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肿瘤PPT课件.ppt
《脾脏肿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脾脏肿瘤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病例讨论病例讨论 Case1Case1患者:汤国梅,女,59岁 病史:发现肝功异常2+年实验室检查:(2014-03-31我院)肝功:ALT 55U/L,ALP618U/L 既往史:脂肪肝,肾结石术后,胆囊切除术1Case2Case2患者:杨梅,女,23岁 病史:反复左上腹痛1月,加重3天既往史:乙肝病史8年2脾脏肿瘤脾脏肿瘤脾脏是免疫器官,血运丰富,肿瘤的发生率低。(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14%,恶性肿瘤不超过全部恶性肿瘤的0.64%)脾脏良性肿瘤较多见:以血管瘤最常见,其次是淋巴管瘤、错构瘤、脂肪瘤、血管内皮细胞瘤等。脾脏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多见,其次是血管内皮细胞肉瘤、纤维组织肉瘤、转
2、移瘤等。3 脾血管瘤脾血管瘤最常见的脾脏良性肿瘤,约占脾脏原发良性肿瘤的50%。临床上一般没有症状,或出现左上腹疼痛、肿块、DIC等。大的肿块有破裂出血可能,但较少见。病理上脾血管瘤常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脾血管瘤可以多发,也可单发。瘤内可有栓塞、出血、纤维化、钙化成分,生长速度一般较慢。4CT表现:1、均匀的团块,常较小,呈低密度或等密度,有清晰的边缘,部分有斑点或环状钙化2、多囊性团块,多较大,一个与残余正常脾密度相等的肿块内多个水样密度区。3、增强:既往多认为,脾血管瘤的增强表现与肝血管瘤类似,早期边缘结节状强化,继之向中心蔓延,最后呈等密度改变。但不少病例报道:脾
3、血管瘤早期不强化,由于脾实质强化,边界更加清楚,而延迟期才渐表现为等密度强化。特征性征象延迟期等密度强化。56 脾淋巴管瘤脾淋巴管瘤 起源于淋巴管系统的良性病变,是由增生的淋巴管所构成。分为先天性或继发性,婴幼儿多见,好发于颈部、腋窝,腹部少见,发生在腹部多位于肠系膜、胃肠道、后腹膜、脾、肝、胰等处。脾淋巴管瘤中青年多见,症状不典型。淋巴管瘤分为三类:淋巴管瘤分为三类:1.单纯性淋巴管瘤:由密集细小淋巴管构成 2.海绵状淋巴管瘤:由扩张呈窦状的 较大淋巴管构成 3.囊状淋巴管瘤:由大的淋巴管腔隙构成7 CT表现:表现:1、脾脏增大;2、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病灶,可为水样密度;如病变内蛋白含
4、量偏高或继发感染、出血则为高密度或混合密度;3、有时可见钙化;4、增强扫描:脾脏正常强化,淋巴管瘤区不强化,两者对比清楚,囊壁和分隔可强化。8女,女,23岁,发现脾脏肿岁,发现脾脏肿物物5天。体查无特殊。天。体查无特殊。海绵状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9脾恶性淋巴瘤脾恶性淋巴瘤 病理上分为四型:均匀弥漫型:均匀弥漫型:表现为脾均质性增大,肉眼光滑不见结节,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或直径 10cm 的巨大肿块,与正常脾组织分界清楚,可有出血坏死和梗死。10表现表现:A.均匀弥漫型和粟粒结节型:非特异性,可仅为脾体积增大、密度减低;高分辨率CT,能较好显示粟粒样结节,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B.多发肿块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脾脏 肿瘤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