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表演的动作结构.docx
《论舞蹈表演的动作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舞蹈表演的动作结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舞蹈表演的“动作结构 摘要】舞蹈表演的动作结构是舞蹈创作的根本元素,从其构成的根底来看,可以分为“形“神“劲“律四个要素;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固定性和非固定性等多元组合;从其作用来看,有编排舞蹈的组合功能和塑造形象的形象功能。【关键词】舞蹈表演;动作结构;多元要素;多元组合;多元功能中图分类号:J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2104-0168-03舞蹈的动作结构是舞蹈创作的根本要素,只有深入了解舞蹈的动作结构才能创作出符合现实的舞蹈内容。因此,动作结构是舞蹈表演和舞蹈风格得以表达的根底。动作结构既包括微观的动作组合,也包括合理的位序分布,不同类型
2、和不同风格的舞蹈具有不同的动作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要素、组合和功能。一、“动作结构的多元要素舞蹈的动作千变万化,不同民族的舞蹈具有不同的动作结构。从中国舞蹈的典型代表中国古典舞来看,动作结构可以分为“形“神“劲“律四個要素。这四个要素都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有关。“身韵是中国古典舞“身法和“韵律的总称。“身法指中国古典舞的技法范畴;“韵律指中国古典舞的内涵和神采。“身法“韵律和“形“神“劲“律四个要素是交叉关系,但“形和“劲更多表达为“身,“神和“律更多表达为“韵。一形。是指舞者外部形体的动作,包括具体的舞蹈动作和连接这些动作的运动线路。舞蹈的境界是“身心并用、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而“形就相当于
3、其间的“身、形、外。从具体器官来看,中国古典舞要求手、眼、身、法、步全面均衡地协调动作,通过主次清楚、协作有序的律动组合来表达内容和塑造人物。在所有的舞蹈器官中,“手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表达舞蹈内容和情感,中国古典舞特别重视手的运用,创造出许多手上的动作。“眼是心灵的窗户,眼神不仅能深刻、准确地表现内心情感,还能考验舞者的表演技能。中国古典舞对“身和“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舞者的外在形体动作和内心情感体验上,两者相随和、相协调,到达身心一致。“步在中国古典舞表演过程中十分重要,舞者不懂步法,就是不懂表演。从具体动作来看,中国古典舞“形的具体表现,往往采用拧、倾、圆、曲等体态和仰、俯、翻、卷等曲线,
4、以腰部的动律元素为根底,以立圆、平圆、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强调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二神。它泛指内涵、神采、气质、韵律,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精、气、神,在舞蹈中起主导作用。“精,是指精神,舞者表演过程中要精力、思想集中,全神贯注;“气,是指呼吸,舞者表演时要学会运用气息,控制呼吸,调节呼吸,使动作轻捷利落;“神,是要求舞者形神兼备,不仅要描其形,更要传其神,从而表达出舞蹈形象的神情和神韵。神韵是艺术的灵魂。在中国古典舞中,神韵是可以认识并且可以感知的。只有把握住“神,“形才有生命力,舞者和观众才能体会舞蹈所包含的真实意境。三劲。它指力度,包含轻重、强弱、缓急、刚柔等。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对
5、于“劲来说,虽然讲究大开大合,但在吸收了太极“刚柔相济这个特点后那么讲究“合那么为柔,开那么为刚。在舞蹈运动过程中表现为“柔,在舞蹈运动到落点时表现为“刚。“柔的铺垫使“刚显得更为勇猛,而“刚的勇猛那么使“柔显得更为柔顺,从而使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在“劲的运用方面更为出神入化。四律。它即指舞蹈动作自身的律动性,又指舞蹈运动中依循的规律。“顺是“律中之“正律,强调此动作和彼动作连接的通顺性和流畅性。此外,为了到达出乎意料的效果,中国古典舞非常重视“不顺那么顺的“反律。正是这些“不顺那么顺的特殊规律,构成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产生了出其不意、奇峰叠起的审美效应。二、“动作结构的多元组合舞蹈动作既包括
6、具体的动作组合,也包括舞者在舞台上的位序分布,不同民族、风格的舞蹈具有不同的动作特征。但任何舞蹈都可以归纳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固定性和非固定性等动作组合和位序分布。一对称性和非对称性。舞蹈动作的对称性,是指舞者在某种变换条件下,其相同局部有规律地重复,即在一定变换条件下产生不变的现象;非对称性那么指舞者不存在这种有规律的重复。从具体的动作组合来看,在做对称性动作时,舞者一般要从左右两个方向做出相同的动作。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舞蹈动作往往会影响舞者的动作频率,因为对称性要做反动作,受制于身体条件,因此动作较为缓慢。而非对称性的动作没有相反方位的制约,动作可以非常剧烈,如街舞的绝大多数动作都是非对称
7、性的。因而,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舞蹈动作在不同的舞蹈形式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倾向性,如最能表达个性特征的独舞大都是非对称的;而双人或多人舞动作较多为对称性的,特别是非专业人士跳的广场舞,动作几乎都是对称性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舞蹈动作能够影响舞蹈的节奏,对称性动作越多,舞蹈节奏越舒缓;非对称性动作越多,舞蹈节奏越流畅,越剧烈。但绝大多数舞蹈都是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动作交替使用,这样也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舞蹈节奏。在表现舞蹈节奏时,连续运用对称性动作,其节奏紧凑;交错运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动作,其节奏舒缓。从舞台上的位序分布来看,对称性可分为“同时性对称和“异时性对称。同时性对称,也称为“镜子反射,即以舞台
8、中央为分界,展现在左右两边的现象完全相同。从台位来看,同时性对称也可以在舞台前后、左右、侧翼对称,但最常见的是左右对称,因为左右对称最易面对观众。同时性对称具有统一、严肃、静止的稳定感,但是,这种对称较为单纯和僵化。异时性对称交替性对称,以舞台中央为分界,右侧出现的舞蹈动作始于左侧舞蹈动作结束的瞬间,运动虽然互为对称,但实为相互衔接。显然,只有在左侧舞蹈动作的印象还存留在人们记忆中时,右侧就要立即将动作衔接上,这样才能形成如同时性对称一样的对称印象。从舞蹈效果来看,对称性动作能满足预期,强化形象,传统意味较浓;非对称性动作能增加悬念,拓展风格,现代意味较浓。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舞蹈动作具有不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舞蹈 表演 动作 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