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专题培训PPT课件.ppt
《肥料专题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料专题培训PPT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新员工入职培训肥料专题讲座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一)土壤土壤(二二)土壤肥力土壤肥力(三三)肥料肥料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一)土壤 土壤对我们每个人都并不陌生,但是要给土壤下一土壤对我们每个人都并不陌生,但是要给土壤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却并不容易;不同的时期,人们对土个科学的定义却并不容易;不同的时期,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不同,对土壤下的定义也不同。壤的认识不同,对土壤下的定义也不同。工程师:建筑物的地基工程师:建筑物的地基农民:可以生产粮食的物质农民:可以生产粮食的物质小孩,小孩,(一一)土壤的基本概念土壤的基本概念人类对
2、土壤最初的认识,是将它作为人类活动和人类对土壤最初的认识,是将它作为人类活动和居住的土地。居住的土地。(一一)土壤土壤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大约大约1万年前,当人类开始了农业生产时,才将土壤万年前,当人类开始了农业生产时,才将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介质。作为植物生长的介质。早在三、四千年以前,我国的早在三、四千年以前,我国的周礼周礼当中就有了土壤含义的当中就有了土壤含义的记载。记载。“万物自生焉则曰土万物自生焉则曰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也就是说凡是自然生长植被的土也就是说凡是自然生长植被的土地叫地叫“土土”,经过开垦而种植植,经过开垦而种植植物的土地叫作物的土地叫作
3、壤壤”,这可能是,这可能是对土壤下的最早的定义。对土壤下的最早的定义。犁地,铜器时代中央印度红色崖壁画犁地,铜器时代中央印度红色崖壁画距今6600年至距今4600年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前苏联土壤学年代,前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根据近代土壤学知识家威廉斯根据近代土壤学知识给土壤所下的定义是:土壤是给土壤所下的定义是: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收获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物的疏松表层。陆地表面陆地表面土壤的位置土壤的位置疏松疏松土壤的物理状态,具有土壤的物理状态,具有通气、透水性,以区别坚硬、通气、透水性,以区别坚硬、不透气、不透水的岩石,不透气、不透水的岩石,能生长植物
4、收获物能生长植物收获物土壤的本土壤的本质,具有肥力。质,具有肥力。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的基本概念(一)土壤的基本概念土壤土壤-指在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指在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层。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的基本概念(一)土壤的基本概念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土壤分为自然土壤和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土壤分为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或耕作土壤)两类。农业土壤(或耕作土壤)两类。自然土壤自然土壤:通常指未经人工开垦
5、的土壤。通常指未经人工开垦的土壤。农业土壤农业土壤:指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其原有性质发生指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其原有性质发生了变化的土壤了变化的土壤,又称为耕作土壤又称为耕作土壤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二二)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美美国国土土壤壤学学会会19891989年年出出版版的的土土壤壤科科学学名名词词汇汇编编把把土土壤壤肥肥力力定定义义为为土土壤壤供供应应给给植植物物生生长长所所必需养分的能力。必需养分的能力。从从植植物物营营养养的的角角度度讲讲,这这种种认认识识显显然然不不全全面面,养养分分只只是是肥肥力力的的一一个个因因素素,它它不不能能代代表表土土壤壤肥肥力力
6、的全部含义。的全部含义。(二)土壤肥力(二)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二二)土壤肥力土壤肥力(SoilFertility)土壤肥力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同就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热量及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水、肥、气、热则称为水、肥、气、热则称为四大肥力要素。四大肥力要素。N N水分水分 热量热量 养分养分 空气空气P PK KFeFeMnMnFeFeFeFeN NN NN NN NP PP PP PP PN NK KK KK KK K土
