新和文化内容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文化产品是基础,文化创意是灵魂,科技是实现、提升手段。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突出产学研相结合和创新、研发
8、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互动机制,不断创新商业运作模式,统筹曲江新区的内容优势和高新区的科技优势,占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沿高地,最大程度地推动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四是龙头企业带动与品牌化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点、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具有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大力引进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知名品牌,提升两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形成以培育自主品牌为重点、知名品牌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牌提升战略,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目标如下:(1)建设10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培育100个文
9、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实施100个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2)实现西安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突破23%,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8%。(3)科技对文化产业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科技人员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达到20%,科技投入占文化产业总投入的比例达到3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占文化产品的比例达到40%,科技型文化项目占文化产业总项目比例达到30%。到2020年,使我市成为引领西部、示范全国、国际领先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高地,形成若干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创新集群
10、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文化企业就业人数大幅增加,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四)实施步骤启动阶段(2012年):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协调机制,出台落实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创建西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实施一批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攻坚阶段(2013年-2014年):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培育,进一步实施一批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努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在文化旅游、移动互联网、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新媒体等文化科技创新领域开展攻关,搭建文化和科技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阶段(2015年):推进核心技术和关
11、键共性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总结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经验,查缺补漏,确保示范基地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三、重点任务围绕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着重做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一)构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的支撑体系西安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科技创新实力雄厚。作为全国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要紧密结合西安的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重点在文化、科技、旅游等领域,实施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重点项目,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大力发展西安特色、西安风格、西安气魄的城市文化,让城市更有文化、文化更有价值。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导机构、政策法规、技术设施、支撑
12、体系、人才培养、需求环境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具有西安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技术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三大体系,在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领域构建新的服务模式,形成新的业态,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增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影响力的文化科技融合品牌,使我市成为西部地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把文化改革发展与资源禀赋、资本市场、科技教育、经济建设、民生改善、对外交流等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把西安建设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实施文化走出
13、去战略,扩大对外交流,使西安成为展示华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二)建设10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培育100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文化科技资源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科技为支撑、产业化为方向,重点依托高新区和曲江新区建设10个特色鲜明、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例如,充分利用3G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手机娱乐业井喷式的发展趋势,围绕移动网络的强大平台,以增值服务提供为主,积极构建手机娱乐产业园区;与国际一流动漫研发中心相结合,在大力发展动漫服务外包的同时,鼓励原创性动漫作品的研发制作,积极建设动漫
14、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以图书、报纸、期刊、数字、音像传媒出版为主体,集大型策划、研发、创作、生产、营销与培训为一体的数字出版传媒产业园区等等。加强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以提高文化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目标,择优培育本地优势企业,积极引进国内领军企业,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创新性强、处于行业领军地位的文化科技企业开展示范工作,加快园区产业链的形成,以示范企业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示范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带动作用,形成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动力源,推动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在示范基地内规划数码动漫创业园、创意产业
15、孵化器、工业设计园、科技创意产业园、曲江文化产业孵化中心、曲江文化大厦等,建设软件、数码、动漫、工业设计、数字出版、新媒体等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日益完善的服务功能,吸引众多高层次人才和科技项目入驻园区,促进一批新型业态的创意企业在孵化器集聚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的集聚、孵化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园区内企业通过联合、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措施,实现企业规模化发展。加强对中小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与创业扶持,创新金融工具,革新服务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以示范企业为核心,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型的具有国际国内市场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安市 国家级 文化 科技 融合 示范 基地 建设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