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物流管理.ppt
《物流与物流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与物流管理.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1-1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第11章 物流与物流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方法、技术邬适融主编21世纪高等院校管理学主干课程丛书世纪高等院校管理学主干课程丛书教材配套课件(教材配套课件(2008年年8月第月第2版)版)11-2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本章关键词本章关键词 物流(logistics)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供应链(supply chain)物料消耗定额(material consumption quantity)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
2、equirements planning,MRP)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II)库存控制(inventory controlling)经济订购批量(economic ordering quantity,EOQ)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3PL)11-3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企业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的构成要素和特点,提高企业物流的管理水平对于创造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1.1物流和企业物流物流和企业物流11-
3、4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1.物流与现代物流物流与现代物流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现代物流活动是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11-5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物流始终伴随着采购、生产和销售的价值链过程,是交易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角度出发,物流具有以下物流具有以下特点:特点:系统性复杂性高成本生产和营销的纽带11-6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
4、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2.企业物流管理和任务企业物流管理和任务3.企业物流管理是企业对所需原材料、燃料、设备工具等生产资料进行有计划的组织采购、供应、保管、合理使用等各项工作的总称。4.11-7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自觉运用商品价值规律和遵循有关物料运动的客观规律,根据生产要求全面地提供企业所需的各种物料,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监督和促进生产过程中合理、节约地使用物料,以达到确保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具体来说有几方面的
5、任务:通过科学的物料供应管理,控制物料的供需。通过科学地组织物料的使用,控制物料的耗用。通过合理地组织物料流通,控制物料的占用时间。11-8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11.2 11.2 物料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料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料的采购和供应历来就是企业生产的前提,习惯上把位于生产物流前的物流活动统称为供应物流,包括了确定物料需求数量、采购、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储存等活动,而供应物流不仅仅是保证供应的问题,也是以最低成本、最少消耗、最快速度来保证生产的物流活动,因此有效解决供应商、供应方式等问题尤其重要。11-9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
6、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1物料供应计划物料供应计划1图11-2采购流程简图11-10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其中企业物料供应计划是企业组织其中企业物料供应计划是企业组织采购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内容是:采购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内容是:1确定物料需用量2期初库存和期末库存量的确定3编制物料平衡表和物料采购计划11-11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2运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运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运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是物料供应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假设有四个指标
7、用来评价供应商,即质量、价格、服务与交货期,并有四个供应商即S1、S2、S3、和S4可以考虑,应用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求解。这个问题的评价尺度与层次建立如图11-3所示。11-12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11-13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买方必须进行一系列两两比较来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如果买方认为质量对价格的重要性在同等重要和稍微重要之间,则数值2可以表达这个判断。如果价格比服务稍微重要,则可选择数值3。假设判断具有传递性,则质量
8、相对于服务的重要性可用6来描述。然而,判断不一定总能保持完全的一致性。例如,假设质量对于服务的重要性介于稍微重要与明显重要之间,即应用4来描述这一判断。如果买者认为质量和价格均比交货期更为重要,都是3分,而服务相对于交货期处于同样重要与稍微重要之间,也就是2分。这些信息可以用表11-2所示的两两判断矩阵来表示。矩阵中的对角线上的数据都是1,其余数据为相应判断值的倒数。11-14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11-15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利用矩阵中的数据可以得到指标权重的准确估计值。权重提供
9、了对每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测度。计算过程可以总结为如下三个步骤:对矩阵每列求和。矩阵中每个值除以相应列之和。计算每列平均值。计算结果如表计算结果如表11-2B所示。所示。11-16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下一步就是对四个供应商就每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这个过程与建立指标的两两比较矩阵的步骤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对每一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比较矩阵。决策者首先就质量指标对供应商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对其他三个指标重复上述过程。假设买方已经给出了如表11-3所示的四个两两比较矩阵,那么供应商在每个指标下的权重就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三个步骤进行确定,每个矩阵各供应商