7、壤肥力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土壤肥力按形成原因可分为:自然肥力:自然肥力:自然成土过程中形成的肥力。自然成土过程中形成的肥力。未开垦的土壤就只有自然肥力未开垦的土壤就只有自然肥力人为肥力:人为肥力:人工耕作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肥力。人工耕作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肥力。耕作土壤既有自然肥力也有人为肥力耕作土壤既有自然肥力也有人为肥力 土土壤壤肥肥力力受受环环境境条条件件、土土壤壤耕耕作作、施施肥肥管管理理等等因因素素的的影影响响,一一部部分分在在生生产产上上表表现现出出来来,而而另另一一部部分分未未表现出来。表现出来。从土壤肥力是否在生产上表现出来可分为:从土壤肥力是否在生产上表现出来可分为:有效肥力
8、有效肥力:在生产上表现出来的土壤肥力部分。在生产上表现出来的土壤肥力部分。(又称经济肥力)(又称经济肥力)潜在肥力:潜在肥力:未在生产中反映出来的土壤肥力部分。未在生产中反映出来的土壤肥力部分。(二二)土壤肥力土壤肥力(SoilFertility)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三三)肥料肥料肥料肥料(Fertilizer)-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在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在作物体上,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作物养分、从而获作物体上,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作物养分、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会对环境产
9、生有害影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统称为肥料。响的物质统称为肥料。(三)肥料(三)肥料(Fertilizer)二、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二、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 1、肥料是农业高产优质的保证肥料是农业高产优质的保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统计:在在19501970年的年的20年中,世界粮食增产近年中,世界粮食增产近1倍,其中因倍,其中因播种面积增加而增加的产量占播种面积增加而增加的产量占22,因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因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所增加的产量占所增加的产量占78。而在各项增产因素中,增施化肥要。而在各项增产因素中,
10、增施化肥要起起3050的作用(一般可按的作用(一般可按40估计)。估计)。数以数以10万计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斤化肥平均可增产万计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斤化肥平均可增产812kg粮食;粮食;48kg油料;油料;36kg棉花。棉花。施化肥增加的农产品价值是化肥投资的施化肥增加的农产品价值是化肥投资的4.8倍。倍。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肥料是作物的粮食1、肥料是农业高产优质的保证、肥料是农业高产优质的保证-增加产量增加产量增加产量增加产量1、肥料是农业高产优质的保证、肥料是农业高产优质的保证-我国化肥用量、谷物产量与人均粮食量我国化肥用量、谷物产量与人均粮食量年份人口(万)粮食产量(万吨)化肥用量
11、万吨)人均粮食(kg)19495416711320/209195257482163907.82881957646531950537.330619637253819455194.227219739197028450536.9309198098255320521269.43271985104689378981322.2365我国氮、磷、钾化肥的增产效果(我国氮、磷、钾化肥的增产效果(1981-1983)(林)(林葆,葆,1998)作物作物增产量(增产量(kg/kg养分)养分)NP2O5K2O水稻水稻9.14.74.6-6.6小麦小麦10.08.12.1玉米玉米13.49.11.6棉花(籽棉)棉花
12、籽棉)3.62.02.9油菜籽油菜籽4.06.30.6马铃薯马铃薯58.133.210.3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19751978198219851988199119941997粮食产量粮食产量(万吨万吨)肥料施用量肥料施用量(万吨万吨)肥料施用量粮食总产量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5500060000650007000075000肥料施用量粮食总产量肥料施用量与粮食总产量的关系肥料施用量与粮食总产量的关系1、肥料是农业高产优质的保证、肥料是农业高产优质的保证-改善品质改善品质2.肥料是发展经济作物
