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大摘要模板.docx
《论文大摘要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大摘要模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文大摘要模板 摘要钟泰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时期,他是在五四;以来激烈的文化冲突背景下,深入探索中国文化和哲学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知识学人。本论文是对钟泰的个案研究,作者力图将其全部学术思想纳入晚清以来社会、学术、思想和文化复杂变迁的背景之中,通过钟泰研究中国哲学史、国学、荀子学和庄子学的问题意识、学术思考、方法选择和文化理想的追求,阐发他因应时代变化,探寻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化的思想。本文在全面疏理和把握钟泰学术思想基础上,揭示了钟泰学术思想的三大特点:一是钟泰强调中国哲学的本土化特点,并在中学统系的思路下,书写中国哲学史。力图在中西、新旧的现代性思想对垒中,突出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精
2、神。二是钟泰提出合汉宋为一的中国学术整合的方法论原则。他通过反思近代以来传统学术的困境,主张深入挖掘、合理阐发体现中国文化传统和精神面貌的国学资源,以突出中国文化的中国性。三是钟泰展开了儒学重建的思考。他投入极大精力对荀子和;庄子作注释、疏通,力求在经学解体、中国传统精神面临危机的文化困局下,通过儒、道资源的合理整合,重新建构起体现中国文化哲学精蕴,合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导引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新的儒学思想。钟泰研究;这个论题,是在当代中国文化复兴、中国哲学的现代性反思、国学研究的开展和儒学当代价值的探讨等重要思想学术问题的逼显之下产生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其中的得失见蔽,反思其中的经验教训,
3、吸收其中宝贵的思想资源。通过钟泰研究,本文认为可以给我们如下重要启示:其一,钟泰的学思之路,体现了中国文化现代性探索的一种方向。纵观钟泰学术思想,是立足于中国本位对中国文化的前途、命运的思考。笔者认为,就总体而言,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重建必须关照中与西、本土化与世界性的关系。但并不意味者每个学者的学术领域和具体研究都要在上述两者之间进行。钟泰的全部学术思考都是回归中学内部的,说明现代性思考要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从本民族文化的开新着眼的重要意义。其二,钟泰在中国哲学史写作中强调中西统系之别,重在突出挺立民族主体意识的意义,发掘中国哲学自我更新的能力。在当代中国哲学建构中,如何避免西方化范型的局限
4、破除将西方哲学方法作为普遍方法的迷信,求得中国哲学自身精神与特点的把握和阐扬,都是重大的理论课题。钟泰对中国哲学的思考并架构了体系完整的中国哲学史,其思想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的借鉴价值重大。其三,钟泰致力于通过儒家经典的重释,发掘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特别是他将荀子、庄子中具有反思批判精神、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制度建构的思想道德哲学以及对天人关系的根源性思考等理论的合理成分,纳入儒学思想之中,使儒学从思想体系到精神境界更趋完善。今天不论是文明对话;、儒教中国;,还是全球伦理、生命伦理的探讨,最终都有赖于儒学思想资源本身的根源性、开放性和丰富性。钟泰对儒学资源整合和儒家思想重建的尝试,是使儒学有效面对
5、现代性要求的思考,其思想的价值意义不可低估。总之,本文研究认为,钟泰是属于学问家型的学者,同时又具有思想家的敏锐。其学术思想和人生轨迹都体现了遗俗独往的个性和逆向思维的特征。其学术思想见解具有超前性、现代性和前瞻性。摘要本文是以历史哲学为中心,对胡秋原思想的初步探讨:一方面梳理了胡秋原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又以问题为中心,分析其思想的内在逻辑。就理论历史学的整体架构而言,哲学人类学是其基础;社会学是其主要的诊释路径;史学方法论与价值判断论是其主要内容;将理论历史学应用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探求其出路,所得到的答案即是文化的超越前进。本文分为五章。导论部分结合现实处境的变化,论述了胡秋原思
6、想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回顾其践行人格、民族、学问三大尊严的一生,指出胡秋原又是立身于道统的公共知识分子。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胡秋原的史学方法论与价值判断论。本章首先遵循时间的线索,清理了胡秋原如何从科学到文艺,最后到哲学的发展过程,进而论述了胡秋原历史哲学所经历的三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即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的文化史观、理论历史学。接着,本章从历史及其性质、史学方法论、价值判断论、同时比较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理论历史学的基本理论。第二章清理出了胡秋原文化思想的发展线索,指出胡秋原文化思想,即哲学人类学构成了理论历史学的基础,分析了历史与文化的同构关系;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精神活动与创造活力
7、及其成果,则构成了历史与文化的主体。将理论历史学应用于中国历史,形成了胡秋原的秦汉历史模型,秦汉以来历史公式,中国史、世界史的九大时期的思想。第三章通过对现代;概念的分析,以及对现代西方兴起过程的考察,指出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论断并不能成立。胡秋原着重批判了所谓封建社会论及东方社会论,指出这两种论述都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再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两种叙述模式的考察,分析了胡秋原对判断近代史开端之标准的厘定,论述了胡秋原以元代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胡秋原的民族主义及民族主义史学的思想。胡秋原是2世纪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重镇。在胡秋原的思想体系中,;民族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概念,但他
8、并没有囿于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而是分析了西方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帝国主义的关系,主张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结合起来;他通过对中国的道统一天下、政统一国家的深入探讨,分辨出了古今中西民族观念的异同。胡秋原承继梁任公的;新史学,通过对中国历史的重新叙述,来彻底唤醒民众的现代;民族意识.第五章考察了胡秋原有关近代以来二重文化危机及其出路的思想。胡秋原认为文化危机的根源是文化内部和外部的不平衡。近代文化内部与外部的不平衡,分别表现为科学的帝国主义与政治的帝国主义,而且二者是紧密相关、相互依存的。胡秋原将2;世纪7年代以来台湾的西化派称为新西化派,他们唯美国马首是瞻,鼓吹美国的现代化理论。胡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摘要 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