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教案.doc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健康教育教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案首页教师姓名许玉乔所在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室审批课程名称大学生健康教育计划学时32已完成学时0授课时间135分钟授课班级公共选修班本次课章节及内容第一章 健康概述 第一节 健康的内涵和标准 第二节 亚健康第三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的概念。了解健康的标准, 2、能力目标:对健康的判断3、素质目标:深刻领会健康的含义,从自我做起,做一名健康的人。4、掌握健康的标准,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如何走出亚健康。教学重点: 1、健康的概念和内涵、 2、WHO提出的健康十大标准3、亚健康的概念和临床意义教学难点: 1、影响健康的因素。2、如何走出亚健
2、康教学过程设计:1、进行课程说明(包括课程教材、章节介绍、背景)-20分钟2、WHO健康的概念和内容-20分钟3. WHO提出的健康标准- 15分钟 5、亚健康的概念和诊断标准-15分钟5、亚健康的临床意义-15分钟6、如何走出亚健康-15分钟7、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15分钟8、影响健康的因素- -20分钟授课方法: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案正文健康教育课程简介一、介绍教材、课程基本结构和考核方式。二、介绍我国健康教育现状:提问:你对健康了解多少?是不是发现自己对健康的了解远远不够?三、健康教育的概念。四、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标。五、大学生健康教育的
3、要求是什么?主要有5点。六、考核方式。考试采用开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满分100分。 第一章 健康概述第一节 健康的定义和内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理论:“你需要尊重,需要爱与被爱,你的终极需要是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一、健康的定义:在自然人社会动态大系统中,人类用以表示生命存在、生命质量、生命价值的范畴。WHO定义:WHO就已经指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二健康的内容1989年,WHO指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可大体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三、健康的内涵:1、你要作为一个完
4、整而健康的生命存在于世界,而且是以一种高质量的形式存在着。2、你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上没有病痛,而是觉得舒畅而愉悦地投入生活的每时每刻。3、你还要追求你存在的价值,即追求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四、WHO健康的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应对生活和工作2、积极乐观,能承担责任3、睡眠休息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变化5、对一般性传染病有抵抗力6、体重适当,站姿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齿龈正常无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第二节:亚健康一亚健康定义: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二、亚临床的中医诊断指南:如果你有疲劳,或睡
5、眠紊乱,或疼痛、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躯体症状持续个月以上,就说明你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三、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自测表四、当代大学生健康现状1、体育锻炼不足(时间、强度不够)。2饮食习惯、食物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发生。3、随着电子游戏的盛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信息的发展,网络成瘾,睡眠不足。4、生活节奏的提速,社会竞争加剧,学生普遍精神压力很大。 据一些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学生65%处于亚健康状态。五、如何走出亚健康1、生活要有规律(1)学会休息:(2)充足睡眠(3)改变自己 (4)科学安排作息时间2、均衡营养3、适度运动4、培
6、养良好的卫生习惯5、保持心理健康6、克服性格缺陷:(1)虚荣心理 (2)依赖心理(3)嫉妒心理第三节:影响健康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与健康:疾病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个叫内因,一个叫外因,内因就是遗传基因,外因就是环境因素,得病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1)先天禀赋(2)遗传因素(3)后天获得二、环境与社会因素1、自然灾害 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洪水,等等,去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就是一典型的自然灾害。2、 环境污染五毒:空气污染、水污染、食物污染、辐射污染,及压力污染,这五毒正是危害健康的元凶,它们会造成身体的毒素负荷不断增加,更由此产生种种的文明病。(1)空气污染: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
7、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如:印度帕伯尔事件。(2)水污染:水环境污染在全球普遍存在,但我国水环境污染状况更加严重。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水环境一天天在恶化。(3)辐射污染:(4)食品污染:一是以化学农药污染为代表。二是以另一种有机污染物-人工合成色素为代表。 3、职业环境 4、生活环境5、居室卫生三、生活行为方式是指因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饮食营养、风俗习惯、嗜好(吸烟、酗酒)、交通工具(如汽车所带来的车祸)、体育锻炼、精神状态等。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肥
8、胖症、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精神性疾病、自杀等均与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四、社会心理因素:精神高度紧张、过劳死、猝死等。 3.行为和生活方式(1)生活习惯(2)饮食与营养(3)不良爱好(4)生活方式4.社会心理因素5.体育锻炼四、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应激:医学上最早将应激定义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而在心理学与社会学上,人们一般把应该看作是机体所处的有害环境刺激。心理与社会应激无处不在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案首页教师姓名许玉乔所在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室审批课程名称大学生健康教育计划学时32已完成学时3授课时间 135分钟授课班级
9、公共选修班本次课章节及内容第二章 饮食与健康 第一节:膳食结构与疾病 第二节 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 第三节 饮食与肿瘤 第四节 科学饮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膳食结构种类与疾病的关系;了解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了解饮食与肿瘤的关系,掌握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和功能;平衡膳食的标准、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学会制订合理膳食。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 1、主要营养素功能2、膳食结构种类,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饮食与肿瘤的关系 3、合理营养(各食物的营养价值、平衡膳食结构、个人营养水平的评估)4、大学生常见不良饮食习惯教学难点:1、主要营养素功能 2