13、森林和草原的物质基础肥料是发展经济作物、森林和草原的物质基础v我国经济作物面积占总耕地的我国经济作物面积占总耕地的20%20%(合(合26512651公顷),平均施公顷),平均施肥是粮食作物的肥是粮食作物的1.5-2.01.5-2.0倍。需肥倍。需肥996996万吨。万吨。v森林森林1.42221.4222亿公顷(亿公顷(FAO,1990),FAO,1990),如能重点施肥如能重点施肥 ,可大大加,可大大加速成材。如施肥面积速成材。如施肥面积30%30%,施肥量,施肥量5050千克千克/公顷,需肥公顷,需肥213213万万吨。吨。v草原草原3.1813.181亿公顷(亿公顷(FAO,1990
14、)FAO,1990)。如果对水源有保证的如果对水源有保证的40%40%的的草地施肥,施肥量草地施肥,施肥量7575千克千克/公顷,即可迅速提高产草量和载公顷,即可迅速提高产草量和载畜率。需肥畜率。需肥957957万吨。万吨。3.肥料施用与生态环境肥料施用与生态环境1)培肥土壤培肥土壤提高土壤在无肥条件下的生产力。而连续系统的提高土壤在无肥条件下的生产力。而连续系统的施用肥料,则是提高地力,即无肥条件下的生产施用肥料,则是提高地力,即无肥条件下的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力的有效方式。每次投入农田的化肥,除了作物吸收利用和其它每次投入农田的化肥,除了作物吸收利用和其它损失外,有相当数量的养分残留于土壤中
15、损失外,有相当数量的养分残留于土壤中(N约为约为30%,P约约70%,K约为约为40%)。使得土壤有效养分。使得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3.肥料施用与生态环境肥料施用与生态环境 2)2)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施用化肥不仅可以调节土壤养分供应,提高科学施用化肥不仅可以调节土壤养分供应,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可以防止环境污染,满足可持作物产量,同时可以防止环境污染,满足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续农业发展的要求。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一、植物体的元素组成及含量一、植物体的元素组成及含量灰分元素:灰分元素:CaCa、Mg Mg、K K、Si Si、P P、
16、S S、Fe Fe、MnMn 、Zn Zn、Cu Cu、Mo Mo、B B、ClCl 、Na Na、Al Al、Co Co、Ni Ni、V V、SeSe等等7070多种元素。多种元素。影响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因素影响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因素1.遗传因素如:禾本科植物需遗传因素如:禾本科植物需Si、淀粉植物块茎含淀粉植物块茎含K多、豆科植物含多、豆科植物含N较多等。较多等。2.环境条件如:盐渍土上生长的植物含环境条件如:盐渍土上生长的植物含Na和和Cl较多、沿海的植物含较多、沿海的植物含I较多、酸性较多、酸性红壤上的植物含红壤上的植物含Al和和Fe较多。较多。新鲜植株新鲜植株 9
17、5以上以气体挥发以上以气体挥发 5以下为灰分元素以下为灰分元素7595水分水分525干物质干物质煅烧煅烧烘干烘干其他元素其他元素(一一)标准标准1.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2.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它元素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它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3.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
18、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定义定义:对于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的化学元素对于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的化学元素称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称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三三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二二)必需营养元素的组成必需营养元素的组成 1616种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钼、氯、硼、锰、铜、锌、钼、氯、MnBFeSNCOHCaKPCuClZnMgMo有益元素有益元素:非必需营养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非必需营养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
19、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这些元素为有益元素。必需,这些元素为有益元素。例:豆科作物例:豆科作物-钴;钴;藜科作物藜科作物-钠;钠;硅藻和水稻硅藻和水稻-硅硅 根根据据植植物物体体内内营营养养元元素素含含量量的的高高低低,将将必必需需营营养元素分为三组养元素分为三组:(1 1)C C、H H、O O、N N、P P、K K。大量营养元素(大于大量营养元素(大于 0.5%0.5%干物)干物)(2 2)CaCa、MgMg、S S。中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0.1-0.5%0.1-0.5%干物)干物)(3 3)FeFe、MnMn、CuCu、ZnZn、B