10、的权重见表11-3。11-17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11-18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单明了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也许层次分析法的最大优点是提出了层次本身,它使得买方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供应商确定以后,还要根据合作情况对其作出评估,完善合作关系,建立采购认证体系,实现供应物流的质量管理。11-19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
11、第2版版ChapterChapter3.准时采购方式与供应准时采购方式与供应1.准时采购与供应的含义和特点准时采购与供应的含义和特点准时采购与供应准时采购与供应是准时化生产系统的个重要部分。其基本思想是制造商与供应商签定“在需要的时候,向需要的地点,提供能保证质量的所需要数量的物料”的协议。这意味着供应商可以随时(必须是需要的准时)向制造商提供采购物料。与传统的早在生产之前就把采购物料大批量送到企业仓库的采购和供应方法相比,准时采购、准时供应的核心要素有:减小批量、频繁而可靠地交货、提前期压缩并且可靠、一贯地保持采购物料的高质量。11-20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
12、apterChapter11-21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2准时采购与供应的物流体系准时采购与供应的物流体系在由一系列供应商、制造商(采购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准时生产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库存,同时又能以最快的交货速度满足客户需求的有效的做法,而供应商的“准时供应则是“准时生产的关键所在。采购供应的速度、效率、订单的执行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本企业是否能够快速灵活地满足客户的需求。11-22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准时采购与供应的物流体系是建立在以订单为驱动力的采购流程。准时采购的物流体系
13、的建立应满足以下原则原则:灵活灵活物流体系能够快速适应需求量波动及需求结构的改变,并能方便地进行调节。连续连续物料从供应商连续不断地向制造商流动,不断消除不连贯流程,达到物流无“瓶颈”的状态。简洁简洁整个厂内物资移动距离应尽可能短,路线清晰明确,以减少遗失、受损及工时消耗。均衡均衡物料在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之间分别建立各自的流量单位及节拍,通过各环节的转换,大体上有一个波幅不大、频率均匀的线性流量,步调一致,且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以便能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削峰填谷。11-23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11.3 11.3 生产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
14、11.3.1消耗定额的构成和制定消耗定额的构成和制定1物料消耗定额的构成物料消耗定额的构成它是指从取得物料直到制成成品为止整个过程中物料消耗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构成产品(零件)净重的消耗,属物料有效消耗部分;1.工艺性损耗,是指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改变物料物理、化学成分所产生的物料消耗;如下料过程中的料头、边角余料,锻造中产生的氧化铁等。可通过工艺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消耗。2.非工艺性损耗,是指由于生产中产生废品,运输保管不善等非工艺技术原因产生的耗损,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应力求避免或减少到最低限度。11-24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物物料料消
15、消耗耗定定额额,可分为工艺消耗定额和物料供应定额两种。工艺消耗定额和物料供应定额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单单位位产产品品(零零件件)工工艺艺消消耗耗定定额额=单单位位产产品品(零件)净重(零件)净重+各种工艺性消耗的重量各种工艺性消耗的重量单单位位产产品品物物料料供供应应定定额额=工工艺艺消消耗耗定定额额X(1+X(1+材材料供应系数料供应系数)材材料料供供应应系系数数单单位位产产品品非非工工艺艺性性消消耗耗/工工艺艺消耗定额消耗定额11-25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2物料消耗定额的制定物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有技术计算、统计分析和经验估计三种基本方法
16、技术计算法是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文件计算物料的有效消耗和工艺性消耗,从而确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在实际生产中,物料消耗定额,是按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具等分别制定的。由于各企业的工艺性质不同,制定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11-26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11.3.2低生产物料消耗的主要途径低生产物料消耗的主要途径改进产品设计和产品结构采用先进工艺,减少工艺性损耗采用新材料和代用料实行集中下料,推广套材下料方法加强物料的运输保管工作,尽量减少物料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回收利用废旧物料11-27管理与企业
17、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应用范例应用范例应用范例应用范例合理落料问题合理落料问题益生制造工厂有一批长度为5米的钢管(数量充分多),为制造零件的需要,要将其截成分别为1400厘米、950厘米、650厘米的管料,而且三种管料要按2:4:1的比例配套生产。把一根钢管截成几段需要的管料时,一般要产生残料。例如,把5米长的钢管截成1400厘米的3根和650厘米的1根,要剩残料150厘米;如果截成1400厘米的2根和950厘米的2根,要剩残料300厘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截分才能使截下来的三种管料,既能配套,又能使残料最少。11-28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
1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根据各种可能列出8种截法在表11-6中(残料明显多的就不再列出来了)。挑选其中一种省料的截法(例如截法5),当然可以使残料最少,但是不能满足配套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同时采取若干种截法,配合起来,在完成配套要求的条件下,使总残料最少。11-29管理与企业管理11112008年年8月月第第2版版ChapterChapter用xi(i=1,2,8)表示采用第i种截法的钢管数目,那么截出的1400厘米的管料数目是:3x1+2x2+2x3+x4+x5截出的950厘米的管料数目是:2x2+3x4+x5+5x6+3x7+x8截出的650厘米的管料数目是:x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管理