10、平衡膳食的标准 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教学过程设计:1、饮食对健康的影响- -10分钟2、膳食结构种类与疾病的关系-20分钟3、我国目前的膳食结构模式与疾病-15分钟3 主要营养素介绍-20分钟4、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20分钟5、饮食中的致癌物-15分钟6、饮食如何预防肿瘤-15分钟6、大学生常见不良饮食习惯-20分钟授课方法: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二章 饮食与健康现代理论认为:饮食对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预防医学中有关疾病的预防中,就提到了饮食干预,并且越早干预越好。比如:河南省临县的食道癌通过饮食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饮食不合理:1、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叫膳食结构,
11、与慢性病息息相关。 2、饮食方式不合理:第一节 膳食结构与疾病营养素定义:人体营养素:是指一些供给能量、构成机体组织及负责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大类。重点介绍维生素:1、维生素A 2、维生素B族:-精神焕发的维生素B族 维生素B1(硫胺)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12 3、美白抗皱的维生素C(抗坏血酸): 4、维生素D5、青春永驻的维生素E:问题:近视眼应该多吃什么?二、食物分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将自然界中各种食物根据其营养特点分为五类。1、谷类、薯类:提供糖类、蛋白质、B族维生素。2、动物性食品:蛋白质脂肪 矿物质 VA VB。3、大豆和
12、豆制品:蛋白质 脂肪 矿物质 VB4、蔬菜 水果:矿物质 VC 胡萝卜素 和膳食纤维5、纯热能食物:动植物油脂。各种糖和酒类,主要提供热能。三、膳食结构定义和分类:1、膳食结构定义: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2、膳食结构分类以及与疾病的关系:根据动、植物食物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和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动、植物比较均衡;高植物、低动物。高动物、低植物。 四、我国膳食结构特点第二节 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1、能量 、营养、脂肪过剩-肥胖病。2、能量营养过剩-高血脂症。3、动物脂肪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13、增加,可致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与脑血栓)第三节 饮食与肿瘤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据专家估计饮食因素占肿瘤发病原因的35,50的肿瘤与饮食有关。研究发现,饮食与癌症的关系是复杂的,饮食既能致癌,又能防癌、抑癌,归纳如下:一、 饮食结构与肿瘤的发生1、高脂肪膳食与肿瘤的关系(1)高脂肪膳食引起大肠癌的发病机制:(2)高脂肪饮食-乳腺癌的机制2、维生素与肿瘤的关系3、其他饮食因素与肿瘤的关系二、饮食方式与肿瘤:三、烹调方式与肿瘤四、与食物有关的致癌物质五、食物预防肿瘤 第五节 大
14、学生常见不良饮食方式1、饮食不洁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 3、饮食无规律比如不吃早餐4、过分节食 5、偏食 6、饮食习惯不良问题:喝茶的学问? 第六节 科学饮食一、平衡膳食的定义:平衡膳食:即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是指饮食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素应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数量充足,能满足人体生理和健康需要。二、居民膳食平衡标准2008年1月,中国卫生部,公布了新一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十条膳食指南: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我们身体的维生素大部分要通过这个渠道摄取)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
15、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个人营养水平评估:计算体重指数。公式如下: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正常值18-22. 小于16为消瘦。 大于25为肥胖。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 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三、“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人每日摄入谷类食物300500克,豆类及豆制品50克,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畜禽肉50100克,鱼虾50克,蛋类2550克,奶及奶制品100克,油25克。中国地
16、质大学长城学院教案首页教师姓名许玉乔所在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室审批课程名称大学生健康教育计划学时3已完成学时6授课时间135分钟授课班级公共选修1、2班本次课章节及内容第三章 生活方式与健康 第一节 生活方式病概述 第二节吸烟与健康 第三节 酗酒与健康 第四节 毒品及危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活方式病的定义,了解常见的促进健康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了解毒品的特征,我国禁毒现状,掌握五脏的人体分布与功能。掌握吸烟、酗酒对躯体及学习的危害; 2、能力目标:掌握大学生常见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掌握毒品的危害。3、素质目标:正确理解行为对健康的重大影响,从自我做起,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教学重点:1、促进
17、健康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2、吸烟、酗酒对躯体及学习的危害。3、毒品的危害。教学难点:1、生活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做好自我保健养生。教学过程设计:1、 生活方式病概述-15分钟2、 大学生常见不健康生活方式和促进健康行为 -15分钟3、大学生生活方式自测-10分钟3、 吸烟的危害及防治-25分钟4、 酗酒的危害及防治-25分钟5、 毒品的特征、吸毒方式、危害-15分钟6、 毒品的产地及种类介绍-15分钟7、 禁毒现状、措施和方针-15分钟授课方法:理论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案正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第三章 生活方式与健康第一节 生活方式病
18、概述一、生活方式病定义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各方面不良因素导致躯体或心理的疾病。包括疾病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疾病,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以部分恶性肿瘤。因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几乎都有共同的特点,在体检中发现这样一些问题:1、代谢异常问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等)排在了首位,2、消化系统疾病(如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泌尿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等都排在了健康体检“黑名单”的前几位。3、妇科疾病的增多。二、大学生常见的不健康生活方式(1) 不合理膳食(2) 吸烟、酗酒、暴力斗殴。 (3)不讲究卫生(4)
19、 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5) 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6)情感问题,如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7)性紧张、性行为如频繁遗精和手淫等; 性犯罪、变态 (8)自制力差、生活无规律。三、促进健康行为 保证睡眠时间 不吸烟 维持正常体重 避免过度饮酒 坚持体育锻炼 每天吃早餐、不吃间食(就是两顿饭之间不加餐 生活要有规律(8) 学会自我减压 在大学时期,最主要的促进健康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即:体育锻炼、积极休息与睡眠、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积极的应付方式、文明的生活方式,心态平衡。 “高级的轿车、诱人的香烟、丰盛的饮食、懒惰的生活潜藏着危险”。-马勒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四、生活方式病的预防1、积极休息与睡眠2、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健康 教育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