20、 B、ClCl、MoMo、NiNi。微量营养元素(小于微量营养元素(小于0.1%0.1%干物)干物)(三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正常生长植株的干物质中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正常生长植株的干物质中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 元素元素 mol/克(干重克(干重)mg/kg%Mo 0.001 0.1 -Cu 0.1 0.6 -Zn 0.30 20 -Mn 1.0 50 -Fe 2.0 100 -B 2.0 20 -Cl 3.0 100 -S 3.0 -0.1P 60 -0.2Mg 80 -0.2Ca 125 -0.5K 250 -1.0N 1000 -1.5O 30000 -45C 40000
21、45H 60000 -6 碳和氧碳和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氢和氧氢和氧水水 其它必需营养元素其它必需营养元素几乎全部是来自土壤几乎全部是来自土壤 由由此此可可见见,土土壤壤不不仅仅是是植植物物生生长长的的介介质质,而而且且也也是是植植物物所所需需矿矿质质养养分分的的主主要供给者。要供给者。必需营养元素的来源必需营养元素的来源:1、氮(、氮(N)正常浓度为)正常浓度为1%-5%之间之间A、促进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促进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B、参与叶绿素的组成;、参与叶绿素的组成;植植株株缺缺氮氮时时生生长长矮矮小小.发发黄黄,一一般般先先出出现现于于低低位位叶叶片片,高高位位叶叶
22、片片仍仍很很绿绿,严严重重缺缺氮氮时时叶叶片片变变褐死亡褐死亡.必需营养元素在作物体中的作用必需营养元素在作物体中的作用v2、磷(、磷(P)正常浓度为)正常浓度为0.1%-0.4%之间之间,vA、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含磷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组成部分;含磷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组成部分;vB、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运转;、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运转;vC、促进氮素的代谢;、促进氮素的代谢;vD、促进脂肪的代谢;、促进脂肪的代谢;vE、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能力;、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能力;v最
23、重要的作用是储存和转运能量最重要的作用是储存和转运能量,从代谢中获得和能量储存从代谢中获得和能量储存在磷酸盐化合物中在磷酸盐化合物中,备以后的生长和繁育利用备以后的生长和繁育利用.缺磷时能限制缺磷时能限制全株生长全株生长,很少看到像其它元素短缺时出现那种明显的叶片很少看到像其它元素短缺时出现那种明显的叶片症状症状.必需营养元素在作物体中的作用必需营养元素在作物体中的作用v3、钾(、钾(K)正常浓度为)正常浓度为1%-5%之间,钾元素在常态下是以之间,钾元素在常态下是以活性离子态存在活性离子态存在,其功能主要是催化作用其功能主要是催化作用:vA、酶的激活、酶的激活vB、平衡水分、平衡水分vC、参
24、与能量形成、参与能量形成vD、参与同化物的进行、参与同化物的进行(提高作物含糖量提高作物含糖量)vD、参与氮的吸收及蛋白质合成、参与氮的吸收及蛋白质合成vE、活化淀粉合成酶、活化淀粉合成酶(促使作物灌浆期子粒饱满促使作物灌浆期子粒饱满)vF、活化固态酶、活化固态酶(可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数可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数).钾养分不足时钾养分不足时,植株抗病能力降低植株抗病能力降低,作物品质下降并减产作物品质下降并减产,尤其是水果和蔬菜尤其是水果和蔬菜.大豆的影响明显大豆的影响明显.必需营养元素在作物体中的作用必需营养元素在作物体中的作用v4、钙(、钙(Ca)正常浓度为)正常浓度为0.2%-1.0%之间之
25、间钙在细胞伸长和分裂方面起重要作用钙在细胞伸长和分裂方面起重要作用,缺钙表缺钙表现为植株顶芽和根系顶端不发育现为植株顶芽和根系顶端不发育,生长点停止生长点停止生长生长,缺钙还常使番茄发生脐腐病和苹果的苦缺钙还常使番茄发生脐腐病和苹果的苦陷病陷病,果实缺少硬度果实缺少硬度.必需营养元素在作物体中的作用必需营养元素在作物体中的作用v5、镁、镁(Mg)正常浓度为正常浓度为0.1%-0.4%之间之间镁是叶绿素分子中仅有的矿物质组成部分镁是叶绿素分子中仅有的矿物质组成部分.没没有叶绿素有叶绿素,植株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植株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所以,缺缺镁的症状首先在低位叶片出现镁的症状首先在低位叶片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肥料 专题 培训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